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文藝原創力 抒寫時代新華章
邵麗丨用文學記錄新時代 用創作踐行新使命
從基層掛職回來之后,我的寫作風格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創作出了一大批反映基層生活的文學作品,這就是后來被評論家稱為“掛職系列”的作品。這些作品并沒有刻意表達什么,只是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基層人民群眾的生活,卻獲得了讀者好評,得了多個文學獎項。這說明,真正鮮活的寫作素材還是在基層、在人民群眾中間,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挖掘,真真正正地為人民而創作。一個作家只有貼近人民、貼近生活,才能創作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詳細】
任林舉丨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 自覺傳播正能量
但認真反思我們的作品和整體創作情況,我個人認為還存在很多問題。很多作家似乎已經在一種懶散、萎靡、看似自在實則任性的情緒里沉迷太久了,很多人已經習慣于將低俗等同通俗,將欲望視為希望,將單純的感官娛樂當作精神快樂,將有悖常情常理當作個性追求。及至文化產品和文化市場方面,還沒有消除輕松、娛樂、消解、獵奇等反責任、反莊嚴、反沉重、反主流意識的牽引……【詳細】
毛時安丨與文學對話,與時代對話
今年是新時期文學四十年,從1976年開始的中國當代文學創作,被史家稱之為“新時期文學”。由此,中國當代文學進入了草木蔥蘢萬象更新的時代,形成了今天中國當代文學的版圖與格局。這其中的兩股主要力量,一是被冠之為“重放的鮮花”的50年代被錯劃為“右派”的作家王蒙、從維熙、鄧友梅、李國文、高曉聲、陸文夫、張賢亮……以及他們的同齡人劉心武、諶容、蔣子龍、張潔、馮驥才;還有一撥,幾乎與他們同時在文學舞臺上一展身手的,是比他們整整差了二十多歲的我的同齡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