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一具2300年前的馬骨是如何復原的
    來源:光明日報 | 王瑟  2018年04月17日08:00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修復

    馬骨(部分)保護修復后 王浩天團隊供圖

    一匹完整的馬呈現在人們面前,但它不是普通的馬,而是一匹來自2300年前早期鐵器時代的馬——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擔的這項“新疆喀拉蘇墓地出土骨質文物保護修復項目”,今年初畫上了句號,但它的故事還遠沒有結束。

    201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建軍團隊在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加依勒瑪鄉闊克塔斯村西北2.5公里的戈壁草場上,對一處名為喀拉蘇墓地的53座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當打開標號為M13和M15兩座墓葬時,在場所有的人員都眼前一亮。于建軍說:“這兩座墓葬均為石槨木棺墓。M13位于墓地較為集中區域的北部。封堆為巖石堆積成的低矮石堆,封堆下有石板圍砌的橢圓形石圈,直徑約17米。豎穴土坑下有木棺,木棺使用銅釘,周邊圍砌石塊,構成石槨。木棺西側殉葬有馬匹,上層4匹,下層3匹,其中6匹馬有馬首,下層南側馬無馬首,緊挨墓室北壁的馬首上面布滿銅飾和包金銅飾,使用了較多的金箔,頸下有銅鈴。靠近木棺處見1單耳銅缽,銅缽下面馬腹部見包金帶飾。木棺內人骨凌亂,東南角盜洞明顯。據殘存人骨推測為一男一女2人合葬,人骨上下金箔多見,但都已不在原位。”

    在標號為M15的墓葬中,于建軍和團隊也發現,這座墓葬的封堆為巖石堆積成的低矮石堆,封堆下有石板圍砌的橢圓形石圈,豎穴土坑下有木棺,木棺使用鐵釘、銅釘,東、南、西三面圍砌石塊,構成石槨,北面生土臺上放置11匹馬,排成3列,由東向西分別為三三五匹。最東處馬首上布滿疑似編織席的殘留物,緊貼馬頭骨一面有大量金箔和少量紅色漆皮。中間南部的馬身上有較多骨器,如帶扣、骨管等。

    喀拉蘇墓地的發掘進一步完善了阿勒泰地區史前考古學文化序列,對于阿爾泰山早期文明發展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尤其是M13和M15兩座墓葬的發掘,是當時埋葬習俗的集中表現。M15是該墓地中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出土文物最為豐富的墓葬,也是新疆目前考古發掘中發現殉葬馬匹數量最多的一座墓葬,這為了解古人用馬和裝飾風格特點,準確理解亞歐草原早期牧業文明的葬俗葬制提供了翔實的物證。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專家研究了這批馬后發現,它們來自不同的地區,且均是年老體弱的馬。初步判斷,它們是不同部落給墓主人敬獻的可能性較大。由此也看出,墓主人的身份很高。

    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文物保護修復研究部王浩天研究團隊受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對M15出土的13匹馬進行保護修復工作。王浩天說:“喀拉蘇墓地出土這么多馬匹十分罕見,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所以在保護修復工作前,我們先對馬骨的保存現狀進行了調查,制定了保護修復方案。”

    按照工作方案,13匹馬被分解成若干部分,運到修復室。參與修復工作的韓化蕊說:“以往修復的文物,一件文物伴隨一個號碼。但這次一匹馬被分成了若干號碼,所以在工作之初,需要先把每個號碼分屬于馬的哪個部位整理清楚。一副馬骨架有多達205塊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骨骼,而且許多已經斷裂、殘缺,十分難辨認。”

    分清了馬骨,接下來他們就開始分析馬骨的保存情況。通過一系列分析他們得出:這些馬骨保存在弱堿性的土壤中,馬骨表面附著的石膏、方解石等來自土壤鈣積層,還有金含量較高的金箔。馬骨的抗裂、抗壓、抗折等機械性能大大降低,因此斷裂,甚至是殘缺。這也為此次修復找到了方向:對馬骨進行加固,是修復的重要環節。

    為了在眾多的加固材料中篩選出最適宜的材料,王浩天的團隊特意買來了豬骨,將豬骨中的有機質去除,做成與馬骨酥粉狀況相似的模擬樣品進行試驗。通過對加固強度、滲透性、表面光澤度等指標的衡量,最終認定羥基磷灰石膠原復合材料是最佳的選擇。

    修復材料找到了,前期的分析與實驗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想讓糟朽破碎的馬骨恢復完整,需要大量具體的保護修復工作。王浩天的團隊首先將馬骨表面附著的土壤與其他附著物去除,再開始進行加固和防霉處理。處理后骨體恢復了一定強度,才可以進行拼對、粘接、整形與補配。

    韓化蕊說:“馬骨是不規則形,而且有些茬口已經缺失或者變形,有些斷裂嚴重的,一根肢骨就有多達幾十片的碎片,所以拼對工作不僅耗費時間,更需要巨大的耐性。在每一包拼對完之后,還沒有找到位置的骨骼,需要根據發掘時候的資料照片,在鄰近出土的馬骨中尋找,將殘片最大限度歸位。拼對時不能急于粘接,一定是根據碎片的位置、茬口的角度,明確碎片粘接的先后順序才能進行。由于馬骨在自然脫水的環境中開裂變形,所以整形往往需要和粘接同時進行。我們多選擇G型鉗、細鐵絲、繃帶、保鮮膜等材料矯正形狀。這批馬骨殘缺的情況很復雜,所以選擇用了多種補配技術。”

    馬頭是最難的修復部位。馬頭主要分為兩部分,上頜骨與顱骨連接成一體,下頜骨為另一部分。其中上頜骨與顱骨的部分往往殘缺較多,而且體量大造型復雜,以往的方法已經不能使用。參與修復的楊巍想到了用樹脂翻模補配的方法。即以修復好的一個上頜骨與顱骨作為母本,用油泥塑一個馬頭型。為了方便脫模,將馬頭分為上下兩部分,按照先上后下的順序做好范,再使用范制作出樹脂配體。接下來在樹脂配體上去除文物已有的部分,把剩下的和文物粘接,就補配完成了。最后在表面使用傳統的修復工藝隨色,隨色既要符合馬骨的整體色調,又要與文物本體有所區分,達到“遠看成一色,近看有區別”。

    修復的經過是靠每位修復技師一點一點完成的,需要高超的技術、耐心與責任心,更需要團隊的整體配合。過程很枯燥,每天要面對無數的碎片,重復相同的工序,但修復中隨著逐漸拼合出完整的馬骨,遠古歷史的信息顯露出來,探索出了未知的天地。

    在2017年底的評審會上,專家們認為,喀拉蘇墓地馬骨修復工作是出土骨質文物保護修復的一個成功范例,取得的成果與經驗,對此類出土文物的保護修復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麻豆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99热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尤物|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精品|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APP|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 思思99re66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