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國電影逐夢40年:用中國故事吸引世界觀眾
    來源:人民日報 | 陳犀禾  2018年10月18日09:32

    原標題:用中國故事吸引世界觀眾(逐夢40年)

    中國電影作為中國當代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對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形象,將中國文化推廣傳播到海外具有巨大作用。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電影為此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電影的海外傳播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參加國際電影節,通過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樹立影片的聲望,從而促進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二是通過各種商業途徑,直接打入海外商業傳播市場,和海外觀眾見面。

    從國際電影節大踏步

    走上國際舞臺

    目前,國際電影制片人協會批準認可60個左右有質量的國際電影節。通常根據電影節性質,將其分為A、B、C、D四類,即競賽型綜合類電影節、競賽型專門類電影節、非競賽型電影節、紀錄片和短片電影節。以下分析數據主要來自15個A類國際電影節,包括戛納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等。

    從1980年到2018年,我國在A類電影節上獲主要獎項的影片大約有101部(港臺地區還有27部)。相較于上世紀80年代之前中國電影的海外傳播記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影不但在數量上大幅增加,所獲的獎項也突破了此前多局限于東歐和亞非拉地區的限制,在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戛納、威尼斯)上獲各類獎項的影片有50部左右。從時間上看,上世紀80年代中國電影開始大踏步走向國際舞臺,90年代是中國電影海外獲獎的爆發期和高潮期,2000年之后保持平穩發展。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第四代和第五代創作的“民俗電影”是海外獲獎的主要類型。所謂“民俗電影”是指自1984年陳凱歌的《黃土地》、1987年張藝謀的《紅高粱》在國際上獲獎后,中國中青年導演所開創的一種影片模式。這種影片模式一直延續到1996年,該年度吳天明憑借《變臉》在第九屆東京國際電影節獲最佳導演獎。因為文化差異,西方觀眾對中國電影會有一種獵奇心態。“民俗電影”在力圖表達作者對中國歷史和文化反思的同時,有意無意地符合了西方觀眾的某種期待。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后,反映中國當代現實生活的影片逐漸增加。這些影片往往聚焦于城鎮底層普通人的生活,表現他們的喜怒哀樂。風格上慢慢趨向于紀實化。第六代導演賈樟柯在國際上廣受關注正是因為他始終將鏡頭對準中國當代社會變遷中的小人物,在細膩體察他們的哀樂人生中寄予寬厚的人文關懷和理解。這一時期獲獎的《十七歲的單車》《洗澡》《生活秀》等也屬于此類。

    近年來,表現中國當代生活的影片《我不是藥神》《暴雪將至》《烈日灼心》等在國際各大電影節上也受到熱情歡迎,獲得各種榮譽。另外,由中國政府和民間推動的中國電影與海外電影的交流合作在2017年明顯增多,第二屆金磚國家電影節、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第二十三屆地中海國家電影節、匈牙利中國電影展等相繼舉辦,為推動中外人文交流做出了貢獻。

    功夫片和藝術電影

    受海外商業市場青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影在海外商業市場上也有重大收獲。由于北美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同時北美票房數據的相對系統、完整和準確,因此可以從中國電影在北美商業市場票房數據入手,看中國電影的海外傳播的發展。

    據統計,1980年至今進入北美外語片票房排行榜前700名中,華語電影有56部,其中大陸影片近50部,和港臺合拍或純港臺片亦有少數。從時間上看,最早進入北美商業院線并取得票房佳績的中國電影是張藝謀的《菊豆》(1991年3月)。整個90年代,進入北美的12部華語影片全部是類似于《菊豆》的藝術片或“歷史劇情片”,如《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荊軻刺秦王》等。2000年之后,伴隨武俠大片如《臥虎藏龍》《英雄》《功夫》《無極》的崛起,藝術影片權重份額有所下降,但仍占有相當大比重。

    2010年后,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起飛,反映當代生活的劇情片如《心花路放》《港囧》等后來居上。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近五六年來,中國電影大大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北美院線上映并進入前700名票房的電影有25部之多,相當于此前30多年的總和。其中主旋律或動作片如《湄公河行動》《戰狼Ⅱ》《紅海行動》等悉數進入北美市場。

    從票房紀錄看,1980年至今在北美票房最高的10部華語影片中有8部是武俠/功夫片。藝術電影也表現不俗,因為進入前20名的電影中除去武俠/功夫片,就是張藝謀、李安、陳凱歌等人的藝術電影。以張藝謀最早進入北美院線的《菊豆》為例,票房198萬美元,是當年中國電影海外票房的第一名。它比今年中國電影海外票房第二名《唐人街探案2》在北美的票房還略多一點,并且至今仍保持1980年以來北美華語票房第二十一名的紀錄(《唐人街探案2》為第二十二名)。

    就整體而言,與世界以及亞洲(如日本、韓國和印度)其它國家相比,中國電影和華語片在北美票房市場上表現相當出色。1980年至今進入北美的全部外語片票房排行榜前10名的影片中有4部中國影片,分別是《臥虎藏龍》《英雄》《長城》和《霍元甲》。剩下的6部分別來自意大利、法國等。今天,美國外語片票房排名第一的仍是李安的《臥虎藏龍》,近1.3億美元;第三名是張藝謀的《英雄》,近5400萬美元;第四名是張藝謀的《長城》,4554萬美元。

    中國電影在世界其他地區也時有突出的票房成績。據國內媒體報道,2017中國電影本土票房冠軍《戰狼Ⅱ》,在北美、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等30個國家和地區、40多條院線海外總票房760萬美元,創造了年度華語片海外發行的票房紀錄。

    努力實現

    “中國文化”“中國精神”走出去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電影“走出去”成績巨大,但也要警惕對于票房數字的過度迷信。中國電影要“走出去”必須要有扎實的內容,必須要有對電影藝術的不斷探尋。未來,中國電影要“走出去”,不但是“中國產品”走出去,更要實現“中國文化”“中國精神”走出去。從這點看,中國電影“走出去”如何從量的粗放型發展到質與量的共同提升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和海外商業院線發行的中國電影以“講好中國故事”為標準分成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積極或較好地傳播了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第二種是一般性地展示了中國元素和故事,有助于世界人民了解中國、關注中國。目前,第二種影片占大多數,且票房較好;第一種影片應是未來中國電影努力的方向。

    電影創作者要從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與豐富的民族傳統中汲取精華,提煉和融合為影片的中國元素。比如,中國的功夫電影不但在北美市場獲得巨大成功,在歐洲、非洲和亞洲都受到熱烈歡迎。一些藝術電影取材自當代生活,反映中國人的精神面貌、當代生活的多姿多彩,如《洗澡》《生活秀》等。

    中國電影在展示中國元素的同時,更要努力傳播中國精神,特別是傳播當代與時俱進的中國形象。名列2018年海外票房前列的《紅海行動》以反恐和撤僑為中心情節,生動刻畫出當代中國軍人的精神風貌,同時創新性地運用軍事動作片的元素,大大提高了影片視覺觀賞性。類似影片還有《戰狼Ⅱ》《湄公河行動》等,這些影片巧妙地汲取了類型片的敘事手法和視聽元素,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有益經驗,也啟示著創作者:要以獨特中國元素的電影吸引全球觀眾,語言并不是障礙,最重要的是創新內容與故事的呈現和講述方式,力求引起更廣范圍的情感共鳴。

    同時,中國電影在對外傳播的過程中,也可借助于國家戰略的東風。“一帶一路”給中國電影的國際傳播提供了良好契機與廣闊空間,電影創作者也可主動作為,更有效地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提升電影產業發展,克服文化差異、開拓發行放映渠道、加快邁向國際市場的步伐,為中國電影的可持d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作者為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99re最新地址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人|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91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99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琪琪| 成人99国产精品|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日本精品VIDEOSSE×少妇| 完整观看高清秒播国内外精品资源|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久久久|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国产精品合集一区二区三区| 99re在线视频精品| 久久伊人精品热在75|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精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在线视精品麻豆| 精品人妻潮喷久久久又裸又黄| 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尤物|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浪潮在线|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app|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精品九九人人做人人爱|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