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非虛構:一場重建文學與現實關聯的寫作實踐
    來源:文藝報 | 黃燈  2018年05月25日07:28

    黃燈

    文學和現實的關聯,并非一個可以從抽象層面談論,就立即能獲得一勞永逸答案的問題,它需要作家和批評家,面對已有的文學實踐,去共同梳理很多基本的問題,去直接面對現實的難題發言,更需要新一代的作家和批評家,恢復一種大的關懷和格局,開闊視野,在專業表達以外,敢于對現實做出自己的判斷和回應,敢于亮明自己的立場和態度,能夠重新激活文字的活力。非虛構的創作實踐,盡管有諸多不足,但在勾連文學和現實的關聯上,通過雜志、作家和媒體等各方力量的推動,已經有了凸顯文學介入現實的可能。

    文學與現實的關系,之所以成為一個特別值得討論的話題,來源于個人化敘事合法化后,其創作實踐及其危機需要清理非虛構在此種境況下,之所以成為熱門,主要來自其文體的粗糲和草根,更便捷地與現實建立了貼皮貼肉的關系。

    文學和現實的關聯,說到底是作家和現實的關聯。作家是否面對真實的自己,決定作品能否真正打通和現實的通道。在寫作《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一文以前,我對作品是否能更好勾連現實,缺乏真切的感受,但自從2015年王磊光春節期間博士返鄉筆記,通過新媒體獲得熱傳以來,我意識到“返鄉書寫”之所以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表面看來是因為題材導向,是農村問題對大眾敏感神經的牽引,事實上在信息化時代,農村的真相對大眾并不隔膜,因此返鄉書寫的影響并不能單純歸結于題材,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寫作主體卸下了面具,直面內心的真實,能夠不管不顧地對自身進行清理。如何才能做到更好地面對自身,對年輕一代作家、批評家而言,要警惕以下方面:

    首先是對自身教育過程的警惕。對“70后”、“80后”一代而言,我們幾乎完全從應試教育鐵板一塊的模式中走來。應試的過程,實際上也是自我剝離的過程,在漫長的和個人真實生命隔膜的受教過程中,我們思維的很多觸角早已被掐斷,并在重復性的學習中,變得麻木而缺乏靈性。從人的工具性層面而言,應試教育有它的效率和用處,但從人的完善發展的層面而言,應試教育的缺陷顯而易見,它造成了極大的生命浪費。對很多學院派的作家和評論家而言,其日常生活一直到現在還延續了應試教育評價系統的傷害,層出不窮的指標,諸如論文、課題、獲獎,依然在無形地消耗他們的心力和創造性。對這些要保持必要的警惕,不能對自身教育過程的天然缺陷有清醒的認識,便會遮蔽掉本心,阻礙創作主體更好認知自我。

    其次是對身份模糊的警惕。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知識界的分裂,知識分子身份認同和確認變成一個敏感話題,擁有話語權的知識群體,對自身身份確認更是小心翼翼。在完成學位并獲得大學教職以后,我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如果僅僅依附既定的要求和指標,個體可以不必對此做出追問,但若要以清晰的面目寫作,身份的認同,就變成了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盡管知識分子的概念已被弄得越來越復雜,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是:如果一個大學的老師,一個作家和批評家,都不敢承認自己是知識分子,都認為知識分子是一個令人尷尬的稱呼,那社會上哪些群體應該被稱為知識分子呢?模糊的身份,不過為相對主義和多元化找到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在社會的精神建構中,我承認知識群體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最后是對當下思想紛爭的警惕。與社會分層相對的是當下思想紛爭的白熱化。作家和批評家作為思想群體的一部分,無法逃避這種大的思想紛爭的圖景,單純逃避和站隊,顯然無法更清晰地對自我身份進行認識。從人性的復雜性和思想的豐富性而言,作家和批評家面臨的現實挑戰,不是如何在左右之爭中找準陣營,而是面對真實的中國圖景,如何表達和處理轉型期的中國經驗,如何面對活生生的現實,對此進行回應。

    值得一提的是,和傳統媒體時代相比,新媒體時代,文學和現實的關系呈現了完全不同的可能,也為文學更緊密地和現實建立關聯,提供了技術的便捷。以我自身的經歷為例,我感覺新媒體時代的文學傳播,傳播范圍廣,閱讀量大,更重要的是能直接感知到網民的回應。以前在我印象中,不管什么帖子,只要成為熱點,對立意見特別多,社會的撕裂狀態在帖子討論中,往往直接、粗暴地呈現出來,但網民對《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的回應,卻讓我改變了對網民的固有看法。我意識到,當寫作者真誠時,讀者也報以同樣的真誠和理解。

    我始終記得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網友留言,其中,寫得真實,成為網友最大的共鳴。伴隨對“真實”的確認,是他們不設防地對內心傷痛的袒露,“我哭了!我大概是最后一批通過知識逃離農村的一員”;“我就是農民,我承認我們農民就是最最最下等的人”;“真實的寫照,最近幾年工程款拖欠的越來越多,村里好多同齡人都拿不到應得的工資”;“猶如在剖析我個人的內心一樣,真實的農村就是如此,對于養尊處優的城里人來講他們無法想象也無法體會”;“感同身受,對于我們這種被稱為從大山里走出來的孩子,回農村是不可能的,在燈紅酒綠的城市里,想要真正融入進去有多么的難。即便拿著高級白領的年薪,可內心深處仍然覺得我不屬于這里”;“來自江漢平原的我看得淚崩了,寫得很深入,很真實!”

    整體而言,網友的討論都很有耐心,表面看來,是我的文字觸動了他們,但實際上是我對困境的表達,冰釋了他們隱匿的情感,在堅硬的現實包裹下,他們因為找到了情感的投射物,愿意裸露內心的角落,可以想見,在蕪雜、艱難的生存中,他們的心靈其實找不到太多慰藉,以致如此粗糙的一個文本,僅僅因為堅守了真誠和真實,就獲得了眾多的理解和支持。在冰冷的網絡背后,我感受著這個群體的體溫、氣息,無奈和抗爭,我不過用語言說出了其內心的痛楚。盡管網友貌似一個虛空的存在,尤其在網絡時代,這種新的交往方式往往因為工具理性,被賦予了諸多生硬色彩,但他們所展示的心靈圖景還是讓我震驚,這么多人任由苦澀的生活浸潤、碰撞、蹂躪,而現實中的寫作和學術卻仿佛總和他們有著無形的隔膜,并沒有太多人愿意提供更多合適的文字去舒緩他們,這種反差讓我意識到,在共識缺乏的時代,寫作者到底該如何自處,在面對自身小圈子和更廣闊的他人生活時,回到常識的判斷、接地氣的姿態該有多重要。

    我愈發堅信,盡管作家這個群體,隨著20世紀80年代向20世紀90年代轉型完成后,早已褪去了往日的光環,在專業化的大背景下,在無形中卸載了擔當重任,仿佛只需理所當然地面對自己的生活,以致不自覺地封閉了通向他人的通道,而事實上,在復雜的真實生活中,讀者對于能真正表達其真實生活,能反映其心聲的作品,有著強烈而真誠的渴望。文學也許邊緣了,但面對現實的真誠發言,永遠不會邊緣化,如何將創作與當下的精神困境對接,如何用文字與現實短兵相接,并且逃避粗暴放棄藝術的輪回,已經成為年輕一代作家面臨的挑戰。

    說到底,文學和現實的關聯,并非一個可以從抽象層面談論,就立即能獲得一勞永逸答案的問題,它需要作家和批評家,面對已有的文學實踐,去共同梳理很多基本的問題,去直接面對現實的難題發言,更需要新一代的作家和批評家,恢復一種大的關懷和格局,開闊視野,在專業表達以外,敢于對現實做出自己的判斷和回應,敢于亮明自己的立場和態度,能夠重新激活文字的活力。非虛構的創作實踐,盡管有諸多不足,但在勾連文學和現實的關聯上,通過雜志、作家和媒體等各方力量的推動,已經有了凸顯文學介入現實的可能。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手机版| 国产精品jlzz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久草视频精品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视频|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91探花福利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99re热精品这里精品|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亚洲国产成AV人片传媒|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96|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国产精品一国产AV麻豆| 九色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专区| 一级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噜噜精品免费直播| 日本三区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久久国产精品萌白酱免费|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 99re热免费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九九热在线视频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