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永不背棄傳統 永不放棄改革 ——從“呂壽琨與早期水墨運動”說起
    來源:中國藝術報 | 張亞萌   2018年04月04日11:27

    禪荷(中國畫) 呂壽琨

    “半個世紀前,香港油麻地小輪公司一位小職員參照西方繪畫藝術開始了改造中國傳統繪畫的嘗試,一場轟轟烈烈的現代水墨運動由此開始。這位小輪公司的稽查員便是香港現代水墨的創始人呂壽琨先生。 ”畫家黃孝逵曾這樣敘寫香港“新水墨運動”的發端。

    3月16日至4月14日,由中國美術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主辦的“自我有乾坤” ——呂壽琨與早期水墨運動展覽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及香港藝術館挑選了51件上世紀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呂壽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展示了呂壽琨扎根傳統而突破中西藩籬的力作。“呂壽琨先生在香港教育了很多年輕一輩的藝術家,搭建中與西的藝術橋梁,讓香港出現了‘新水墨運動’。”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譚美兒介紹。

    兩路人馬會師香港

    1919年出生于廣州的呂壽琨自幼受父親的熏陶,又與前輩畫家趙浩公、盧震寰、黃般若及李研山等交往,并通過大量臨寫古代繪畫來自學,彼時香港的水墨深受嶺南畫派影響。呂壽琨將臨摹古代名作比喻為“拆開一幅墻,再由一個一個磚砌成一幅墻” ,“寫過八大,然后知中鋒回腕并非僅限于執筆握管如書法寫字者;臨過云林,然后知臥筆偏鋒之趣味” ,他說——當藝術家能夠將畫法和繪畫的基本要素揮灑自如并能化為己用,運用古法并不會成為阻礙他表達自我的桎梏,因此呂壽琨日后能運用傳統筆法將香港的尋常風景轉化為充滿靈氣的山水。

    1948年移居香港后,呂壽琨先是任香港油麻地小輪公司稽查員,后來搞起美術專業,他開始專注于西方繪畫觀念與技巧,發覺現代畫的意念跟中國傳統思想很相近,故嘗試將西方的觀念表現于自己的作品中。他熟讀西方藝術理論,包括赫伯特·里德爵士的《藝術的意義》及薩姆·亨特的《現代美國繪畫與雕塑》等著作,亦關注戰后美國繪畫藝術的發展。憑著對中國傳統藝術與西方當代藝術的深刻認識,發展出一套嶄新的中國水墨畫風格。

    在香港藝術館館長鄧民亮看來,上世紀50年代有幾個時間節點值得注意:“臺灣的劉國松1957年發起成立了五月畫會,在全面學習西方后‘浪子回頭’ ,開始水墨探索; 1958年趙無極到香港教學,對香港藝術家影響極大;呂壽琨日后的同道及學生王無邪與文樓在1959年成立現代文學美術學會。 ”而這一時期,呂壽琨將中國傳統繪畫以西畫的結構來“結構” ,之后再“重構” , 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呂壽琨創作了大量以香港山水為題的水墨畫,他的寫意香港山水畫、禪畫,用干筆與濕筆的創作風格都是在香港土壤發芽成長的。

    真正形成香港藝術風貌的“新水墨運動”則發端于上世紀60年代,伴隨著中國畫在香港的深度被邊緣化和歐美現代主義藝術的風行,迫使生存在香港的中國畫畫家嘗試從中國畫內部抽離出水墨媒介,探索用水墨媒介表達英語文化的審美經驗與藝術觀念,水墨畫由此獲得了變革與發展的文化土壤。呂壽琨于60年代首倡水墨畫運動,他認為“水墨畫,就是使用水墨表現自我的一種繪畫” ,既是國際現代藝術,亦是中國現代藝術。

    呂壽琨的現代水墨畫理念,不僅將傳統中國畫的“筆墨”還給水墨媒材本身,而且賦予了這種載體以多重的文化內涵。1966年,他辭去香港油麻地小輪公司的職務,任教于香港大學建筑系和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主持水墨畫課程,從事培育新秀工作。其同行者及學生,包括王無邪、靳埭強、梁巨廷、鄭維國、周綠云、吳耀忠等,都嘗試不同的藝術風格和探索方法,形成了具有香港特質的“新水墨畫運動” 。上世紀70年代,由他倡導的現代水墨畫運動已經在香港藝壇醞釀成型,成為當時最具影響力的一股藝術潮流。

    而香港“新水墨運動”另一代表人物劉國松于1971年執教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先后開設“現代水墨畫”“現代水墨畫文憑課程” ,開始了其20余年的現代水墨教學與推廣。“兩路人馬會師香港,現代水墨運動高潮迭起,成為中國繪畫史上最深刻最宏大的一次改革。 ”黃孝逵說。

    昂船洲寫生(中國畫) 呂壽琨

    浮動身份中的港水港墨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可以說是香港文化活動的豐收期,香港當代藝術展、香港當代藝術雙年展先后推出,不同的藝術組織和機構亦相繼成立:呂壽琨及其弟子先后組成了“元道畫會”及“一畫會” ,提倡立足中國本位而又創新的藝術理念,強調以中國藝術的精神來平衡西方以物質為重的文化追求;劉國松亦培養出郭漢深、李君毅等一批不斷求索自成一家的水墨藝術家; 1974年創建的“視覺藝術協會”是一個更為多元開放的藝術團體,與傳統畫派式的藝術團體不同,視覺藝術協會匯集了油畫、雕塑、版畫等各種不同藝術領域的創作者,其中也不乏涉足水墨材質的藝術家,如朱興華、夏碧泉、畢子融、郭孟浩等。

    受呂壽琨、劉國松影響,一些具備歐美藝術教育背景的畫家或藝術設計師回到香港本土,開始從事新一輪的現代水墨畫創作,他們直接將歐美現代主義藝術理念或設計思想轉用到水墨媒材上,使香港水墨畫逐漸呈現出思想開闊、媒材廣泛的多元水墨藝術新格局,如王無邪、梁巨廷、靳埭強等。

    在定義何為“香港藝術”時,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藝術館選擇了既不是純粹中國畫又不是西畫的“現代水墨”作為代表香港的藝術。這是建構香港文化身份的工具——從那時起,“立于傳統而借鑒西方”便成為香港藝術的審美方向。

    “香港的現代水墨運動于上世紀80年代始傳入內地,并在當時新潮美術運動的裹挾下促生了內地水墨畫的生成與發展,許多青年藝術家或從西方現代藝術外部,或從中國傳統藝術內部,開始了中國畫向水墨畫轉向的現代性變革。 ”評論家尚輝說。鄧民亮介紹, 1979年王無邪訪問廣州美院, 1981年劉國松訪問北京, 1983年劉國松在北京、上海、武漢展出新水墨,“劉國松旋風”席卷內地,助推了“八五新潮”的風起,“比如周韶華在80年代的作品,是他對中國文化有了新的思考之后所作;比如谷文達、徐冰、邱志杰,他們對水墨的探索,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新水墨運動’的啟發。 ”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一批大師級人物如林風眠移居香港,其他如吳冠中等也經常到香港講學、辦展,香港對現代水墨的整體認識又有了新的高度。潘振華、萬青力、熊海、司徒乃鐘、林湖奎、蕭暉榮、何少中、林天行、黃孝逵……當代香港眾多水墨畫家的探索,呈現了呂壽琨、劉國松兩位大師啟迪的發展路向之外的多元化水墨風景;在尚輝看來,這些水墨畫把水墨多介質語言實驗和水墨藝術的現實關切共同作為其藝術當代性探索的美學標志。表現生活中富有人性或詩性的水墨,已成為當下“港水港墨”藝術求索的重要審美特征。

    曾經于香港文化而言“浮動的身份” ,經由融合中西的現代水墨的點染而愈加清晰:這一“代表香港”的藝術,使一代香港藝術家面對的不是如何融匯中西進行中國藝術的現代化,而是如何在藝術的領域找到香港的本土身份。一如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所言:“雜糅的文化語境進而促發了呂壽琨的藝術追索——如何讓中國畫在保持傳統價值觀的同時與全球化的創作方法論以及香港本土的文化血脈相互融合?他以扎實的中國畫傳統素養為基礎依托,試圖將筆墨作為媒介從純粹的藝術觀念中剝離,以語言的張力展現多元文化語境下相互交織的藝術樣態。在呂壽琨的努力下,香港的‘水墨運動’正式拉開帷幕,在傳承與變革的進程中,香港水墨藝術躋身世界藝術舞臺,成為香港文化一枚令世人矚目的標簽。 ”

    1977年,香港藝術館曾在文案中這樣說: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已在香港出現,其特色在能采納中西長處而進行藝術創作。這可能就是將來“當代香港藝術”的真正指向。這句話一語中的:呂壽琨、劉國松以降,香港藝術家在筆墨語言的塑造與觀念化抽象的提煉之間,找到了實現自我文化身份的通道,展現出其獨特的審美取向與藝術理念表達,極具國際視野與情感體驗的表征。“水墨無界限” ,鄧民亮說。“運動有始有終,藝術永無休止。 ”黃孝逵說,“現代水墨已由一個運動衍化為一個理念,那便是在中國繪畫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推動水墨藝術不斷發展,永不背棄傳統,永不放棄改革。 ”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69精品人人人人| 精品精品国产国产|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5555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不卡|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影院|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偷国产偷高清精品|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 国产精品麻花传媒二三区别| 99热这里有免费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站| 成人无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 精品午夜国产人人福利|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无打码在线播放|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 |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国产视频精品免费|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99|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2022国产精品不卡a|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