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民族記憶 鄉土情懷——評阿昌族作家曹先強的文學創作
    來源:文藝報 | 納文潔(彝族)  2017年12月04日08:23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較少的7個少數民族之一,有著豐厚的傳統文化。隨著一代代阿昌人的努力,阿昌族的傳統文化不斷被激活,在現代文化領域也獲得了飛速發展。云南阿昌族作家曹先強就是這一群體中的重要一員。

    曹先強從小生活在偏遠的阿昌山寨,1980年走出農村,負笈京城,畢業后長期在云南電視臺工作,走的地方多、見識的人多,筆耕不輟30余年,在創作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他編著有《阿昌族文化大觀》,主編了《中國阿昌族大辭典》《阿昌族文化論集》,導演了音樂電視《阿昌歡歌》、電視片《阿昌之魂》和《太陽之子·阿昌族》。他以作家和電視媒體人的雙重身份,不遺余力地通過文字、透過電視鏡頭,忠實地記錄、傳播本民族人民的生活,以及他們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出來的豐富多元的民族文化。

    作品集《故鄉那高高的粘棗樹》是曹先強筆耕多年收獲的碩果,對民族記憶進行了集中的呈現。作家在汲取阿昌族民族文學的豐富給養后,借助各種文學手法,詠嘆家鄉的山和樹,詠嘆家鄉的火塘和節慶風俗,詠嘆溫厚的鄉親感情,詩意地敘述阿昌族的生活方式,并透視背后蘊藏的思想特質和文化心理。在作品中,作家整理民族的記憶,抒發鄉土情懷,展示民族文化,彰顯出鮮明的民族特色。

    作為在外的游子,曹先強在作品中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他說:“哪怕我浪跡天涯,故鄉都會像純凈的美玉一樣溫潤著我的心。”寫到故鄉的火塘,他說:“在我的山寨,火塘是精神,是旗幟。”他還寫故鄉的象腦山,寫山寨的小學,寫阿昌刀,寫故鄉的美味……故鄉的一切,都為這個離鄉的游子源源不絕地輸送著創作的靈感。

    英國學者邁克·克朗曾說過:“地方不僅僅是地球上的一些地點,每一個地方代表的是一整套的文化。它不僅表明你住在哪兒,你來自何方,而且說明你是誰……地方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系物樁,拴住的是這個地區的人與時間連續體之間的共有的經歷。”曹先強在大城市求學和工作,在經歷了現代文明的碰撞與洗禮后,依然能夠以一種喜悅、平和的心態審視鄉村,對“故鄉那些事兒”津津樂道,寫出了豐富的細節。他說:“從本質上講,我從沒有離開過阿昌族社會。故鄉像棵大樹,我一直很快活地在它的樹蔭下成長。”這種情緒和態度自然流淌到他的筆下,使其筆下的故鄉顯得和煦自然。

    曹先強也寫到故鄉的迷信和愚昧,但那些只是些許淡淡的遺憾,與魯迅等現代作家對農村封建社會的激烈抨擊并不相同。在《遠山童話·山狗吠月》里,定元用背囊中的稀罕山貨換回了一塊鍋蓋大的鏡子。別人忽悠他說,這塊鏡子有魔法,想要的東西應有盡有。妻子拿著這塊鏡子,窺見鏡中一個女人的容貌,以為家里有了別的女人而尋死覓活。家里亂作一團時,鏡子摔碎了。這時,見多識廣的老爹發話了:“少見多怪,再出山看看。”雖有批判意圖,但為人物指明了出路。

    曹先強的作品處處洋溢著濃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比如關于傳統禮儀文化的描寫:“若哪個晚輩,冒失地沖進來不問三紅七白,把抬給長輩的洗腳水給先用了,或是在長輩在座的堂前,隨意地蹺起二郎腿,或是不小心當著長輩們的面放出一個響屁來,那就非得當面向長輩賠罪不可了。”

    節慶儀式方面,作家重點書寫了阿昌族的阿露窩羅節。在窩羅節期間,稱為“活袍”的經師念誦本民族的創世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阿昌族群眾在村寨的空地上跳窩羅,紀念人類始祖。晚上,未婚男女對唱山歌,傾訴相戀之情。這些節慶活動,在曹先強的作品中都有完整、細致的呈現。

    阿昌族所說的“活袍”,實際上就是阿昌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祭司,是阿昌族社會生活的智者和社會知識的集大成者。祭司為繼承和傳播阿昌族傳統文化遺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曹先強這樣書寫活袍文化:“活袍手拿米碗圍著興文頭頂繞了三圈,點燃紙火香燭,放在碗上,用三根彩線吊起來一把口子朝上的砍刀,慎重地請師,然后嚴肅地詢卦問卜……”

    阿昌族沒有自己的文字,民間音樂藝術和民間口頭文學相對繁榮,俗話說,“阿昌生得犟,不哭就愛唱。”豐富多彩的民歌展現了阿昌人的智慧、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走路唱歌——“上山猶如風擺柳,下坡好似風送云”;他們勞動唱歌——“彎腰活路辛苦大,唱個山歌散散心”。在曹先強的中篇小說《彎彎的山路,彎彎的歌》中,阿昌族男女青年對唱的山歌是:“過河過水并排過,涉山涉水一路行。妹在前面引路走,哥在后面隨后跟。好花開了妹先采,豹子老虎來了哥擋著……”

    熟悉本民族的文化,又能跳出本民族的范圍,用廣闊的視野審視本民族的文化,這讓曹先強的故鄉書寫顯出了特色,較深入、較全面地呈現了阿昌族的人文全貌。

    在藝術上,曹先強追求一種曉暢通達的文字表達。這種樸實文風,體現為短句多,文字簡潔平和,晦澀或“呼天搶地”的感情表達不多。比如,小說《照壁》中有這樣一段描寫:“石鳳大媽家的這堵土墻照壁,說不清有多少個年頭了。如今,豬拱牛蹭,風吹雨打,底部四沿的棱角已磨成了橢圓的碓嘴形,黑亮黑亮的。頂上,沒瓦蓋,也沒上山草。過去,都是石鳳大媽割來山草蓋壓,現在她手腳不靈光了,已有好幾個雨水季節沒蓋頂了。往昔鋪頂的陳草,已腐爛變土了,上面長出了幾株像馬耳朵的敗園子草,在風中搖曳著。”這段話鮮明地體現了作者的行文風格。在一般的白話文基礎上,曹先強融入了一些具有一定鄉村民族特色的獨特詞匯和俗語,例如“雞吃豌豆,心里有了數”、“老貓抓著了一個豬尿泡——空喜一場”、“瘦精干巴”、“雀摸眼”等。這種語言樸實生動,頗有趣味。

    從容的文字敘述,透出作家質樸的感情。城里人寫山村,在那些驚愕、迷戀之中,經常夾雜著從城里帶出來的感情。對比起來,曹先強要從容得多,因為他在文化心態上還是山里的阿昌人,他的作品是鄉村人在表達鄉村感情,仿佛都是些家長里短的事。城市的生活并沒有把他的“文化之魂”帶走,反而加深了他對鄉土民族文化特質的理解。阿昌族山村是他永遠的精神家園,一個有精神歸宿的人,心情必然是平靜的,所見所書也必然是平和的。他與他的鄉村和民族沒有任何疏離,不需要太過濃重的回味和感傷。

    作為一名電視工作者,曹先強善于運用高超的構圖技巧來展現典型畫面,善于運用蒙太奇的手法將畫面進行銜接,表達特定的意義。作為一位作家,曹先強能夠以純熟的技法,脈絡清晰、情節完整地敘事和塑造人。在這個過程中,飽含了作家對故鄉的深情和對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利到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A级毛片久久久精品毛片|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地址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91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一|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人妻视频|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蜜芽t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视频91|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地址 |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播放器| 91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精品国产福利盛宴在线观看|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苍井空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 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