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明詞群體流派初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張仲謀  2018年04月17日13:59

    明代詞史約有四派,即明初遺民詞派、明前期吳門詞派、晚明艷詞派和早期柳洲詞派。

    明代詞史的“四派”

    明初遺民詞派,主要成員有謝應芳、倪瓚、梁寅、邵亨貞、邾經、顧阿瑛等人。按照傳統的判斷標準,他們入明之后不再出仕,應屬元人或元遺民,但入明后依舊健在,甚至比劉基、楊基、高啟等明初詞人更長壽,而且詞作往往可以系年,因仿錢謙益《列朝詩集》“甲前集”之例,作為明初詞壇的一個特殊群落。這些遺民詞人多隸籍于江南松江與蘇州一帶,因為此處為張士誠故地,故入明之后備受壓抑。在入明之后的詞作中,有閱歷滄桑、憂患飄零的深沉悲慨,有力求超脫、忘情世事的野逸自放,也有刻意顯示殷頑姿態的高老生硬,以及歷代遺民詩文中常見的荊棘銅駝之傷。特殊的時代背景與感情基調,使之形成沉郁頓挫、梗概多氣的藝術風格。

    吳門詞派的主要成員為沈周、祝允明、唐寅、文征明,以及徐有貞、吳寬、史鑒、楊循吉、陳淳等外圍人物。這實際是一個涵蓋文學、藝術等多個分支的區域性文化流派。論書法則稱吳門書派,論繪事則稱吳門畫派,論文學則稱吳門詩派或吳門詞派,實際都是以同一個文人群體為基本陣容,不過論繪畫會加上仇英、陸治、錢谷,論書法會加上李應禎、王鏊,論詩文則加上蔡羽、王寵而已。而多種人文藝術的兼擅與互動,既是這一文化流派的最大特色,也是造成某種藝術形式左右逢源、轉益多師、互動互滲、出新變化的內在原因。一方面,如果沒有書畫藝術的專長,像未入仕途的沈周、唐寅,以及短期出仕又辭官還鄉的祝允明、文征明等就不會活得那么瀟灑。另一方面,如果沒有詩文詞曲方面的文學造詣,他們的書畫藝術也不會有這么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集多種人文技藝于一身,也潛在影響著他們的人生觀念與價值取向,使其在出處辭受之際,能表現出更為瀟灑的人生姿態與創作風度,因而重塑了一個與往古有別的全新的文人群像。

    一代有一代之艷詞。明萬歷年間以后,伴隨著思想解放的風潮,在文學藝術方面,受艷情小說、戲曲及時調民歌的影響,晚明艷詞應運而生。以年代論則自萬歷以至清初,以地區看則主要以吳中地區即蘇州、常州、湖州、松江、嘉興、杭州一帶詞人為主。此派的興起以王世貞的詞論為理論基礎,以楊慎、高濂等人為前驅,以吳鼎芳、顧同應、董斯張、施紹莘、單恂、徐石麒(坦庵)、彭孫貽、沈謙等人為代表性詞家。晚明艷詞體現出與宋代截然不同的審美趣味。宋代艷詞重在情,晚明艷詞偏于趣;宋代艷詞言情懇摯,深沉婉曲,雖寫男女之情,卻每可用于人生理想之追求或永恒企慕之境界;明代艷詞偏重描繪女性體態,言語間每有傻角小生獵艷之意。宋代艷詞綺艷而偏于感傷,晚明艷詞則多科諢喜劇意味。世俗化、喜劇化、民歌化,或可稱為晚明艷詞的三大特色,一定程度上亦可視為“明體詞”的特色內涵。

    晚明柳洲詞派亦可稱前期柳洲詞派,在江南地區兼跨明清的諸家詞派中,柳洲詞派興起較早,且因為有《柳洲詞選》為文獻載體,比較容易界定。根據詞人生卒行狀及詞作系年,在前后期共約200家詞人中,屬于前期柳洲詞派者至少在55家,作為代表人物,王屋、錢繼章、吳熙(亮中)、曹堪(爾堪)等“柳洲四子”在崇禎八、九年之間一次性推出個人詞集,以及陳龍正所作《四子詩余序》,或可看作前期柳洲詞派形成的標志。前期柳洲詞派與云間詞派同時而略早,不宜視為云間之附派。兩家差異甚為明顯。就創作主體的人格形象來說,云間詞人更多文人氣,才子氣,風流倜儻,才華艷發,而前期柳洲詞派中人則多剛方之士,有儒者氣象;以詞作題材主題而言,云間多“春令”之作,傷別念遠,含情凄楚,柳洲則雖有少量艷詞而不主一家,尤多寫自然風物;從詞作風格來看,云間詞類不出乎“綺怨”,柳洲詞則以“清越”為主導風格。在前期柳洲詞派的各家作品中,“清”字或可引申細分為清淡、清雅、清疏、清空、清秀、清越,但無不以“清”字為詞根,實即以“清”字為主調。

    明代詞壇的“二體”

    明代前期詞壇上有二體,一是臺閣體,二是理學體。

    臺閣體文學是中國文學史上一種呈規律性、周期性出現的文學現象。一般來說,大都發生在國祚較長的王朝前期,在第二、三代帝王當政之時。明代永樂至成化年間,詩文方面有臺閣體,詞壇亦有臺閣體,不是另有一班人馬,而體現為同一個臺閣文人群體對各種文體的滲透與制控。臺閣體詞人主要有楊士奇、楊榮、黃淮、胡廣、陳循、倪謙、邱濬,以及藩邸詞人憲王朱有燉和太子時期的朱高熾、朱瞻基。他們繼承了宋代柳永、大晟詞人和南宋時館閣詞人的路數與風格,述恩禮盛事,詠節慶祥瑞,多選擇《滿庭芳》《清平樂》等吉祥喜慶的調名,采用曲終奏雅的結構模式,雍容和樂的藝術風格,在調名、結構與意象修辭等方面呈現出一種格式化效應。鋪陳祥瑞,歌時頌圣,不勝惶恐中帶著做作而夸張的激動,以及知恩圖報的效忠之詞,是臺閣體詞的典型特征。

    在詞史上,由于對某些名家名篇的群體追和,不僅會構成詞的傳播與接受史上的獨特現象,也會不約而同地強化某一詞調獨特的表現功能。《蘇武慢》在兩宋時期猶為普通詞調,使用頻率不高,亦無獨特的調性特點。元代全真道士馮尊師作《蘇武慢》20首,述“遺世之樂”與“修仙之事”;嗣后經元代后期大文人虞集追和12首,遂成經典。據統計,明人所作《蘇武慢》凡234首,在明詞用調頻率上居第32位。尤其是在明代前期,凌云翰和作12首,林鴻8首,姚綬12首,林俊14首,祝允明12首,夏言14首,劉節14首,皆為追和虞集之作。這不僅是選調用韻的技術性問題,而且意味著創作旨趣的“選邊站隊”,追和虞詞就意味著對虞集詞作主題取向的認可與繼承。《蘇武慢》以四四六句法為主旋律,散行中見整飭,給人步調從容、抑揚中節之感。明代前期對《蘇武慢》的群體追和,體現出特定的價值與風格取向:一方面是馮尊師詞中原有“仙家活計”的消弭淡散,一方面是向邵雍、司馬光等“理學體”詩風的靠攏回歸,同時又從游仙詩、田園詩、自壽詩有所借鑒,遂形成一種閑適曠達、知足常樂的穩定的調性風格。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明代詞人群體流派研究”負責人、江蘇師范大學教授) 

    成人国产精品2021|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观看爽香蕉|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入口|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播放 |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 国产自产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18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91精品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国产视频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91精品导航在线网址免费|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日本一二三精品黑人区|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丝袜|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 精品视频国产狼人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