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稻農的田野夢
冰凌花凌寒開放,柳枝吐黃抽綠。遼東大地乍暖春還寒時,新賓滿族自治縣新賓鎮郝家村丁建華、丁輝父子倆便忙碌起來,曬稻種,檢修農機,做生產準備工作。在這充滿希望的春天,父子倆關系格外融洽,不再吵架,連院里的一群大白鵝都安靜下來。
丁建華剛過天命之年,承包了一千兩百多畝水旱田,家庭農場走過整整十個春秋。兒子丁輝2011年下半年從佳木斯大學畢業,考上一家學校當了體育老師。當年秋天丁建華缺人手,不顧丁輝反對,硬生生把兒子丁輝拽了回來當起農民。父子倆都是犟牛脾氣,打那時起,就矛盾不斷。丁輝年輕喜歡創新,種地也要種個新法。他與沈陽農業大學聯系,搞起了水稻旱種直播試驗。丁建華不那么保守,同意兒子搞試驗。試驗田從六十畝擴大到八十畝,省工又省力,產量也不錯。
2013年春暖花開,丁輝心也開花了。不安生的丁輝不顧父親反對,選擇四十八畝上水口水田,種起了原生態有機稻,還在稻田里搞什么稻田養鴨。丁輝堅持不上化肥,不打農藥。僅靠鴨子除草活水,鴨糞做肥料,人工除草,人工捕殺害蟲。金色的秋天,丁建華種的高產稻花香一片金黃,丁輝的有機稻田稗比稻高,草籽比稻子還豐收。丁輝核算一下成本,給自己的有機稻定價每公斤四十元,卻無人問津。丁輝背上電飯鍋,拉上稻米走市場、串超市、趕大集,現場做飯。但任憑丁輝怎么吆喝,讓人免費品嘗,卻賣不出去幾袋。除了賣鴨子賺回點人工錢,再加上賣出少量有機大米,丁輝當年虧本二十多萬元。這一年的冬天并不算冷,丁輝的心卻始終是涼的。夜深人靜,一個人走在鄉間小路上,不知哭過多少回。痛定之后,丁輝下定決心,已經選擇回來當農民,就要干出個新農民的樣子。
丁輝的犟脾氣上來了,還要堅定信心繼續種下去。丁建華看在眼里,急在心頭:錢就這么打了水漂?父子倆從冬天吵到了春天,最終父親沒拗過兒子,有機稻繼續種下來了。丁輝說,農民是個職業,是個很好的職業。真心對待土地,土地會有非常好的回報,你要糊弄它,它也會糊弄你,會糊弄你很慘。敬畏土地,尊重勞動,土地和勞動是不會虧待人的。
總結失敗的經驗,丁輝覺得有機稻產量不高,主要是沒有解決好草荒和病蟲害問題。好好的水稻讓瘋狂稗草欺壓了下去,還與水稻爭肥力。象甲蟲真厲害,前一天一墩墩鮮嫩的水稻,一夜工夫就讓象甲蟲的象甲剪了個精光,只留下堆堆青茬。還有潛葉蠅專門吃有機稻葉子,葉子傷了,水稻就蔫巴了。選準了主攻方向,丁輝精氣神十足。他增加了鴨子放養量,每畝稻田增加到十五只,又上了黏蟲板、滅蠅燈,用礦泉水瓶扎上四個眼,裝上誘蟲劑捕捉象甲蟲和潛葉蠅生物滅蟲。丁輝還專程到北京檢測,注冊品牌有機認證和標識,并上網擴大銷售。雖然銷路打開了一些,但這一年還是虧本十萬多元。丁輝咬牙挺著,他相信第二年會好起來。
有一年電視臺欄目組來跟拍,丁建華讓丁輝把有機稻停下來,跟著他種高產稻花香,也能過得挺好,丁輝還是堅持種原生態有機稻。丁輝認定自己的有機稻綠色生態、有機安全,最有發展前景。不讓兒子再吃有農藥化肥殘留的糧食,這是丁輝種植有機稻最早的樸素意念。可鴨子卻經常被黃鼠狼吸血而亡,有時還得傷熱病。有天夜里一下子被人偷走了十多只,丁輝傷心得不得了。鴨子少了,人工除草費用就要增加有機稻的成本。月黑星高的夜晚,丁輝不得不守候在鴨棚邊,不敢入睡。
即使是當著記者的面,父子倆還是有爭論。丁建華說:“一提這事我就生氣。”丁輝說:“你的想法跟不上潮流。”爭歸爭,活還得干。丁輝從小雖然生長在農村,地里的活以前卻很少干。現在丁輝愛上了這片土地,開拖拉機、拔草、養鴨、放水,忙的時候手上全是血泡、口子,一身泥,一身水。有一回站在稻田里就瞇著了,手機還捏在手里,幸好沒掉水里。這年丁輝加大了人工除草和有機大米推銷的力度。收獲的時候,畝產達到了三四百斤,有機大米總算沒賠錢。一家人吃著有機大米那個香甜。丁建華也開始認識到了有機大米品質和前景。
2016年,丁輝的春天到了,水田里蛙聲陣陣,一片稻花香。隨著知名度日起,網上和前來購米的消費者逐漸上升。到2017年,丁輝的有機稻田已經拓展到八十九畝,有機大米已經不愁銷路,扣去成本,有機稻畝純收入是雜交稻的三倍以上。還形成了生產、加工、包裝、銷售一條龍的經營模式。逐漸盈利了,常年雇工就有八個人,農忙時有三四十人。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打工,丁輝也有時間外出考察學習了。近兩年,農閑時節他都抽出一個月時間學習先進種植模式和銷售經驗,開闊了眼界和心胸。他決心不斷創新,當好新時代一個新型職業農民。今年丁輝學習了稻田養魚、養蟹技術,準備向深度種養方向發展,提高單位面積的收益。
他從網上淘來遠程攝像監控設備,用移動互聯網讓客戶坐在家里就能看到他生產、加工、包裝的全過程,增強有機大米的宣傳力度和可信度。與客戶簽訂了私人定制大米合同,還要推廣私人認領模式,讓客戶足不出戶,就能觀察到自己有機水稻長勢。丁輝要開辟田間體驗通道,讓城里人下鄉感受田園風光,體驗勞動的歡樂。又一個美麗季節,這個剛過而立之年的青年信心滿滿走上充滿希望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