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新中國畫之新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錢曉鳴  2017年07月20日07:46

    綠色長城 關山月

    母親 方增先

    東方欲曉 石 魯

    植根于傳統文化土壤的中國畫,歷史悠久,深厚博大,影響著中國人的審美意趣。一直以來,中國畫在繼承傳統基礎上不斷創新,成為時代精神的一種藝術寫照。自本期起,“美術大觀”版推出“筆墨觀象”系列文章,探討中國畫的古今意蘊、筆墨精神和時代氣象。

    ——編者

    近日,“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在北京以500多幅作品的大體量集中展出,觀眾從中可以感受到百年來中國美術的巨大發展,特別是中國畫自身的變革。可以說,中國近現代積貧積弱,使得藝術特別是中國畫落入了因循守舊、一味保守的衰落境地,革命文化先驅者開始了尋求救亡圖存、民族獨立的艱苦卓絕的探索之路。中國畫的創新,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

    在1919年“五四”運動前后,以蔡元培《對于教育方針之意見》《以美育代宗教》、魯迅《擬播布美術意見書》、陳獨秀《美術革命》、康有為《萬木草堂藏畫目》、徐悲鴻《中國畫改良論》、陳師曾《文人畫的價值》、梁啟超《藝術與科學》、林風眠《告全國藝術界書》等文章為代表,提出了“美術革命”“改良”的口號,對傳統以“四王”為代表的陳陳相因的中國畫進行批判。和當時其他領域的革命一樣,藥方是引進和學習西方寫實繪畫體系,以改造中國畫。解放前,最具代表的美術革新作品有蔣兆和的《流民圖》,徐悲鴻寫意畫《桂林山水》《奔馬圖》《會師東京》,宗其香《嘉陵江夜景》等,但系統和完整的革新發生在新中國成立以后。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的文化藝術和整個社會一樣,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中國畫領域則是出現了新的中國畫。這種新是精神的新、是美術創作的新。美術同樣成為了時代的號角和強音。

    新中國畫新在藝術家對新中國的熱愛、對民族獨立和民族文化自立的自信、對傳統藝術資源的深入和外來藝術的吸收,新在藝術家創作始終圍繞人民群眾和建設事業,新在為反映新時代所創造的藝術形式和語言。

    站起來的新中國畫

    新中國第一批“新國畫”新在新時代、新視野。一盆萬年青,一只鴿子,齊白石可以畫出新時代的氣息、和平的聲音。同樣是畫傳統山水的筆墨,溥松窗、傅抱石等老藝術家畫出了革命歲月的戰斗豪情。這是在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初期。

    1949年,杭州國立藝專的師生們下鄉進廠,感受新中國勞動者生產和生活的場景;在胡一川、羅工柳的大力推動下,中央美術學院的師生們深入生產第一線寫生、創作。這股春風把象牙之塔的美院師生帶入了火熱的生活、生產。時代改變了藝術家,對創作提出了新要求,中國畫的變革隨之展開。

    中國畫的變革是從一批中青年畫家身上開始的,以李震堅、周昌谷、方增先、黃胄為代表的青年畫家,在中國人物畫上實現了突破。1954年,周昌谷的人物畫《兩只羊羔》榮獲在華沙舉辦的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金獎;方增先作品《粒粒皆辛苦》《說紅書》,黃胄《洪荒風雪圖》在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榮獲金質獎章。這讓世界看到了新中國勞動者的形象,使得新中國寫意人物畫具有了較為完備的藝術形態。

    山水畫家李可染、張仃、羅銘1954年春到南方寫生,到這年9月19日,在北海公園悅心殿舉辦“李可染、張仃、羅銘水墨寫生畫展”。他們的寫生作品充滿著對新社會新生活的熱愛,對傳統山水畫的技法也有了許多突破。李可染提出“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的學術主張。

    花鳥畫家的突破則出現在中國美院(時稱:浙江美院)的潘天壽和中央美院的郭味蕖筆下。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南方的潘天壽堅守中國畫傳統的民族藝術制高點,提出“東西方藝術拉開距離”“不做洋奴隸,不做笨子孫”等學術觀點,創作了一系列以“雁蕩山花”為代表的新花鳥畫;北方的郭味蕖則創作了以“農居日用”為代表的花鳥畫,兩者不約而同地以傳統筆墨的深度、高度,體現新時代的精神。

    在工筆畫方面,以徐啟雄為代表的“新美人畫”,塑造出新中國女性之美、勞動之美。

    “雙百”方針催生地方畫派

    為時代精神所激蕩的是整個中國和整個中國畫界。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20世紀60、70年代,除了具有全國性影響的“京派”“海派”中國畫外,在祖國的大江南北涌現出許多特色鮮明、成就斐然的地方中國畫派。它們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藝術品格,歌頌新時代、新風尚。

    以傅抱石、錢松巖、亞明為代表的新金陵畫派,直面生活,大大拓展了傳統山水畫的視野,把一些難以入畫的新農村、新生產場景展現得既有新意,又合乎藝術規律。傅抱石、關山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創作的巨幅山水畫,得到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畫題“江山如此多嬌”。傅抱石所描繪的祖國山河,錢松巖創造的新農村風光、革命勝地紅巖村,亞明抒寫的江南水鄉,無不體現新中國“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澎湃熱情。

    在祖國的西北,活躍著以石魯、趙望云、方濟眾為代表的長安畫派,石魯提出了“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傳統”的創作理念,在西北創作出《轉戰陜北》《東方欲曉》這樣的不朽名作;他到南方寫生,創作了充滿新生活憧憬的《家家都在花叢中》。

    在南方,南粵大地涌現了關山月、黎雄才、楊善深等一批新閩南畫派代表人物,黎雄才的《武漢防汛圖卷》、關山月的《綠色長城》等都成為反映時代生活的代表作。

    21世紀的中國畫新紀元

    改革開放以后,新中國畫迎來了向現代全面轉型的新機遇。以方增先等為代表的成名畫家,以周思聰、盧沉、郭怡孮、陳家泠、張桂銘、賈又福、吳山明等為代表的中青年畫家都走出了創新之路。方增先借鑒山水畫中的皴法創作出《母親》《曬佛》等名作,為解決中國人物畫大畫的厚重問題創造了新高度。他創作的《家鄉板凳龍》等作品,是對巨幅中國人物畫大動態表現的開創性探索。周思聰創作的《礦工圖》和水墨荷花系列,在中國畫的主題性表現和自我心靈表現上,都做出驚人的拓展。盧沉對中國畫現代程式言語的拓展,郭怡孮對中國畫色彩的豐富和對時代精神的表現,陳家泠、張桂銘對花鳥畫現代語言的突破,賈又福對山水畫現代語言的程式化探索,吳山明對千年淡宿墨法的突破等等,都是具有標志性的成果。

    自2005年起,國家實施了系列重大美術工程“20世紀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中華家園美術創作項目”“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從前兩個工程的創作完成中,觀眾看到了中國畫在宏大敘事方面的藝術潛力。唐勇力創作的工筆畫《新中國誕生》,以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全體委員在天安門城樓為背景,體現了開國大典的恢弘氣勢和祖國、民族吉利祥和的美好前程。王迎春、楊力舟的《太行烽火》以蒙太奇的構圖,把象征與寫實結合,豐富了中國畫的敘事性和歷史場景藝術的刻畫。馮遠的《屈原與〈離騷〉》、楊曉陽的《太宗納諫》等,在恢復和發展古代廟堂壁畫的現代表現力方面做出了新的嘗試。吳山明的《大澤聚義》在發掘整理傳統墨法與現代造型觀念相結合的巨幅水墨創作上拓展出新的境界。

    新中國畫隨著時代的腳步,與人民共命運。它的發展與振興,是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的體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當然內容。

    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2022国产精品视频|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国产精品白丝AV网站|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人人爽|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人妻| 久久99久国产麻精品66|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精品久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在线视频精品专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看|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麻豆| 人妖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CAOPORM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