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74歲李谷一用歌聲陪伴幾代人,更見證新中國音樂發展 《鄉戀》,流行歌壇一顆信號彈
    來源: 北京日報 | 韓軒  2018年07月17日08:45

    1983年2月,李谷一在人民大會堂演唱歌曲《鄉戀》。供圖/視覺中國

    “你的聲音,你的歌聲,永遠印在我的心中……”

    一首《鄉戀》,被稱為內地流行音樂開啟的標志。1979年,李谷一為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配唱主題歌《鄉戀》,1980年,這首歌入選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每周一歌》,迅速風靡大江南北。然而,這首歌同時也把李谷一拉入了改革開放后文藝界爭論的旋渦。

    幾十年來,她作為著名民族聲樂藝術家、戲曲表演藝術家,親歷了院團改革的實踐、不同音樂風格的興起,并通過自己的創新和探索,讓中國流行音樂擁有自己的理論。74歲的她不僅用歌聲陪伴了幾代人成長,更見證了新中國音樂的發展。

    風靡

    李谷一“氣聲”遭批

    在《鄉戀》中,李谷一首次運用了氣聲技巧。“原來《鄉戀》有過第一個版本,調很高,專業性很強,不太容易普及。”于是詞曲作家重新創作成《鄉戀》現在的版本,通俗易懂,音域不是很寬,最后也沒有進入高聲部。而在演唱時,李谷一不像從前唱歌時,把聲音百分百發揮出來,而是呈現出柔和的感覺。歌曲推出后馬上受到全國聽眾的歡迎,只要李谷一登臺,不唱這首歌觀眾都不讓她走。

    然而,這首歌也把李谷一帶進了輿論的旋渦,批評之聲隨之而來。一開始只是爭論,后來就變成了批判,批判的焦點就在于她的唱法。雖說當時已經改革開放,但音樂創作仍然受只有“高、快、響、硬”的風格影響,《鄉戀》被批判為“靡靡之音”“大毒草”,李谷一也被扣上了“黃色歌女”的帽子。

    “不可能的,《鄉戀》怎么會是靡靡之音、反黨反人民的歌曲?”聽聞這些批判,李谷一的第一感覺是莫名其妙,她這樣唱,明明是為了老百姓更好地傳唱。可她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一邊是群眾的喜愛,一邊是來自一些權威的批判,與此同時,她還要參加中央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前身)的各種演出,甚至有過50多天唱72場的記錄。

    那段日子,身體勞累加上精神壓力,曾讓李谷一夜夜失眠,一度聲帶出血唱不出聲來。偏偏這時,中央樂團小分隊要去天津第二毛紡織廠演出,廠里工人強烈要求她去。樂團領導跟對方解釋,“李谷一聲帶出血不能去”,對方還是堅持,領導只好跟李谷一商量,“你去亮個相,不唱行不行?”

    “哪可能去了不唱?”李谷一心里清楚,“這又不是看電影明星,我是歌唱家,群眾就是要聽你唱歌,而且就是想聽《鄉戀》。”最終,李谷一冒著聲帶毀壞的危險還是去唱了。想來有些后怕,對一個歌唱家來說,聲帶出血時應該禁止說話,更別說唱歌,還要休養半個月。倘若聲帶恢復不好,歌唱生涯可能就到了盡頭。

    數十年后的今天,李谷一說,當時她全憑一股湘妹子的倔強勁兒撐著。“群眾那么喜歡聽我唱,一些權威們越批判我,我越不服氣。”老百姓越支持她,她就越想表現好。她覺得自己就像個“矛盾的中心體”,被兩股潮流緊緊夾在中間。

    解禁

    歌壇逐漸思想開放

    煎熬持續了3年,直到1983年,李谷一在中央電視臺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上公開演唱,《鄉戀》才被正了名。

    “1983年前,《鄉戀》雖然被批判,但也不是不讓唱,只是不會寫在演出歌單里。”中央電視臺在籌辦第一屆春晚時,李谷一受邀演唱6首歌曲,臨場外加兩首對唱歌曲,再加上后來的《鄉戀》,一共9首。不過最初,《鄉戀》并沒有被列在其中。

    《鄉戀》在春晚的出現,出乎很多人意料。當時,春晚設置了四部電話熱線,向觀眾開放點歌。沒想到大量觀眾電話打進來,都說要聽李谷一唱《鄉戀》。時任春晚導演黃一鶴不敢私自做決定,遞了幾輪條子給坐鎮現場的廣播電視部部長吳冷西。據黃一鶴回憶,吳冷西也沒有當即拍板,而是考慮了許久,最終決定順應觀眾要求。“這首歌正被批判,如果讓我唱了,他這個廣播電視部部長可能要掉烏紗帽的。”李谷一很理解他的顧慮。

    當然,這些都是李谷一后來才聽說的,當一個個電話打爆后臺的時候,她還在舞臺上唱歌。而當擔任主持人的姜昆報播由李谷一演唱《鄉戀》時,坐在臺下圓桌邊的她吃了一驚。“這么大膽嗎?”李谷一心里嘀咕著走上臺,熟悉而輕盈的旋律卻脫口而出:“你的聲音,你的歌聲……”“其實我當時唱得滿頭大汗,那是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個很老的劇場,非常小,非常熱。”不過,伴隨電視傳播,李谷一心里明顯感受到一點,“《鄉戀》解禁了!”

    自此,《鄉戀》演唱變得名正言順。“這不僅僅是音樂上的事,還是思想上的事。”李谷一說,《鄉戀》就像改革開放初期文藝界的一顆信號彈。它的解禁,昭示著文藝創作可以豐富多彩,“各種形式的歌曲和演唱方法都應該有。”

    思想觀念上的進步,推動了藝術上的發展。此后,氣聲技巧的運用被廣泛接受,而作曲家張丕基在《鄉戀》中使用的流行元素,如電子琴、電吉他的配器,探戈節奏以及帶有流行風格的鼓點也迅速風靡,引領了上世紀80年代初的音樂潮流。在題材上,《鄉戀》也為流行歌曲和演唱的發展助推了一步。“《鄉戀》里還沒有提到愛情,只是表達鄉情,但也與上世紀70年代的風格不一樣。”李谷一回憶,等到1985年以后,愛情歌曲逐漸被大眾接受,流行音樂的表現內容越來越豐富。

    開拓

    創建首個輕音樂團

    早在《鄉戀》還沒被解禁的1982年,李谷一就已經在籌劃另外一件事:創建中國第一個輕音樂團。對這個名字,現在的90后、00后恐怕不太了解,但付笛聲、任靜、鞠敬偉、黃卓等一大批影響中國流行音樂發展的歌唱家,都來自這個樂團。而李谷一,就是其首任團長。

    “改革開放提出了關于文化體制改革的想法和建議,經濟上有了個體戶,在文化領域,大家就想可不可以成立一個團體,搞一個藝術品種的創新。”當時的李谷一身在中央樂團,但她想老百姓不光要聽交響樂,還應該聽到更多不一樣形式的音樂作品。當時正是電子樂和數字音樂發展的年代,此前李谷一代表國家出訪美國時,曾了解這種音樂形式,就想把它帶回來,“從演唱形式上,輕音樂團有西洋唱法,也有流行唱法,還有民族和民間的唱法。我們的樂隊是混合樂隊,除了交響樂隊的一部分樂器外,還有電子鼓、民族樂器等多種樂器。”

    用現在的話說,中國輕音樂團的成立是改革開放初期文藝院團的一次藝術品種的“創業”,也是首次由藝術家個人創建的藝術團體。

    樂團采用“官辦民助”模式,“經費相當有限,全靠演出賺錢。”剛成立時,李谷一全國各地拉贊助,由于她是團長,每一場演出合同都是由她去談判。有時候就為了省100元錢的搬運費,她和對方談合同談到夜里兩三點,第二天還要正常參加演出。當時樂團沒有辦公地點,一開會所有人都聚到李谷一家里,14平方米的客廳擠滿了人,“孩子放學回來也沒地方做作業,老伴兒下班回家也沒地兒待,回來先到院子里抽煙,等我們開完會,他才能進屋。”

    就是這樣一支白手起家的樂團,匯集了李谷一、劉秉義、閔鴻昌等老一輩歌唱家,也培養出付笛聲、任靜、鞠敬偉、黃卓、王建國等一批青年演員。現在的著名指揮家邵恩,當時還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在他的執棒下,樂團的混合樂隊演繹了大量作品,讓全國各地觀眾了解了中國輕音樂團樂隊的演奏水平。“中國輕音樂團的創建,為中國音樂的發展添了塊磚、墊了塊瓦。”李谷一說。

    十年后(1996年),中國輕音樂團與中央歌舞團合并成為中國歌舞團,后來又與東方歌舞團組建中國東方歌舞團,隸屬于今天的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改革開放40年了,院團改革是一個大課題。”如今李谷一還會時不時地想這個問題,“院團改革不是合一合、拆一拆,文藝院團體制的改革要怎么走向市場,怎么樣培養人才,寫出更多的好作品,始終值得我們去思考和研究。”

    探索

    力挺崔健演唱搖滾

    隨著時代發展,中國音樂風格越來越多樣化,李谷一從未停下對藝術的探索,還憑借她藝術家的敏銳度,幫助并發掘了大量后起之秀。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當屬她對崔健的支持。

    在崔健登臺吼出《一無所有》之前,李谷一就認識他了。那時中國輕音樂團借用煤礦管理學院的禮堂排練,應邀為煤礦管理學院義務演出一場。當時樂團里的年輕人喜歡搖滾,就把崔健請來助陣。“崔健很嚴謹也很賣力,很有音樂天賦,給樂隊一個主音,他當場就能即興創作,演奏一首曲子出來,很厲害,了不起!”這是李谷一對他的第一印象。

    可是,崔健當時的唱法不被臺下一部分觀眾接受,有一位領導給李谷一遞來一個條子,上面有150個干部的簽名,寫著:“他再唱下去我們就退場。”李谷一看了看條子,硬是沒讓崔健下臺,只是縮短了崔健的演唱時間。等到崔健的三首歌曲唱完,李谷一走上臺,對臺下的觀眾說:“我們輕音樂團有這個任務,我們就是要創新,扶持新的藝術形式,謝謝大家支持我們的探索和創新。”

    當時,搖滾樂已在中國萌芽,可李谷一自己聽搖滾樂并不算多,但她打心眼兒里支持這種形式,“搖滾樂過去中國沒有,崔健洋為中用,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和創意,那就要支持!”

    其實,李谷一對有實力的新人一向給予支持。中央電視臺舉辦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她是唯一一位參加了15屆的評委,唱得好的就給高分,蔡國慶、劉和剛等都對李谷一滿懷感激之情。而在今天,她對“超女”等選秀節目中走出來的實力選手也很認可,“不同的藝術形式都要給機會,現在還經常有人用搖滾或爵士唱《絨花》《我和我的祖國》。你要能‘搖’得起來你就唱唄,當然演唱技藝要過關,如果技術上不過關,那就是半瓶子醋,留不下來。”

    用技術探索新的藝術形式,這是李谷一評判后輩的標準,也是這么多年來她對自己的要求。上世紀90年代初,她又提出了“戲歌”這一概念,把戲曲元素和民歌元素融入歌唱中,唱出了《前門情思大碗茶》《故鄉是北京》《劉海砍樵》《瀏陽河》《知音》等作品。

    李谷一不斷堅持探索和創新,這幾年還與臺灣音樂人小蟲、作曲家劉岳等合作推出不少新歌,如《夢里邊城》《龍文》《那溪那山》《山水》《你不來船不開》《大好河山耀中華》《嘮叨歌》等歌曲。今年,她還與新生代歌手霍尊推出《一念花開》。據統計,李谷一演唱過的歌曲有800來首。

    “這幾十年里,我和我的同行們一直在堅持探索、創新,爭取在每一個時期都有不同的作品拿出來。”她的藝術生涯不僅涵蓋了改革開放的40年,在她看來,現在的她依然在藝術創作的路上前行,“幾十年我都是這么走來的,現在,我還在走。”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加勒比中文字幕|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内射后入合集| 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三级 |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 |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freesexvideos精品老师毛多| 久99频这里只精品23热视频|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日韩精品视频观看| 久久66热这里只会有精品| 久夜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先锋资源站先锋影院| 久久9精品久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1区2区3福利|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