話劇《平凡的世界》獲專家好評 文學經典轉型舞臺的一次成功呈現
根據路遙同名小說改編,陜西人藝創作演出的話劇《平凡的世界》10月13日亮相北京。
該劇由孟冰編劇、宮曉東導演,不僅忠實還原了原著所描寫的改革開放初期陜北地區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平凡而又曲折的人生道路,并且在舞臺上以社會變遷和思想轉型為背景,通過復雜的戲劇沖突,成功塑造了孫少安、孫少平、田曉霞等一批淳樸善良、有血有肉、為生活默默承受苦難的人物群像,講述了他們與天斗、與地斗、與命運抗爭的曲折人生經歷,再一次向觀眾傳達了“堅守理想,頑強奮斗”的時代精神。該劇首演于2018年1月,截至目前,已累計演出70場,歷經34座城市,演出所到之處觀眾反響熱烈。此次晉京演出是該劇經過主創人員再度精心修改的3.0版本。
陜西人藝院長李宣表示,話劇《平凡的世界》創作之初,劇組演職人員多次赴延安、清澗、延川體驗生活,挑水、做飯、劈柴,向當地村民學習陜北生活習俗,認真揣摩角色。“《平凡的世界》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進程中走過的艱難路程,而陜北普通勞動人民身上傳達的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今天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時代感召力。”
在10月14日舉行的該劇研討會上,30多位業內專家圍繞該劇的主題表達、藝術特色和現實意義進行了深入研討。與會者認為,該劇的演出是對路遙先生的一種真誠的、崇高的致敬,也是對改革開放40年來當代文學蓬勃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的一首贊美詩,更是對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的一次深深的鞠躬。該劇具有淳厚的泥土氣息和充沛的生活質感,它探求了質樸的人生哲理,通過話劇作品可以看出路遙對生活、對小人物的心靈書寫。該劇也是文學經典轉型舞臺的一次成功嘗試,它不僅保留了路遙小說的主體情節和精粹成分,而且濃縮提煉了合乎戲劇邏輯的感人場面和人生寓意,把文學中的渾厚和深沉表達了出來,把人物的心靈追求闡釋了出來,塑造了有時代特征、有生活氣息、有血性、有力度甚至有雕塑感的典型人物。也有與會者談到,該劇舞臺最大的亮點就是石磨的設計,這一設計特別符合路遙原作小說意象的構設。底層農民的生活就像一臺石磨,磨碎了苦難、磨碎了時光、磨碎了希望,但同時石磨也帶給他們更多的理想和希望。石磨的設計可以說符合甚至升華了我們對原作主題的把握,使主題更加具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