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才凡:回望天路 ——2015年定點深入生活總結
    來源:中國作家網 | 才凡  2018年07月24日15:26

    有一種閱歷叫青藏,有一種情懷叫天路。

    2001年6月29日,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開工建設,2006年7月1日通車運營,再到2016年7月1日,青藏鐵路開通運營整整十周年。

    五年建設,十年運營,評說有誰堪記。彈指間,十五年過去,最值得追憶的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作為青藏鐵路建設和運營的親歷者,青藏鐵路是我們終生難忘的重要經歷,“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是恒久的寶貴精神財富。

    從2015年4月開始,我就著手搜集創作素材,構思創作大綱。從5月份開始,我們到西寧青藏鐵路沿線、西藏自治區拉薩鐵路地區定點深入生活。2015年12月至2016年元月上旬,我和同伴張風奇、黃麗榮又深入西寧至拉薩、日喀則地區采風,元旦都是在青藏高原度過的。2016年4月寫出了18萬字的初稿后,經反復修改、征求意見和送審,由青藏鐵路建設的親歷者、中國鐵路作家協會才凡和張風奇、黃麗榮創作的紀實散文《守望天路》于2016年9月由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發行。在采風創作過程中,得到了中國鐵路總公司領導的熱情關注,得到了中國鐵路總公司宣傳部的悉心指導,得到了中國鐵路文聯、青藏鐵路公司及基層站段和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更受到了眾多天路人的精神感染,沒有他們的堅守奉獻,就不會有今天的青藏鐵路。

    踏上青藏鐵路,恍若穿行在一座時光隧道。這條凝聚黨中央、國務院偉大決策和各族群眾百年期盼的鋼鐵大動脈,經過鐵路建設者連續五年的艱苦奮戰和頑強拼搏,攻克重重險阻,穿越亙古高原,躍上世界屋脊,在地球之巔橫空出世,向世人彰顯出強大的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廣大建設者依靠自力更生和自主創新,在條件異常艱苦的雪域高原上頑強奮戰,打破了外國人“只要昆侖山在,鐵路就不可能修到拉薩”的預言,用汗水和心血創造了建成世界一流高原鐵路的非凡業績,譜寫了人類鐵路建設史上的輝煌篇章,展現了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的能力和氣魄。

    踏上青藏鐵路,如同駐足在一座歷史豐碑。從2006年7月1青藏鐵路通車至今,歷經10個寒暑。全體運營管理者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管好用好青藏鐵路”、“青藏鐵路運營管理要創世界一流水平”和“最大限度地挖掘青藏鐵路的巨大發展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青藏鐵路的強大輻射作用”的要求,大力弘揚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難,積極探索高原鐵路運營規律,大膽創新青藏鐵路運營管理工作,列車運行一直保持凍土區100公里、非凍土區120公里的設計時速,做到了安全持續穩定、運量連年猛增,進出西藏的列車四通八達,旅游季節趟趟曝滿,一票難求,貨運已達設計能力。青藏鐵路已成為青藏兩省區名符其實的經濟發展線、百姓致富線、民族團結線和鞏固邊防線,受到了社會各界和國內外乘客的廣泛贊譽。

    踏上青藏鐵路,恰似倘佯在一座精神寶庫。雖然丹心一片報祖國,微命三尺獻高原的崢嶸歲月漸行漸遠,但“一日四季陰轉睛、輕步線橋如爬山”和“長臥難入夢、久思轉成空”的難忘日夜仍歷歷在目。“英雄筑天路,敢為天下先”的豪情,始終無法割舍,讓人難以釋懷。遙想當年,大家用“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風暴強意志更強”的情懷相互鼓舞激勵,用“白天勞累扯塊白云擦把汗——爽,夜晚孤寂摘顆星星點盞燈——酷”的樂觀態度搏擊各種艱險,用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精神兌現忠誠誓言,用尊重客觀規律、依靠科技創新的務實作風攻克匯凍土難題,用以人為本、保障健康的有力舉措戰勝高寒缺氧,用珍惜高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執著追求保護生態環境,做到了工程優質,干部優秀;高原病“零死亡”、鼠疫疫情“零傳播”;江河湖泊未受污染,野生動物自由覓食、遷徙、繁衍,路基植被如茵,形成一道道“綠色長廊”,再造出高原新景觀,涌現出拉有玉、李金城、馬新安、丁太環、余紹水、況成明、姜森林、馬云、周啟龍、許寶平等一大批奮戰高原、奉獻高原、立功高原的先進典型和勞動模范,一批又一批工程技術專家和優秀人才鍛煉成長,繼續在各自崗位上發揮著骨干中堅作用。

    有人說,只有用心走過這條天路,才可能真切體會到青藏鐵路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曠世奇跡,更是反映世界鐵路建設的一部英雄史詩。其實,當我們自認為用心走過這條天路之后,卻愈發感覺到無力描摹和敘述這條神奇之路以及與此有關的人和事了。

    關角山隧道雄風浩蕩,我們卻不忍解讀天峻溝筑路烈士陵園里那些永恒的青春容顏;察爾汗鹽湖上車輪鏗鏘,我們卻看不見萬丈鹽橋下那5.7萬根挺立的擠密沙樁;在青藏鐵路沿線時常能看到豎立的一排排散熱棒,我們卻不能體察它們要對地下凍土做怎樣的疏導和安撫;我們乘坐的列車轟然越過了唐古拉山,我們卻難以抵達鐵道旁那位養路工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領地......這條天路如此高遠無際,致使我們有限的思域、視野和筆觸,常常苦惱于不能為每一位平凡的英雄著筆點贊。

    從青海到西藏,地域廣袤壯闊,山脈縱橫綿延,耳聞法號悠悠,目睹經筒旋轉,西藏自古因山高路遠,風雪阻隔,遺世孤立,給人以恍如隔世之感。遙想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時,肩負漢藏和親的歷史使命,故有詩云: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然路途艱難,跋山涉水,歷時3年,才從長安走到拉薩。新中國成立初時,1952年國家護送十世班禪返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一路車馬勞頓,竟有3萬多馬匹、駱駝、牦牛消亡在漫漫長途中。

    從青海到西藏,山川河流演繹世間滄桑,萬年呼喚千年祈盼,望一條天路在云中應時呈現。從20世紀50年代始,經歷半個世紀幾代鐵路人的孜孜以求,青藏鐵路在三次起伏進退之間,破解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等諸多難題,終于找到了一條正確通達之徑。今天看來,青藏鐵路整個建設過程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蘊藏了歷史唯物主義辯證法,更是民主論證與科學決策完美結合的成功范例。

    我們有理由認為,一個人能夠堅守在這樣的生命禁區,本身就意味著也是一種奉獻、一種犧牲。我們可以肯定,這是鐵路人在青藏高原的一個基本姿態,來了就不是為享受而來。再進一步,就是恪盡職守,默默奉獻,任勞任怨。甚至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守中,與青藏鐵路榮辱與共,心心相印,血脈相連,融為一體。在寂寞的環境里享受寂寞,在艱苦的工作中漠視艱苦,在快樂貧瘠的地方根植快樂。他們在接受采訪時,內心的堅毅和篤定超出我們的想象,黝黑的臉上始終掛著平靜的微笑,他們覺得這一切都習以為常,沒有什么可夸贊的,沒有什么可抱怨的,也沒有什么可委屈的。樸實篤誠的言行,不需要刻意的修飾和敷衍,皆在有形無形之中,盡在隨時隨地之間,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思想陶冶和意志錘煉,更是一種自覺不自覺的靈魂涅槃和精神升華!

    回望天路,我們發現人是青藏高原上最頑強的生物之一。在那曲車站,在唐古拉養路工區,最高的樹木是經年稀疏的草,在沒有一棵樹木可以生存的地方,堅守在那里的鐵路人,就自熱而然地長成了一棵棵常青樹,同樣也是一棵棵不倒的消息樹,他們用生命和青春為雪域高原增添著一抹春色,也為青藏鐵路報道著平安和吉祥。

    回望天路,我們確實感受到了在地理高原之上,還有一個高海拔的精神高地。我們力圖通過不同的個體敘述,以其各自的微觀視角,來呈現宏大敘事中某個精彩片段或發人深省的情節,可以具象為一粒道砟,一個扣件兒,一根鋼軌,一節車廂,一列火車……進而整合成一條蜿蜒起伏的青藏鐵路,構成一個偉大時代的國家記憶。

    回望天路,生命便融入那片蔚藍和潔白,滿目景象如此壯美,壯美得使人動容;身臨其境如此圣潔,圣潔得令人敬畏。身心又一次洗禮,靈魂再一次升華。我們真切感受到在青藏高原上,有一條鐵路,有一個人群,還有一片精神高原……

    国产精品美女视视频专区|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a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狠狠热精品免费观看|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二区观看|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久9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美国发布站精品视频|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久久机热re这里只有精品15|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 日本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A片带套|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播放|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三上| 国模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入口 | 国产精品99在线播放|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