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科普廣播人懷念錢學森
    來源:《科普創作》 |  宋廣禮  2018年06月25日10:32

    2009年10月31日是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更是廣播人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天。這天,一代科學大師、享譽全球的科學巨星隕落了。8年來,人們久久懷念著為我國科學事業特別是航天事業做出開創性貢獻的偉大科學家錢學森院士。在科普廣播人的心中,更深藏著別樣的感念之情,牢記錢老對科普廣播的熱切關心和堅定支持。往事歷歷在目。

    錢老自考得了60分

    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舉辦的一次科普廣播座談會上,錢老一席風趣的講話曾打動了每位與會者。當時的情景我至今記憶猶新,仿佛就發生在昨天。他那親切而富有感染力的聲音至今仍回響在我的耳邊。

    我清楚地記得,開會的那天是1984年8月31日,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科普節目創辦35周年紀念日,中央臺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座談會,邀請科技界、科普界、新聞界的朋友參加會議。錢老在會上即興發言,開頭便說:“我每天早起聽的第一個節目就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科學知識》。我非常感謝這個節目的編輯、記者和為節目撰稿的作者。他們每天都在給我上課,給了我很大幫助。如果沒有這些老師們,那我今天就不可能了解更多的現代科學技術知識。”

    錢老每天收聽《科學知識》節目已經成為他多年的生活習慣,天天如此,從不間斷,那天也不例外。就是在那天的座談會上,他似乎揣摩到在座各位的心思,說著說著,突然話鋒一轉,風趣地抖出一個“包袱”,自問自答:“大家可能要考我了——今天早上六點到六點一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科學知識》節目播出的內容是什么呀?”在場的同志一時鴉雀無聲。過了一會兒,錢學森自答道:“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紫金山天文臺名譽臺長張玉哲研究員撰寫的文章。他從紫金山天文臺的歷史說起,一直說到我們國家天文科學的發展情況。對不對呀?”錢老的話音剛落,全場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好,得了60分!”錢老說。

    我作為當時《科學知識》節目的編輯,太熟悉那天《科學知識》節目的安排了。那天是1984年8月31日。9月1日,是中國紫金山天文臺建臺50周年華誕,為了慶祝這個富有紀念意義的日子,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科教部的資深編輯王念生同志特意邀請張玉哲教授撰寫一篇文章,全面介紹我國天文科學的歷史和發展情況,安排在8月31日早晨六點到六點一刻的《科學知識》節目中首播。錢老說的完全正確。想不到,舉世聞名的科學家每天在收聽我們的《科學知識》節目,于是編輯部的同志們齊聲喊“對——”并報以熱烈的掌聲。頓時會場活躍起來,贊嘆聲不絕于耳。全場同志無不為錢老對中央臺科普廣播節目的熟知和關愛而感到由衷敬佩。

    我時常在想,舉世聞名的科學家尚需不斷充實自己,掌握更多的高新科技知識,還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科學知識》作為他必聽的節目,這真是科普廣播人的榮幸和驕傲。科普廣播人應牢記錢老的教誨,不辜負老一輩科學家的殷切希望,以盛開的科普之花,告慰全力支持科普廣播的錢老的在天之靈。

    “三錢”聯手托舉科普廣播節目

    中國出了三位頂尖級的科學家,號稱“三錢”,他們是錢學森、錢三強和錢偉長。這是中國科技界永遠的驕傲,也是中央臺科普廣播人的親密朋友,在科普節目的榜單中寫有他們的名字;在科普廣播中留下了他們的聲音;在《科學家談科學》的廣播叢書中刊載著他們的科普文章,這是中央臺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馳名中外的“三錢”不僅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科普節目的作者,更是中央臺科技節目改革創新的堅定支持者。

    1985年,黨中央提出了“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技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指導方針。為了順應科技工作進入經濟建設主戰場的大趨勢,中央人民廣播臺科技節目提出了改革創新的構想,把《科學知識》更名為《科技與社會》,并相應地調整了節目方針。時任中國科協主席的錢學森院士,看過中央人民廣播臺科教部關于節目改革的書面匯報后,馬上批轉給各位副主席,指出“中國科協似應對中央臺的《科技與社會》節目有所幫助,請三強副主席商量一個具體辦法”。

    在錢三強院士的關心和支持下,中央人民廣播臺的科普節目進行了大幅改革,節目運作邁出了新的一步,走上了依靠社會、服務社會的開放性軌道,從原本純講知識的小天地,走到社會的大環境中,強化了科普節目的社會功能。在中國科協和錢三強院士的關心和幫助下,中央人民廣播臺組建了以朱光亞、周光召、吳階平、陳敏章為首的科技與醫學宣傳兩個顧問團,聘請了400多位科技與醫學專家,使中央人民廣播臺的科技與醫學宣傳成為依靠專家和社會力量的先行者,既保證了科技節目的權威性、科學性,也體現了它的社會服務功能。

    錢老作為科普廣播人的親密朋友,不僅自己每天收聽《科學知識》節目,而且基本是首播,還利用他廣泛而權威的社會影響,熱心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科普節目拓展傳播空間,以期科普廣播稿件見諸報端和刊物。為此,他曾寫信給《新華文摘》編輯部,說:“我每天早晨收聽中央臺的《科學知識》節目,很啟發思路,開闊視野,建議貴刊轉載《科學知識》節目的稿件。”《新華文摘》見信,如獲至寶,毫不遲疑地采納了錢老的意見,用大量的篇幅轉載《科學知識》節目的廣播稿,使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飄飛在電波里的聲音科普落到了紙上,物化成看得到的文字科普,為科普廣播稿增添了閱讀渠道,使聽、讀科普廣播成為現實的可能,從而大大擴展了科普廣播的受眾群體,博得了廣大受眾的稱贊。

    親筆寫信支持科普廣播

    錢老不僅喜歡收聽中央臺的科普節目,而且經常為辦好科普節目出謀劃策,縱談高見。1986年1月11日,他親筆給我寫信(此信已收入涂元季教授主編的《錢學森書信》第3卷中),鼓勵說:“你主辦的科普節目很重要,不僅關系到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而且也關系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因此眼界要放寬些……”來信還談了許多具體的指導性意見,他說:“中央臺的科普節目既要講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宏觀趨勢,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主攻方向,也要講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和知識。”

    《錢學森書信》共有10卷,定價1972元。得知消息后,我趕緊去新華書店,本想單獨購買其中的第三卷(此卷刊登有錢老寫給我的信),被服務員蠻有道理地拒絕了。我很理解。然而,她說的一席幽默的話,讓我感觸頗深,她說:“《錢學森書信》必須全套購買,不零售……現在的人,真是不可思議。買得起書的人,不買書;真想買書的人,又一時拿不出那么多錢,有什么辦法呢……”我只好作罷,沒帶那么多錢啊,以后再說吧。

    說來也巧,2017年我寫了一本書,叫《80一夢》。書出版后,寄給我的年輕的好朋友——安徽廣播電臺的記者王雷一本,以求得他的指導和幫助。未曾想到,科普好友王雷很仔細地閱讀了我的書,發現了我在新華書店買《錢學森書信》的那段文字。于是他自掏腰包,買下了《錢學森書信》第三卷(在武漢《錢學森書信》可以單卷出售),并很快轉送到我的手中。我喜出望外,十分感謝這位年輕的因科普結緣的好朋友的一片真情。

    錢老特別注重科普作品的通俗性。他認為,任何一位學問很高的科學家,如果不能用通俗的語言把自己高深的學術成果向更多的人說明白,那么他就不夠全面。現在許多報紙上的科技新聞實在難懂,看完以后,字都認識,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你的工作不是白做了嗎!要知道,讀你文章的人,大多數不是專家,讓非專家看得懂,那才是本事。在這方面,科普作家有一套辦法,向他們請教,把科學道理講得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才能讓大家得到一些新鮮的科學知識。

    錢老呼吁科學家們,要學會寫科普文章,并舉薦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科普節目,就是一個理想的用稿園地,影響很大。當他在廣播中聽到我國控制論科學家宋健教授,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科技節目里介紹新技術革命中的自動化科普知識時,非常高興,馬上傳口信給我,表揚中央人民廣播臺做得好,夸獎說:“你們選準了對象,有關自動化和系統工程方面的知識,就應該請他來講。”

    我們認真領會錢老的高見,注重了節目的科學性和通俗性,邀請了多位權威的科學家,撰寫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收到了極好的社會效果,聽眾滿意度大大提高。在一次受眾調查中,科技節目被評為聽眾喜歡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十大名牌節目之一。

    錢老還身體力行,撰寫了多篇高水平的科普文章。早在1978年,在人們對系統工程還不太熟悉的時候,他就與科學家許國志、王壽云合作,撰寫了《組織管理技術——系統工程》的文章。這是一篇科技界公認的有分量的科普佳作,影響了一代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科普節目播發了這篇文章,受到了廣大聽眾的熱烈歡迎,此文還榮獲“全國新長征優秀科普作品”評選一等獎。

    錢學森圖書館的故事

    錢老1934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后來到美國求學,在加州理工學院師從馮·卡門,攻讀航空工程理論。勤奮地學習,刻苦地專研,虛心地求教,使年輕有為的錢老一舉成為美國火箭技術研究的最早成員之一,加州理工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榮獲博士學位。

    1955年,錢老歷經波折回到祖國,歷任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力學研究所所長、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協主席、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等職,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為了銘記錢老的愛國情懷和偉大功績,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建立了錢學森圖書館,在籌備過程中,曾派專人到北京來,收集有關材料和展品。

    經錢老原秘書涂元季和中共中央宣傳部的推薦,上海交通大學的經辦人張現民同志拿著中宣部的介紹信,專門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約我面談,希望提供錢學森教授寫給我的那封親筆信。

    為建立錢學森圖書館出力,我感到十分榮幸,毫不猶豫地把珍藏了20多年的錢老寫給我的那封親筆信奉獻出來。出于對錢老的崇敬和張現民同志的一片熱心,我還主動地提供了錢老1984年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科普廣播節目創辦3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錄音,同時捐出了刊有《錢學森論系統科學》的書籍。張現民同志獲得大豐收,滿載而歸。

    能為錢老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建立錢學森圖書館盡一點責、出一份力,讓更多的參觀者在這座神圣的科學殿堂里,聽到科學大師錢學森教授的講話聲,讀到他的書信和文字,我備感光榮與自豪。

    蘇聯專家眼中的錢學森

    20世紀50年代,中蘇關系比較友好,交往密切,蘇聯還為我國提供了不少援助項目,其中包括尖端科技——導彈、原子彈與衛星技術,并派遣了一大批技術專家,幫助中國仿造“兩彈一星”。在這段時間里,本人有幸為蘇聯專家做專職譯員。

    記得有一天,剛剛沖破重重阻撓,從美國回到祖國懷抱的錢老準備向中國航天工作者做科技報告。得知這個消息以后,大家都爭著要去聽聽。而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我陪同的那位蘇聯專家也申請要聽聽這場難得的科技報告。后來,經蘇聯專家組的同意,我陪同這位蘇聯專家聆聽了錢老的精彩報告。

    報告會在當時的國家第五機械工業部的一個大禮堂舉行,會場擠得滿滿的,座無虛席,敬候這位神奇人物的到來。錢老剛一出現,全場起立,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此時此刻,聽講座的人們,與其說是來這里聽報告,不如說,是想親眼看看這位享譽全球的愛國科學家的尊容和風采。

    報告開始,這位從事工程控制論研究的科學家講起航天科技,真是輕車熟路,侃侃而談。他用淺顯的語言,對比的方式,把蘇聯和美國的航天技術分析得細致入微,淋漓盡致,堪稱一席豐盛的科普大餐。面對幾百名當時對“兩彈一星”技術尚不熟悉的中國年輕科技工作者,錢老講得通俗易懂、生動有趣,聽講者無不為這位科學大家的針對性極強的科普報告所折服,打心眼里敬佩這位剛剛47歲的杰出的科學家。

    我陪同的蘇聯專家叫沃爾科夫,當時已經50多歲。聽過講座以后,非常激動。在回家的路上,坐在汽車里,沃爾科夫對錢老的報告贊不絕口,夸獎錢學森是中國難得的人才,說他“年輕、聰明、智慧、有才干。是中國的未來和希望,有這樣天才的科學家,研制出中國自己的導彈和衛星,只是時間問題”。

    蘇聯專家說的話應驗了:1960年11月5日,我國生產的第一枚運載火箭精確地命中目標;1964年10月16日,我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1966年10月27日,我國第一枚導彈核武器發射成功;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爆炸了我國第一顆氫彈;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把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茫茫宇宙中響起了《東方紅》樂曲。后來,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日新月異。親愛的尼古拉·依萬諾維奇·沃爾科夫,你的預言實現了,禮儀之邦的中國人民非常感謝這位友好的蘇聯專家的先見之明。

    今天,中國不僅能夠獨立自主地研制出中國的“兩彈一星”,而且成為擁有“多彈多星”的強盛國家,實現了“嫦娥奔月”的偉大創舉,建立了自己的“空間實驗室”。“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進行了完美的交會對接,景海鵬、陳冬成為我國第一批在空間實驗室里工作33天的航天員。中華兒女的飛天夢想又大大地向前跨進了一步。

    2016年11月3日,我國新一代大推力火箭——“長征”5號發射圓滿成功,首次應用了無毒無污染的火箭發動機燃料。中華兒女可以非常自豪地向世界宣告,中國不僅是頂天立地的航天大國,而且驕傲地跨進了世界航天強國的行列。勤勉智慧的中國航天人,不忘初衷,牢記使命,繼續前進,奮力攀登新的高峰。不久的將來,在浩瀚的宇宙中,懸掛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空間站,將驕傲地向地球人招手。

    錢老離開我們已經整整8年了,但他對科普廣播的堅定支持卻成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一筆寶貴財富,激勵著科普廣播人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走出一條與時代同步的科普廣播之路。錢老走了,但他那熱情洋溢的講話聲——“我是支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科普節目的”,卻深深地銘刻在科普廣播人的腦海里。作為對錢先生的敬重者,我將把那盤記錄著科學大師歷史性聲音的錄音磁帶和寫給我的那封親筆信永世精心珍藏。

    作者簡介

    宋廣禮,1958年大學本科畢業,在國防部五院任翻譯。1976年調至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曾任科教部主任,高級編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二套節目副總監。中國科普作協常務理事;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科教委員會秘書長;全國先進科普工作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主要作品:《振動的功與過》(短篇)、《光學世界奇觀》(與雷仕湛合著,12萬字)、《80一夢》(40萬字)、《新聞工作者的科普責任》(論文)等。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99精品国产丝袜在线拍国语|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6|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 国产精品情侣自拍| 精品无码免费专区毛片|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国产精品久久久尹人香蕉|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品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99精品众筹模特私拍在线|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欧美精品VIDEOSEX性欧美|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2021国内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1|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观看| 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麻豆国产在线精品国偷产拍 | 国语自产拍精品香蕉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午夜成人版|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中国精品videossex中国高清|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高清免费久久午夜精品|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