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新媒體原創文學大賽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5月11日,由中國出版集團主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新媒體原創文學大賽(以下簡稱“大賽”)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經過初評、復評及終評,《風雪將至》榮獲大佳金獎,《岐黃》榮獲最佳故事獎。據悉,這是國內網文IP轉化率較高的文學大賽,受到了文學界和新聞出版界的廣泛關注。
截至2017年底,大賽已經有35部作品出版紙質圖書;68部作品制作成有聲書進行傳播;《咸雪》《百草媚》等5部作品簽約影視版權;《星星亮晶晶》獲得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守望》《鄧家鋪子》《靰鞡草》《對決》等6部作品獲2015-2017年度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向首都讀者推薦優秀網絡文學出版物活動”項目推薦作品;《不易居》《永遠,其實不遠》《寶貝,向前沖》《風雪將至》等15部作品分別獲得2013-2017年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大賽連續兩年獲得中國數字閱讀大會“十大數字閱讀公益項目”。
據了解,第三屆大賽于2017年4月21日正式啟動,征稿期間大賽組委會共收到作品1672部,其中有效參賽作品1426部。其作品主要來自中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美國、加拿大及緬甸華人也在積極參與大賽。此次征集的稿件主題突出,內容豐富,有反映運河流域社會歷史沉淀的大運河文化作品《靜靜的運河》;有反映檢察官生活,展示檢察系統反腐倡廉的小說《風雪將至》;有描寫熱血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的《裂焰—村官的2015》;也有深入刻畫全體干部群眾齊心協力闖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新路子的《女人風流》;還有反映新都市醫藥題材的作品《岐黃》等。本著“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大賽于2017年11月30日完成初評工作,大賽組委會邀請潘小平、夏烈、肖驚鴻、于愛成等10位網絡文學界名家對423部進入復審的作品組織審讀,共選出100部作品進入終評。2018年3月大賽啟動終評工作,由李敬澤、潘凱雄、閻晶明、白燁、馬季、邵燕君等9位終評委進行終評,最終評選出獲獎作品。
大賽在進行的同時,IP開發同步進行。漱玉的《岐黃》與前兩屆大賽的7部作品(包括李季彬的《對決》,張院萍的《寶貝,向前沖》,梁潔的《大北謠》,李逸軒的《鄧家鋪子》,胡武權的《無限神奇的世界》,向娟的《星星亮晶晶》,趙艷萍的《靰鞡(wula)草》)將由新世界出版社進行紙質書出版。頒獎典禮上,新世界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社長李春凱和中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賴雪梅簽署了《岐黃》等八部作品的紙質書出版合同。《岐黃》還獲得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7年度優秀網絡文學推薦,并獲得2018中國數字閱讀大會版權峰會“年度潛力IP價值榜”作品。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市場規模達130億元;用戶規模超過5.5億人。從網絡文學的類別來看,關注現實的題材成為當下網絡文學的重要發展趨勢。現實題材的網絡作品紙質出版,從線上走到線下,獲得官方和社會積極評價,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在這兩個趨勢之下,大賽品牌價值凸顯,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出版集團的社會價值。
同時,中國出版集團將啟動第四屆大賽,持續打造大賽的品牌和影響力。第四屆大賽邀請了閱文集團白金作家魚人二代和閱文集團大神作家明日復明日作為第四屆大賽的“創作指導”,在投稿作品創作指導、網絡文學作家培養、原創文學作品衍生價值開發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這將是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的一次深度融合。
據主辦方介紹,大賽主打現實題材,在國務院臺辦和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大力支持下,大賽已經成功舉辦兩屆,征集作品近萬部。因借助于中國出版集團的出版優勢,大賽的IP轉化率、衍伸率也顯得相對較高。
附:第三屆“海峽兩岸新媒體原創文學大賽”的最終獲獎作品
大佳金獎:
《風雪將至》
大佳銀獎:
《靜靜的運河》
《王致和》
大佳銅獎:
《白紙陽光》
《自燃樹》(臺灣地區)
《天堂鑰匙》
優 秀 獎:
《壘影子的人》
《一個士兵的哨所》
《檸檬綠的夏天》(臺灣地區)
《當葡萄愛上狐貍》
《裂焰-村官的2015》
《身份告急》
《別人的故事》
《瘞佛》
最佳故事獎:
《岐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