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館聘任第七屆客座研究員 第六屆客座研究員屆滿離館
5月15日,中國現代文學館第六屆客座研究員離館暨第七屆客座研究員聘任儀式在京舉行
5月15日,中國現代文學館第六屆客座研究員離館暨第七屆客座研究員聘任儀式在京舉行。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錢小芊出席儀式。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敬澤出席并講話。
中國現代文學館客座研究員制度是中國作協培養青年評論人才的重要舉措。自2011年以來,已有6屆共59位“70后”、“80后”青年批評家陸續加入客座研究員的隊伍。客座研究員制度的設立,有效地促進了優秀青年批評家的成長,贏得了文學界和學術界的充分肯定,產生了廣泛而良好的社會影響。現在,經過中國現代文學館學術委員會的嚴格評審,第七屆客座研究員的名單確定,黃燈、申霞艷、木葉、劉江凱、李音、沈杏培、李廣益、劉芳坤、李松睿、張光昕共10位青年批評家成為這支隊伍的新成員。這也意味著第六屆客座研究員徐勇、王士強、李丹、李偉長、金春平、白惠元屆滿離館,他們被聘為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以新的形式參與文學館的研究活動。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錢小芊出席儀式,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敬澤出席并講話
活動儀式上,鐵凝、錢小芊為第六屆客座研究員頒發了“特邀研究員聘書”,為第七屆客座研究員頒發了“客座研究員聘書”。
李敬澤在講話中總結了第六屆客座研究員受聘一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對新加入這支隊伍的成員表示歡迎和祝賀,并對他們未來的學術研究提出了要求。他說,客座研究員制度為青年批評家的成長提供了很好的平臺。7年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批評家在這個平臺上相互學習、相互砥礪,在理論評論的話語場中發出了強有力的聲音。第六屆客座研究員在過去的一年里深入學習習近平文藝思想,開展豐富多彩的學術活動,對很多重要的學術前沿問題進行深入研討。現在,第六屆客座研究員屆滿離館了,但“離館不離家”,在推進現當代文學研究和評論工作等方面,還需要大家通力合作。希望新一屆的研究員積極關注當下中國的現實和文學的現場,就當下的現實生活及其復雜經驗提出有效的理論批評命題。在文學批評實踐中,要保持年輕人的銳氣、活力,倡導說真話、講道理,使文學理論批評真正能夠起到激濁揚清的作用。
第六屆客座研究員代表李偉長發言
第六屆客座研究員代表李偉長在發言中說,客座研究員制度有效地把散落各地的青年批評家聚集起來,迫使大家更加深入地思考一些宏大的文學命題,尤其是思考一個孤獨個體與同時代人、與整個時代社會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他更加深切地認識到,文學批評是獨立的,而不是依附性的;是審美的,而不是非文學的;是關注更為普遍的人類情感的,而不是趨于一時之流行。
第七屆客座研究員代表李松睿發言
第七屆客座研究員代表李松睿在發言中表示,中國現代文學館有著豐富的藏書、稀見的史料,又始終與當代文學現場緊密聯系。能夠以客座研究員的身份加入到這個集體,可以幫助青年批評家走出封閉的學院,深入當代文學的前線,傾聽文學的聲音,感受時代的脈搏。
儀式之后,青年批評家們還就“文學批評的困境與可能”、“更好發揮客座研究員制度的作用”等話題進行討論。大家認為,從事文學批評工作,需要從內心保持對這項工作的熱愛和自信。走文學批評之路,需要慢工出細活的工匠精神,需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定力。幾乎所有的青年批評家都經歷過學院化的培養,這為開展批評實踐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但有時候寫批評文章,要盡量去掉“學院腔”,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獨到而深刻的觀點表述出來。客座研究員制度提供了一個激蕩思想、揮斥方遒的平臺,每個人都要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與使命,在交流學習中更快成長,力爭做無愧于新時代的文學批評家。
中國作協辦公廳主任李一鳴、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助理梁飛參加儀式。儀式由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部主任李洱主持。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錢小芊與第六屆特邀研究員合影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錢小芊與第七屆客座研究員合影
與會者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