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藝術宮迎來開館五周年 國慶期間,最多一天八檔活動
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一直吸引著眾多觀眾 /CFP
今年10月1日,中華藝術宮將迎來開館五周年慶。執行館長李磊表示,5年來,中華藝術宮共接待觀眾1230萬人次(每周一閉館),舉辦展覽180余場,增加了750余件藏品。國慶期間,中華藝術宮將推出四五十檔藝術活動。
開館五年來大展林立
開館之初,中華藝術宮就明確了以“中國近現代美術史”和“世界美術史”為主要學術研究定位,陸續推出了《海上生明月——中國近現代美術之源》《東方之路——20世紀中國美術的探索》《上海歷史文脈美術創作工程成果展》《賀友直捐贈作品陳列展》等學術常設展,為賀天健、林風眠、關良、滑田友、謝稚柳、吳冠中、程十發等7位藝術名家設立“名家藝術陳列”專館。目前,常設展的面積已近全館的三分之一。
作為全國僅有的13家“國家重點美術館”之一,中華藝術宮始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放在首位,多次舉辦重要節慶、紀念日的美術大展,用藝術語言講好主旋律故事。中華藝術宮還積極融入國際美術館體系,舉辦“世界藝術巡禮系列展”“拉美大師系列展”等,與世界美術對話。還推出了自有展覽品牌“同行——美術館聯合展”,每年一個主題,讓中外美術作品“同場競技”,十多場展覽很好地呈現了中國藝術與世界藝術的關聯,凸顯中華文化自信。
慶祝大展及活動將上演
為慶祝開館5周年,中華藝術宮于9月至10月間推出多個大展及藝術活動,其中有9月14日舉辦的臺灣現代藝術創始人之一蕭勤新書《與藝術的歷史對話》發表會及2018年“回家”大展預熱活動,《水彩初心——陳希旦水彩畫展》將于9月16日開幕、《雋情之美——邱瑞敏、吳慧明捐贈作品展》將于9月20日開幕。
據悉,中華藝術宮之后還將陸續舉辦講述20年來上海山水畫傳承的《文心雕龍——上海山水畫邀請展》、匯集300多件經典作品的常設展《江山如此多嬌——新時期中國美術的文心與詩意》,以及《上海延伸:2017上海藝術家聯合大展》《“一帶一路”蒙古當代藝術展》《“一帶一路”塞爾維亞當代藝術展》《迎十九大,從石庫門到天安門——上海美術作品展》等大展。
公共教育活動頻次增加
開館5周年恰逢國慶假期,中華藝術宮將增加公共教育活動的頻次,實現公共教育活動的“再升級”。
10月1日,中華藝術宮將與上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共同開展“國旗伴我成長·時代由我繪就”專題活動,開啟連續8天的公共教育活動,其中包括藝術名家及學者的藝術講座、《海上生明月》、動態版《清明上河圖》 等常設展的名家導賞,白領沙龍臨摹敦煌藝術,兒童美術課程教授水墨,還可以參加剪紙、繪畫、皮影的體驗活動,古籍善本《玉簪記》有體驗式閱讀分享,青年藝術家將表演藝術脫口秀,“藝術宮之約”舉辦主題音樂會等等,最多的一天有8檔活動。
李磊表示,未來5年,中華藝術宮力爭逐步達到每年舉辦100場講座、100場兒童美術工作坊、6個藝術電影展、6場“藝術宮之約”跨界音樂會,并設立藝術圖書館、兒童閱覽區,常年對公眾開放。今后,中華藝術宮將開展更多跨界融合和創新實驗,以傳統美術館的收藏、研究、展覽、教育、交流、文創為基礎,進一步拓展到文化傳播、藝術研究、文創產業、社會建設等領域。
[鏈接·數據]
日均迎接觀眾7800多人
開館5年來,中華藝術 宮在藝術展覽、公共教育、 文創產品、辦館合作等諸多 方面收獲頗豐,一座“整 潔、誠實、友好、美麗、知 性”的藝術博物館屹立在浦 江之濱。中華藝術宮已成滬 上文化地標,開館期間平均 每天迎接全球觀眾7800多 人,除了180多場精彩展 覽,還為公眾提供文化教育 活動760多場,涵蓋講座、 親子、導覽、文學、戲曲、影 展、演出等。另外,1100余 名“文化志愿者”為觀眾服 務總計近25萬小時,360 多款文創產品推向市場。
[鏈接·特色]
“藝術服務綜合體”成型
開館以來,中華藝術宮 在公共教育方面一直謀求 打造“藝術服務綜合體”。 他們定期推出“上海美術大 課堂”藝術普及講座和“藝 文會”“四季品劇”等跨界 高端講座,率先開辟面向孩 子們的藝術教育長廊。中華 藝術宮還長期放映各類藝 術電影,打造品牌公益音樂 會,通過“中華藝術宮之 約”等藝術衍生活動,不斷 深化“藝術服務綜合體”的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