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藝創作呼喚英雄主義的回歸 時代從來都不缺英雄,缺的是對英雄之舉的洞見和創造為人所接納的英雄的匠心和慧心
    來源:光明日報 | 趙鳳蘭  2018年02月01日07:35

    《戰狼Ⅱ》海報 資料圖片

    《血戰湘江》海報 資料圖片

    近期,主流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在這些作品中,無數的人物形象構筑了一幅幅美麗的中國夢畫卷。作為構成民族信仰和價值底座的精神坐標,時代英雄歷來是主流作品的重點表現對象。如影視作品《湄公河行動》《戰狼Ⅱ》《血戰湘江》《絕命后衛師》,文學作品《蟠虺》《布衣壺宗》,舞臺劇《北川蘭輝》等,都因敏銳捕捉了這個時代具有人格魅力且超拔于常人的脊梁式人物而具有了一種獨特的“英雄氣質”,為當下文藝創作的英雄形象塑造提供了范例。

    英雄形象塑造存在很多亮點,也獲得了不凡的成績,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瓶頸。在整個文藝創作的坐標體系中,擁有叫得響、傳得開的英雄形象的文藝作品數量仍十分有限,小鮮肉當道,硬漢形象缺失,使作品陰柔瑣碎有余,血性剛毅不足,在整體上缺乏陽剛之美和鏗鏘之音。文藝創作迫切需要英雄形象的重塑和英雄主義的回歸。

    1.在嬗變與反思中實現涅槃重生

    呼喚英雄的重塑,就必須追溯一下英雄形象在中國文藝創作中的嬗變過程。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前的文藝作品中,英雄作為常人的性格特質和豐富的內心世界經常會被創作者忽略,故而英雄往往被塑造成沒有任何缺陷的“高大全”式人物。隨著公眾產生審美疲勞,被神化的英雄人物逐漸退場。文藝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卸去了耀眼的光環,回歸到一個充滿喜怒哀樂和七情六欲的普通人的狀態。但有的創作者為了讓英雄形象更接地氣,肆意貶低英雄的品德和意志,消解其崇高、神圣和尊嚴,放大英雄人物身上的一些缺陷,甚至惡搞英雄,以達到所謂的“祛魅”效果。這反而誤入了“反英雄”的創作歧途。

    英雄之所以為英雄,是因為他們身上具有堅凝的人格和崇高精神,能夠在緊要關頭做出超乎常人的壯舉。如果將之解構甚至矮化,那么英雄的精神巨人形象將受到損害,文藝作品的價值引領作用也將大打折扣。當前,由于拿捏不好創作尺度,文藝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出現了兩種極端:一種是過分拔高英雄的意志和能力,把英雄塑造成身懷絕技、飛檐走壁的“超人”,使之模式化、武俠化;另一種是貶低和消解英雄的價值和尊嚴,使之另類化和粗鄙化,從而導致英雄形象缺乏崇高感。這兩種極端做法都無法讓公眾感知真心英雄的心跳,更無從觸摸英雄的鐵血精神和英雄本色,這樣的英雄形象自然在人們心中立不住、叫不響、傳不開。

    2.在價值傳遞中升華理想主義

    英雄形象的嬗變造成的直接影響是鐵血精神疏離退場。在部分文藝作品中,常規的英雄淡出舞臺,主角讓位于常人,拒絕英雄、躲避崇高、調侃莊嚴、消解責任似乎成為了一種時尚。在商品經濟的驅使下,文藝市場在釋放空前活力和創造力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消極影響。功利主義、市儈主義甚囂塵上,不少文藝作品缺乏現實主義批判精神、醒世警世的價值立場和理想主義的升華關照。尤其在IP改編熱潮和看臉風潮的席卷下,文藝創作出現了鮮肉取代英雄、顏值取代價值、媚骨取代戲骨、偽娘擠走硬漢、奶油味掩蓋硝煙味的不良趨勢。即使是原本像大鵬展翅、鐵馬奔騰般昂揚振作的軍旅作品,也沾染了些脂粉氣,出現了女靠描眉、男靠耍酷的套路。

    當前文藝作品中能讓人記住且具有偶像價值和響亮文化符號意義的英雄形象不多,這也間接影響到文藝創作的格局構架和品格立意,要么沉迷于婆婆媽媽、家長里短,要么纏綿于紙醉金迷、頹廢腹黑,均在“小我”“小情”“小利”之中糾纏。當然,我們不是說這類人物、這類題材不能出現在文藝作品中,而是說不能讓這類形象成為文藝創作的主流甚至全部。相形之下,我們需要更多民族脊梁式的英雄人物。文藝作品的筋骨在某種層面上來講就是其中所蘊含的英雄主義,如果我們淡化理想、疏離信仰、遠離崇高、諱言偉大、揶揄奉獻,文藝作品必定缺少筋骨、精神萎靡,內不能彰顯真善美,外不能鞭撻假惡丑,最終陷入到魯迅所批評的“不免咀嚼身邊的小小的悲歡,而且就看這小小的悲歡就是全世界”的小格局中去。因此,我們需要更多剛毅果敢、堅不可摧的硬漢形象來支撐起文藝作品的脊梁,用有筋骨、有氣魄的作品強健公眾的精神肌理,為民族的文化基因注入更多陽剛之氣、憂患意識和家國情懷。

    3.追求歷史感和時代感的有機融合

    去英雄化的文藝作品或許一時能為觀眾帶來開心一笑,推高票房和收視率,但它只能是文藝創作諸多風格中的一條支流。如果任由這樣的創作成為主流,可能就會演變成消磨受眾奮斗意志的麻藥。

    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英雄史詩和英雄價值體系標準,像海明威筆下的拳擊師、斗牛士、獵人、漁人等一系列硬漢形象,支撐起了幾代美國人的精神坐標;我國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林海雪原》以及影視作品《歷史的天空》《亮劍》《士兵突擊》等,也因作品中所表現出的心系國家安危、哀痛民生苦難、堅守良善節操的偉大情懷,鑄就了文藝作品永不消退的精神底色和中華文化雄渾剛健的風骨氣象。英雄人物在這些作品里,既是支撐其靈魂的精神支柱,也是象征人類堅不可摧精神力量的文化符號。這里不全是戰爭中的英雄,也有農民英雄、救災英雄、反腐英雄、改革英雄、科技英雄等。他們是一個民族精神信仰和社會價值取向的投射,構成了一個民族向慕正義、追求崇高的價值底座。

    時代從來都不缺英雄,缺的是對英雄之舉的洞見和創造為人所接納的英雄的匠心和慧心。電影《湄公河行動》《勇士》《戰狼Ⅱ》等火爆熒屏,將一個個血氣方剛、有血有肉、充滿民族大義的英雄形象又帶回到公眾視野。他們的成功有力地證明:公眾對英雄的仰望和尊崇從來不曾停止,關鍵在于如何按照今天人們的價值體系和標準對英雄形象進行重塑。我們既不能單純地用理想主義的態度表現英雄的所向披靡,也不能因追求庸常化和祛魅削弱英雄崇高的精神品格和英雄特質,而應把英雄人物放在整個大背景中,站在崇高和世俗的交叉點上審視英雄的自然人性和人性中所包含的神性與崇高,通過宏闊而細膩的生活描摹具體情節來展現英雄的人性力量、人格魅力和個性風采。既要表現英雄“高于”普通人的高風亮節、大智大勇,又要表現其“近于”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平民本色,盡可能用新的審美眼光來透視時代情境中的英雄人物,從中追求歷史感與時代性的有機融合,力爭用更多有血性、有陽剛之氣、有情有義、具體可感且令公眾喜歡的英雄形象撐起民族的精神脊梁。

    (作者:趙鳳蘭,系中國文化報主任記者、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品二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熟妇人妻VA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精品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八区精品色欲人妻综合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久久的精品99精品66|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 国产午夜精品1区2区3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精品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精品| 国内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国产精品十八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尤物|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全国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国内久久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