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副刊編輯沈從文
    來源:六根 | 綠茶  2018年05月17日19:53

    《紅黑》雜志是沈從文副刊編輯生涯的開始。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歲的沈從文只身一人走出北京前門車站,開始了北漂生活。表弟黃村生安排他住在楊梅竹斜街酉西會館,會館管事張世準是沈從文遠房表親,免房租。

    一九二四年初,姐夫田真逸給他介紹了在燕京大學讀書的董秋斯,倆人很投機,結下終生友誼。通過董秋斯,沈從文先后認識了張采真、劉廷蔚、顧千里、韋叢蕪、于成澤、夏云、焦菊隱、劉潛初、樊海姍、司徒喬等一批燕大學生。

    在北大旁聽期間,又認識了劉夢葦、黎錦明、王三辛、陳煒謨、趙其文、陳翔鶴、馮至、左恭、楊晦、蹇先艾等一批北大學生。與這些五四之后的“新青年”交往,激起了青年沈從文強烈的寫作欲望。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晨報副刊》發表了署名休蕓蕓的散文《一封未曾付郵的信》,這是迄今為止沈從文最早的作品。副刊開啟了北漂青年沈從文的文學夢想。

    編了一輩子副刊,退休后又主編了“副刊文叢”的李輝反復強調——“副刊是半部文學史”,這話一點都不過,副刊對于中國近代文壇而言,是覆蓋式的重要,那時代的作家幾乎都以副刊為主要文學陣地和夢想之地。以《晨報副刊》為例,不僅是沈從文的文學起步,也是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冰心、徐志摩等一大批近代作家的文學圣地。

    作為一頭前副刊編輯,閱讀張新穎的《沈從文的前半生》,特別關注沈從文作品發布年表,可以說,沈從文的文學之路,是一整部“副刊文學史”,他一生的重要作品,幾乎都是先在副刊連載,然后單行本出版。

    另外,我還特別留意沈從文的另一個身份——副刊編輯。把《沈從文的前半生》中涉及沈從文編副刊和雜志的條目梳理一遍,沈從文參與創辦和主編的雜志和副刊有十種左右,和同時代的民國文人比,這個數量不算多,那時候辦雜志、副刊就像現在開個公號那樣簡單,民國文人們不辦個雜志、出版社都不好意思出來跟人打招呼。

    像陳獨秀、胡適等新文化旗手,通過不斷創辦雜志、副刊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主張和政治立場。胡適先后參與或創辦的刊物有《新青年》、《每周評論》、《努力周報》、《現代評論》、《獨立評論》、《新月》月刊、《自由中國》等等。再比如徐志摩,短暫的三十五年人生里,就創辦和主編有《理想》、《現代詩評》、《詩刊》、《新月》、《晨報副刊》、《詩鐫》等。和這些“雜志狂魔”比起來,沈從文算靠文學為業的作家。

    沈從文的副刊編輯生涯也開始于那樣一個文藝和副刊的黃金時代。一九二八年,結束了五年的北漂生活,沈從文和好友胡也頻和丁玲等來到上海,胡也頻編輯《中央日報·紅與黑》副刊,丁玲和沈從文也參與了協助編輯的工作。沈從文在《記胡也頻》里說:“這副刊,由我們商量定名為《紅與黑》?!薄都t與黑》副刊停辦后,三人自辦了一個出版社,印行“紅黑叢書”。

    與此同時,人間書店請沈從文他們編了一個月刊。一九二九年一月十日,《紅黑》雜志問世,胡也頻任主編,三人合作編輯。一九二九年一月二十日,《人間》雜志創刊,沈從文任主編,三人合作編輯。

    剛來上海這段時間,沈從文、胡也頻、丁玲三人干勁十足,編輯兩份月刊和經營一家出版社,生活充實而忙碌。然而好景不長,“文學青年三人組”都不擅長經營,很快這份共同的事業陷入僵局,《人間》編到四期,實際只出了三期就停了?!都t黑》堅持到第八期,也不得不結束。這樣的結果讓他們背了一屁股債。

    事業的失敗讓沈從文稍稍有些失落,之后歷經中國公學、武漢大學、青島大學等教書生涯,這幾年的漂泊讓沈從文倍感不適,情感上沒有著落更讓他內心憂郁。直到一九三三年應楊振聲之邀回到北平,參與中小學教科書編輯工作,才算安穩下來。

    來北平后租住在府右街達子營二十八號院,這四年,可以說是沈從文最安定、幸福的時光。在這個小院里,沈從文終于迎娶了苦追多年的張兆和,也是在這個福地,在院內一棗一槐的樹蔭下,沈從文完成了《邊城》、《湘行散記》、《從文自傳》、《記丁玲女士》等重要作品。

    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三日,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創刊,由楊振聲和沈從文主編,事實上,楊振聲忙于教材編輯,沈從文一人承擔了主編工作,在北平約稿、看稿,編好之后寄往天津排印,每周出兩期。

    兩年后,一九三五年八月底,刊行了一百六十六期。九月,《小公園》副刊合并進《文藝副刊》,新副刊改名為《文藝》,每周出四期。一九三六年四月,沈從文退出編輯工作,經沈從文、楊振聲引見,由燕京大學畢業的蕭乾主編《文藝》副刊。

    沈從文主編時期的《大公報·文藝副刊》被視為“京派文學陣地”。沈家達子營二十八號成為當時京派文學群的重要據點,也是《大公報·文藝副刊》編輯部,每天人來人往,舉辦各種座談會和聚餐會等。此時的沈從文,儼然是文學青年心中的領袖,形成了一個以沈從文為中心的文學新局面。

    離開副刊的沈從文又回歸到文學創作,一九三六年沈從文出版了《湘行散記》、《新與舊》、《廢郵存底》等。夏天,邵洵美和項美麗來到北平,他想辦一份大型刊物,邀請北平作家編輯,由他在上海出版。沈從文找朱光潛討論此事,后來,楊振聲、胡適等提議,北平作家干脆自己籌辦《文學雜志》,不和邵洵美合作,怕卷入上海文壇爭斗。由朱光潛任主編。

    一九三七年五月,朱光潛主編的《文學雜志》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擔任編輯助理的常風回憶說:“沈從文除了負責審閱小說稿件,其他稿件朱先生也都請他看,只有他們兩位事看過全部稿件的。……《文學雜志》上刊登的青年作家作品都是沈先生組來的?!?/p>

    一九三七年八月,接教育部秘密通知,沈從文隨北大、清華的老師們撤離北平,輾轉大半年后來到昆明,直到一九三八年底,張兆和及孩子們才來到昆明團聚。

    一九三九年一月,由陳代孫、潘光旦主編的《今日評論》周刊創刊,沈從文加盟編輯文藝稿件。這一時期的沈從文,“惟雜務多,既得為《大公報》發稿,又得為《今日評論》發稿,忙而少功,甚不經濟……”

    一九四零年二月,林同濟、陳銓、雷海宗等任創辦的《戰國策》創刊,沈從文參與編輯工作,處理文藝方面的稿件。沈從文加盟《戰國策》,很多人對他有誤會,以為他也屬于“戰國策派”,這一派講國家主義、領袖權威,鼓吹獨裁理論。事實上沈從文從未認同“戰國策派”時政言論,并且公開批駁這些言論。

    一九四六年五月四日,西南聯大舉行結業典禮,梅貽琦宣布西南聯大正式結束。全校復員,沈從文被北京大學聘為國文系教授。

    1950年沈從文與香港來的表侄黃永玉在家門前合影,照片拍攝者正是沈從文二十年代認識的詩人馮至。

    一九四六年十月,為寄托新的文學理想,沈從文又忙碌起來,他和楊振聲、馮至主持天津《大公報·星期文藝》,不久,《星期文藝》由馮至主編,沈從文改接任天津《益世報·文學周刊》主編;十二月,與朱光潛、楊振聲、馮至、徐盈署名編輯的《現代文錄》雜志出版;同時主編北平《平明日報·星期藝文》副刊。

    一九四七年六月一日,《文學雜志》復刊。仍由朱光潛任主編,因此時朱光潛任北大西語系主任,又一度代理文學院長,十分繁忙,更多依靠沈從文在打理復刊后的雜志。沈從文此時也回歸到他擅長的小說創作,在《文學雜志》先后發表了《喬秀和冬生》《傳奇不奇》,而這兩部小說,成為沈從文文學生涯最后發表的兩篇小說。

    至此,作為文學家和副刊編輯的沈從文前半生結束。

    久久99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播放|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十八18禁国产精品www|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国产精品白丝AV网站|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99久在线精品99re6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s|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香蕉在线观看网|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福利久久久|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xxx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新区|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 久久青草国产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