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小說西行錄:18歲開始網絡小說翻譯
Gravity Tales (http://gravitytales.com/)目前三大中國網絡小說英譯網站之一。截至2017年3月15日,每日頁面點擊量在200-250萬上下,每日來訪用戶量近15萬,每月來訪用戶量近120萬,業已成為中國網絡小說“西行”的重鎮。
Goodguyperson(GGP),中文名孔雪松,美籍華人,現年18歲,中國網絡小說英譯網站Gravity Tales的創始人。孔雪松在美國出生、成長,2016年5月在Montgomery Blair High School畢業后,進入美國馬里蘭大學的詹姆斯·克拉克工程學院。
吉云飛,2011年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現為北大中文系當代文學方向博士生。
吉云飛:中國網絡小說在海外的傳播尤其是在英語世界“圈粉”數百萬,近來在中國互聯網上成為了一個轟動性話題,也引起了各方力量的關注。我所在的北京大學網絡文學研究團隊曾率先采訪翻譯網站Wuxiaworld的創始人RWX,并將中國網文在英語世界的傳播情況介紹到國內。專業媒體的后續采訪也使我們對Wuxiaworld與RWX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一直以來對僅次于Wuxiaworld的重要翻譯網站Gravity Tales則相當陌生。首先想請你介紹一下Gravity Tales是如何誕生的?以及你是怎么做起中國網絡小說翻譯的呢?當時你才16歲吧?
Goodguyperson:2015年1月22號,我在Gravity Tales上傳了《斬龍》(作者:失落葉,2013-2015,17K中文網——采訪者注)的第一個章節,翻譯是在上傳的十幾天前開始的。
后來過了兩三個月我才知道,我翻譯第一部作品的那個時間,其實距離Wuxiaworld建站,才剛剛過了一個月。我記得那個時候是寒假,我正在墨西哥旅游,娛樂方式就只有游泳和購物,但我之前算是半專業的游泳隊員,所以也沒什么興趣在那里游。于是就整天待在旅館里,沒有事做。當時我只知道17K,就在17K上找書看。
吉云飛:所以你就在17K上發現了《斬龍》(《Zhan Long》),并決定翻譯這部小說。你是什么時候開始接觸網絡小說的呢?
Goodguyperson:就在決定翻譯的十幾天前吧,我此前其實沒看過什么網絡小說,主要是一些武俠電視劇。其實我在《斬龍》之前還看了更有名的《斗羅大陸》(作者:唐家三少,2008-2010,起點中文網——采訪者注),但《斬龍》的開頭更吸引我,主角一開始就連續失敗了好幾次,非常新奇,勾起了我的閱讀興趣。當時就想,這么好看的小說,我應該把它翻譯成英文,讓我的朋友、我周圍的人都看看。
吉云飛:我們知道Gravity Tales目前發展得很好,已經是僅次于Wuxiaworld的中國網絡小說英文翻譯網站,也從一個純粹的個人愛好成長成一門生意,那么你是如何搭建網站的基本架構,并管理網站的呢?
Goodguyperson:一開始確實是一個純粹的個人愛好,后來因為有越來越多的譯者加入,所以也有了一些保證日常運行的制度。目前在Gravity Tales上有37部翻譯作品,其中有中國網絡小說,也有韓國輕小說,每個翻譯團隊負責自己的作品,而網站則自己花錢為每部作品都請了編輯。
吉云飛:Gravity Tales的誕生和Wuxiaworld有很不同的地方,RWX是先在論壇上發布《盤龍》(作者:我吃西紅柿,2008-2009,起點中文網),之后發現有不少讀者追讀,才決定建立Wuxiaworld,而你是直接建了Gravity Tales。同時網站的運行和管理模式也有區別,尤其是Wuxiaworld上沒有網站自己請的編輯,你能說說Gravity Tales的編輯制度嗎?
Goodguyperson:我們是網站單獨聘請編輯,每本書都會花掉幾千美元的編輯費。在聘請編輯前,還會有一個語言測試來保證編輯的水平,需要應聘者在有限的時間里修改一篇3000多字并且漏洞百出的文章。我們在讀者的捐贈之外,也同樣有廣告分成,Wuxiaworld是把分成給項目的主要翻譯,由主翻來決定團隊里面每個人的分成,而Gravity Tales則無論是主要翻譯還是輔助翻譯,都由網站來決定給多少錢。所以RWX和他的主要翻譯的關系非常好。
吉云飛:Wuxiaworld更像是項目制,網站把廣告分成給到項目的負責人,由他來決定要不要請編輯,需不需要其他的輔助翻譯。還有很不同的一點是,Gravity Tales上很早就開始接受韓國輕小說和英文的原創網絡小說。你覺得韓國輕小說和中國網絡小說有什么不同?尤其是讀者的評論和接受分別是什么情況?
Goodguyperson:韓國輕小說是他們主動來我的,我覺得也很好,就第一時間接受了。
至于中國網絡小說和韓國輕小說的區別,我覺得這兩者應該說是各有千秋。不過韓國輕小說的風格比較單一,也挺奇特,主要都是都市題材的,其實在寫法上也越來越和中國網絡小說一樣了。至于讀者,其實差不了太多,歐美讀者基本上這兩種作品都會去看,并不會刻意區別是韓國的還是中國的。
吉云飛:這倒是提醒我們的團隊要加快對韓國輕小說的研究。以中國網絡小說為模板創作的那些英文網絡小說有什么特點?
Goodguyperson:Gravity Tales上的原創英文網絡小說現在有7部,作者有6位,里面有一位作者寫了兩部。7部作品里有一部《藍鳳凰》(Blue Phoenix)的作者是個荷蘭姑娘,她的書不但在亞馬遜上賣得不錯,在荷蘭當地也有出版商看中,聽說已經要出實體書了。
吉云飛:據我所知,Wuxiaworld上此前沒有韓國輕小說和原創網絡小說,是因為RWX覺得他無法掌控這些小說的質量,比如他不懂韓語。而且,翻譯的作品在譯者放棄之后還能找人接力,但原創作品斷更以后就沒法處理,這都會給讀者帶來很不好的閱讀體驗。你想過怎么處理這些問題嗎?
Goodguyperson:一開始沒有想那么多,覺得大家就應該一起玩耍,有人想來就讓他們來了。現在確實可能有一些沒想到的問題,但也不能因為有問題就不做了,有了問題可以慢慢解決。
吉云飛:我們知道美國有著發達的紙質暢銷書機制,在這樣可能已經充分飽和的市場中,你覺得中國網絡小說為什么能吸引這么多歐美讀者?
Goodguyperson:所謂的“發達”其實也并沒有那么絕對的。在美國,很少有針對于少年寫的書。因為這需要一個脆弱的平衡,一方面不能太沉重,一方面也不能太簡單、輕松,而能實現這種平衡的書很少。哈利·波特系列是一個,但還是很少書會有這種“少年向”的,中國網絡小說恰好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缺。
目前看來,同等水平的原創網絡小說現在所能獲得的收益應該是比傳統美國小說要更少。
吉云飛:日本輕小說也是“少年向”的,而中國網絡小說在歐美的第一批粉絲的確是這群由日本輕小說培養起來的讀者轉化而來的。不過相對于美國紙質的暢銷書與日本輕小說,中國網絡小說的生產機制可能更發達,突破了紙媒的限制后,兩三億人在一起看、一起評,幾百萬作者在一起寫,這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生產出更好看的小說也一點不奇怪。具體到你的閱讀經驗中,中國網絡小說的特殊之處在哪里呢?
Goodguyperson:除了在中國網絡小說中,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類能迅速獲得力量,并且可以實現自己一切愿望的主角,這對讀者的吸引力太大了。同時,不但是書里的主角在不斷地成長,網文連載的方式也使小說在兩三年的時間里連續地陪伴著讀者,讓我們感覺時時刻刻都和書中的主角在一起成長。
吉云飛:那些中國元素,比如道、修仙,對你來說不重要嗎?
Goodguyperson:我覺得world-building(世界設定)是另一個很核心的東西。中國的這些傳統元素,給了西方讀者一種全新的想象世界的可能,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之外,還可能有來自東方的道法。
吉云飛:想象世界的方式可能直接決定了你對世界的想象,中國元素給西方讀者帶來了建構想象世界的新資源。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版權問題,Wuxiaworld目前已經與閱文集團、中文在線等國內原創文學企業合作,獲得了翻譯作品的版權,但Gravity Tales似乎還沒有著手解決版權問題?
Goodguyperson:的確是這樣,但目前我們已經和閱文、17K、縱橫、看書網有所接觸了,正在努力獲取授權,也希望你們能幫忙牽線搭橋。
吉云飛:我們希望中國網絡小說能越走越好,多幾家網站總體會更強大,類型也會更豐富。但我注意到版權問題似乎已經影響到Gravity Tales的正常運作了,我前幾天登陸網站,發現近期有不止一本翻譯作品轉到了Wuxiaworld等其他翻譯網站,這是因為遲遲沒有解決版權的緣故嗎?
Goodguyperson:現在Gravity Tales是遇到了一些困難,不過這也是一個清理網站架構的好機會,也會是一個發展的新契機。我相信仍然愿意留下來的伙伴們會更加團結,我們會一起把網站做得更好。
吉云飛:那你如何看待Gravity Tales乃至整個中國網絡小說英譯事業的發展前景?接下來會迎來新一輪爆發還是只是穩步增長?
Goodguyperson:我覺得會有爆發性的增長,之前我們都只是靠口碑傳播,如果之后能夠有資金投入,去打廣告、去推廣,會有很多新的讀者被吸引進來,他們的家人、朋友也會被吸引進來。
吉云飛:你的判斷很樂觀,希望接下來能實現。另外,目前中國國內的輿論對網絡小說走出去主要是感到驚喜,但還存有一定疑問,像RWX與你給我們提供的Alexa的統計數據,也有業內人士擔心其全面性和準確性,比如世界排名過高甚至是超越了不少本土網文大站,希望能再提供Google Analytics的數據作為參照。你怎么看待中國網文界的這種質疑?
Goodguyperson:畢竟我們的發展速度很快,受到的關注也太多,有疑問是正常的。不過美國的網站和國內的情況可能還不太一樣,至少我們Alexa的數據就是和谷歌一樣的準確度,因為我們是同時把谷歌和Alexa的tracking code(追蹤代碼)嵌入到網站里的。至于世界排名,Alexa是極度缺乏中國國內數據的,完全不能反映中國網站的情況,所以對國內參考價值不大,不過其美國排名是比較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