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來源:中國民族報 |   2018年06月12日15:06

    西藏自治區藏劇團團長班典旺久(左),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嘎爾代表性傳承人平措玉杰(右)為師,并向老師敬獻哈達和鮮花。 何蓬磊攝

    6月9日為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主題是“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在遺產日前后,全國多地舉行宣傳活動,不僅展示了非遺保護傳承的優秀成果和生動實踐,更邀請公眾參與到非遺體驗活動中來,感受非遺帶來的美好生活。

    拉薩:非遺嘎爾重煥新生

    95歲的平措玉杰和80歲的扎西次仁,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嘎爾僅有的兩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6月8日,在西藏舉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嘎爾國家級傳習基地授牌儀式上,他們新收了4名徒弟,為古老藝術——嘎爾的傳承和發展增添了新鮮血液。

    藏語“嘎爾”意為歌舞,是西藏的傳統舞蹈之一。其歷史悠久,舞蹈造形優美,音樂風格獨特,是一種獨具西藏特色的禮儀性男子舒情歌舞。

    西藏自治區藏劇團團長班典旺久說,嘎爾起源于西藏阿里地區,是民間藝人在節日時表演的一種歌舞藝術,隨后流入寺廟,并成為寺院大型佛教活動時必須表演的一種歌舞形式。嘎爾約于17世紀從阿里地區傳至拉薩、日喀則等地。2008年,嘎爾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班典旺久說,2001年起,他利用業余時間向平措玉杰、扎西次仁學習嘎爾相關知識。此次拜師將進一步學習老一輩西藏藝術家的精神,做好嘎爾的傳承工作。

    活動當天,4位嘎爾學徒班典旺久、米瑪、洛桑仁增、土登晉美依次向平措玉杰、扎西次仁敬獻哈達和鮮花,師徒相互致禮。 (據中新社)

    綿陽:壤巴拉非遺文化展舉行

    6月9日,“壤塘文化周”活動之壤巴拉非遺文化展在四川綿陽舉行。現場集中展示了壤巴拉覺囊唐卡、壤巴拉摩尼喜玄傳統服飾、時輪藏香、藏式陶藝、石刻、藏文書法等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其中,年代久遠、極具欣賞價值的精美藝術品以及精妙絕倫的非遺技藝展示,讓前來參觀的市民大飽眼福。

    壤塘是一個文化大縣,文化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地域特色鮮明,宗教文化與生態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歷史文化在這片被譽為“懸天凈土”的圣潔之地和諧共生、交相輝映,成為川、甘、青結合部深藏區文化版圖的靚麗色塊。 (據中新社)

    石家莊:民眾走進開元寺考古現場

    6月9日,河北正定縣開元寺考古現場對公眾開放。百余名群眾親臨考古現場,解開考古神秘面紗,學習考古知識,目睹考古成果。

    圍繞“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的主題,石家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設在千年古城正定,舉辦“賞古城風貌、探文物古跡”宣傳活動。

    正定開元寺為正定八大寺之一,始建于東魏興和二年(540年),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考古工作者發現了開元寺內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7個歷史時期的文化層疊壓,出土了2000余件可復原器物,發現各類遺跡94處,基本明確了開元寺南廣場遺址的三個遺存系統。

    正定開元寺南廣場遺址考古發掘領隊陳偉介紹了開元寺南廣場遺址,為大家勾勒出正定古城的千年滄桑。(據中新社)

    十余位宗教人士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作者:俞靈

    在5月初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中,7位道教音樂代表性傳承人、4位佛教音樂代表性傳承人榜上有名。

    齊云山道場音樂:每年演示約400場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齊云山道教協會會長、太素宮住持詹和平道長是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7位道教音樂代表性傳承人之一。他告訴記者,近年來,齊云山大力發展道教文化,積極修繕道觀、宮殿,培養年輕道士,挖掘整理道教經籍,恢復道教活動——齊云山道場(道樂),購置法器、樂器、法衣,開展正常的道教活動,每年為來自全國各地包括東南亞地區的香客舉行大小道場共400場左右。

    齊云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道教源遠流長,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齊云道場道樂作為道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于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

    隨著社會現代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尤其是近10年來,齊云山幾位德高望重、業務嫻熟的道長先后羽化,從事大型道場、演奏完整道場音樂行將后繼無人,齊云山道場道樂正面臨失傳的危險。“對瀕臨消失的齊云道樂,我們運用錄音、錄像及親筆記錄等方式,將部分演示過程記錄下來,整理分類、建立檔案。”詹和平道長表示,齊云山道教協會已采取多種方式傳承道場道樂。如,由不定期的舉行齊云道場道樂演示活動,到2017年改為每天定期的演示活動,使齊云道樂有了一定的恢復。

    為了保護好齊云山道教正一清微派道場、道樂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也為了保管好現有的42首道樂曲牌曲譜,做到傳承有序,2015年,齊云山道教協會吸收了4名道士。經過兩年的傳、幫、帶,他們已于2017年上半年全部通過考核。目前,齊云山道場道樂的專職人員有21人,“這和齊云山道場道樂傳承發展的需要還是相差很遠。”詹和平道長說。

    雄色寺絕魯音樂:3種語言文獻書籍正在出版

    雄色寺位于西藏自治區曲水縣拉薩河下游南岸雄色山谷的山坡上,是目前西藏境內最大的尼眾寺院之一。曲水縣文化局非遺負責人尼瑪番多告訴記者,雄色寺絕魯傳承人尼瑪卓嘎目前在閉關修行中,因此沒能參加6月6日舉行的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

    據尼瑪番多介紹,絕魯音樂是僅在藏傳佛教寧瑪派和噶舉派部分寺院中流傳的一門獨特的音樂藝術形式。而雄色寺絕魯音樂是雄色寺尼眾在進行宗教儀軌時唱誦的音樂,也是西藏尼眾寺院中具有代表性的音樂。“絕魯的音調非常優雅動聽,富有旋律感和節奏感。”尼瑪番多說,特別是尼眾集體誦唱時,音調平穩齊整,聲調清秀縹緲,具有一種獨特的風格。

    雄色寺絕魯于2015年正式申報為國家級非遺項目。目前,曲水縣文化局已組織專人進行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匯編工作,英語、漢語、藏語文獻書籍正在出版中。

    茅山道教音樂:整理曲目160余首

    江蘇省西南的茅山,原名句曲山,西漢景帝時,咸陽茅氏三兄弟在此修道,被后人尊奉為三茅真君,山亦易名為“茅山”。南朝梁陶弘景(456—536年)在茅山創立了“茅山派”道教的科儀及音樂,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上世紀80年代初的茅山還是一片廢虛,沒電、沒水、沒路,條件非常艱苦。”江蘇省句容市茅山道院何春生道長回憶初來茅山時的景象,彼時的何春生道長只有22歲。

    1982年,茅山道院招收了8名年輕的道士,1983年招收了3名。“我是第二批的3人之一。”何春生道長介紹,為了使茅山道教音樂的傳承后繼有人,1987年,又招收了16名年輕的道士,舉辦了為期6個月的道教科儀培訓班,專門學習茅山道教科儀和茅山道教音樂。后來,又分批選送人員去武漢音樂學院學習。

    茅山歷來師承極為嚴格,輩份清晰。“我的兩位師傅分別是覺字輩上清派第60代傳人和念字輩第77代傳人,我是第78代。”何春生道長說,兩位師傅無論傳授經懺、科儀還是工尺譜,都是口口相傳。

    經過30多年的努力,茅山道教音樂人才濟濟,并成立了一個36人的道教經懺班,專門從事道教齋醮科儀和道教音樂的演出。2014年,茅山道教音樂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目前,茅山道教音樂已經整理出160多首曲目,并結集出版了《茅山道樂研究》和《中國茅山道教音樂》。

    “茅山道教音樂的發展離不開道樂團的建設,再好聽的音樂離開受眾也是無水之魚。”作為茅山道教音樂的傳承人,何春生道長認為,要充分認識到道教音樂必須從殿堂走向社會,而不能陶醉在自娛自樂的科儀音樂之中。“道教音樂要作為一種高雅藝術提供給社會大眾,使越來越多的人懂得欣賞道教音樂的藝術之美,這是傳承和發展道教音樂最好的方法。”

    當天,民眾還走進了正定隆興寺,了解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 (據中新社)

    国产精品午夜在线播放a|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国产91大片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精品视频99| 久久久g0g0午夜无码精品|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毛片乱码1区2区3区|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手机在线精品| 97视频热人人精品免费|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香蕉国产精品频视| 538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免费观看| 午夜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中文|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影库免费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9久久9久久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国产精品1024|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