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無問西東”:詮釋千年絲路盛景
    來源:中國藝術報 | 焦俞萍  2018年06月22日14:54

    花神芙羅拉(壁畫) 意大利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藏

    一位身著絲綢的女子,頭戴五彩花瓣制成的花環,一只手托著花籃,另一只手正在采擷鮮花,豐腴的背影優雅而生動,一邊的背帶滑落顯得散漫而閑適,給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遐想……沒錯,她就是花神,來自龐貝遺址的經典壁畫《花神芙羅拉》中。

    不僅有花神,喬托·迪邦多內的名作《圣史蒂芬》、薩諾·皮埃特羅的《圣母加冕》、塔代奧·迪·巴托洛的《三王來拜》,和黃公望的《溪山雨意圖》、倪瓚的《水竹居圖》、任仁發的《飲飼圖》,中國和意大利在航海中使用的羅盤、航海圖和船只模型,青銅器、瓷器、玻璃器皿以及充滿西域風格的唐代陶俑等珍貴文物日前悉數亮相在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湖南省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無問西東——從絲綢之路到文藝復興”展覽中。本次展覽匯集展出意大利21家博物館、國內17家博物館共計200余件(套)文物,以跨文化的視野和全新的理念,呈現“絲綢之路”在歷史上的影響,揭示多元文化交融共生從而創造人類文明的歷史景象。

    吹笛陶俑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千年駝鈴帶去的“絲國”記憶

    在古希臘和古羅馬人的眼中,中國也叫“絲國” ,盛產精美的絲綢。上古傳說中,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養蠶取絲,于是,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中期,中國便開始了養蠶、取絲、織綢。到了商代,絲綢生產已經初具規模,并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還有了復雜的織機和織造手藝。隨著漢代大規模的版圖擴大,絲綢的貿易和輸出也達到空前繁榮的地步。一條從長安往西去,經過中亞、西亞,最終抵達歐洲的“絲綢之路” ,將中國與歐亞大陸連接起來。大漠黃沙、駝鈴羌笛、西風瘦馬,載著中國的絲織品,走出國門,遠銷歐洲。據記載,絲綢在西方受到人們的喜愛與追捧,在羅馬帝國的龐貝古城遺址中發現的壁畫《花神芙羅拉》中的女子,便是身著絲綢、衣袂飄飄的模樣。

    到了13世紀,馬可·波羅東游中國, 《馬可·波羅游記》中詳盡地描繪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和藝術,進一步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向往。“馬可·波羅”們將西方人孜孜以求的東方絲綢源源不斷地輸入歐洲大陸,上到教皇,下至畫師均對“韃靼絲綢”耳熟能詳。絲綢成為教皇的收藏,更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筆下的母題,無論是絲綢紋飾,還是絲綢作為“補子”的用途,這些異國風情引得人們紛紛效仿。薩諾·皮埃特羅的《圣母加冕》表現的是耶穌為圣母加冕的場景,而畫中的圣母、耶穌和圣奧古斯丁皆是穿著華麗的絲綢服裝,在背景的紅色帷幔和圣母的袍服上,甚至還可以清晰地辨認出鳳凰的圖案。喬托·迪邦多內的《圣史蒂芬》中,圣史蒂芬擁有一雙酷似東方人的細長眼睛,雙手持紅色精裝圣書,他身穿鑲邊法衣,胸前有方形裝飾,與中國古代服飾上的“補子”相似,可能是受到東方時尚的影響。

    一份意大利佛羅倫薩國家檔案館藏的《公正協議書》也在展廳中展出,協議書清楚地記載著,1362年位于佛羅倫薩與盧卡的兩家絲綢廠分別向以奧爾蘭迪諾·迪·拉波等人名義注冊的商業公司購買了中國絲綢,而奧爾蘭迪諾的合伙人則向威尼斯貴族和商人賈科梅洛·貢杜爾梅購買中國絲綢。這些交易記錄真實地反映了中國絲綢在意大利的流通狀況,足見中國絲綢在歐洲之影響。

    “絲綢之路”帶去的不僅有中國的絲和絲織品,還有大量精美絕倫的瓷器、冶鐵技術等。英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說,中國的發明曾為歐洲的文藝復興鋪平了道路。所說即是通過“絲綢之路”西傳的造紙術。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繪畫中,也常常帶有絲綢、瓷器等中國元素。由喬萬尼·貝里尼和弟子提香共同完成的《諸神之宴》 ,林中仙女寧芙手持和地上放置的器皿是中國青花瓷器,左邊薩提爾頭頂的是仿中國青花瓷的意大利陶器。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本次展覽策展人李軍表示,結合近年來對“絲綢之路”研究的大量史料和學術成果,展覽以中西文物對比展示的全新視角呈現這一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要道的歷史。“不僅從以往西方藝術對中國的影響入手,更是從一個特殊視角審視了中國藝術對歐洲文藝復興的影響。 ”他說。

    萬里之遙的文化融通

    文化的傳播是雙向的。“絲綢之路”為歐洲帶去的中國文化深深地影響著歐洲人的文化、藝術甚至生活,中國的文化藝術一定程度上也留下了西方文化的印記。展出的湖南省博物館館藏珍品《長沙窯貼花舞蹈人物紋瓷壺》瓶體以貼花技術裝飾,用西亞風格圖案,表現外域女子婆娑起舞之態,外部安置以雙系,便于攜帶,便是為了迎合西亞市場需求的設計。1988年在印尼海域發現的“黑石”號唐代沉船殘骸同時展出,“黑石”號采用了南方較常見的單軌縫合帆船制造技術,船上發現了大批專供外銷的長沙窯瓷器,并帶有阿拉伯文、騎士、胡人吹笛、椰棗紋等頗具異域情調的裝飾。

    在中西方文化不斷交往的過程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發展、融合,又呈現出和而不同、百花齊放之態勢。元明之際,西方商人和傳教士來到中國,在貿易交往和宣教的同時也傳播了西方文化,十字架、天使、圣人等文化符號,與傳統中國的圖案,如蓮花和太極等元素交融為一,成為這一時期重要的裝飾元素和裝飾母題。意大利那不勒斯馬提納公爵博物館藏的“美第奇軟瓷罐”呈“凸字形”口沿,束頸,鼓腹,圈足,把手為彎曲蛇神狀,藍色纏枝蓮紋與半透明玻璃釉呈現出一種白地藍花的效果,明顯模仿中國青花瓷,但由于燒造溫度以及材料的局限,燒成的并不是硬瓷而是一種“軟瓷” 。

    南宋哲人陸九淵曾說:“東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絲綢之路的開辟,促進了東西方經濟貿易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也影響了東西方生產生活方式和文學藝術樣式,使萬里之遙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互相融合,為東西方友誼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當下仍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本次展覽展出的這些珍貴文物,我們也可以切身感受到東西方之間和平發展、共同進步的歷史主流。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副館長黃振春表示:“本次展覽通過還原意大利文藝復興中的中國元素以及中國藝術中呈現的西方影響,展現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兼收并蓄、共同發展的千年史詩,揭示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相互影響的歷史脈絡,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野战|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coent|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牛牛本精品99久久精品| 久久国产热精品波多野结衣AV| 久热精品人妻视频| 国精品产区WNW2544| 97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永久精品ww47|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伊人这里只有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99re最新地址精品视频 | 精品香蕉伊思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日韩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三级| 男人的天堂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 国产日产韩国精品视频|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丫丫|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久热青青青在线视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