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居間者”的困境與突圍
    來源:文藝報 | 汪榮  2017年06月05日06:56

    縱覽世界歷史,現代性的進程總是與“流動”密不可分。這“流動”包括物質、技術和信息,但最重要的還是人本身。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開始進入各民族跨區域大流動的活躍期,少數民族從邊疆地區向東部以及內地發達城市的流動構成了大趨勢。根據統計數據,在全國兩億多流動人口中,少數民族占了十分之一。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速度的提升,這種流動狀態變得越來越常態化了。

    少數民族的人口流動是新時代的社會現象,也必然會反映在少數民族作家的文學創作中。“流動狀態下的少數民族作家創作”指的是少數民族作家在身體位移的跨區域流動狀態下進行的文學活動和寫作實踐。少數民族作家從原居住地向外遷徙,在遷居地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又在兩地之間進行穿梭,他們用文學的形式記錄自身的流動經驗和內心體悟,于是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學現象。與以往立足本土的、“定居者”式的少數民族作家創作不同,“流動狀態下的少數民族作家創作”具有“跨地性”和“多地性”的“散居者”特征,更關注地區差異、城鄉關系與族際交往等主題。這些特質無疑與作家自身所處的“發聲位置”有關:他們是“居間者”(intermediary),徘徊在原居住地和遷居地、鄉村與城市、本民族文化與異民族文化之間。中國內部的地區差異使“居間者”面臨著巨大的“文化沖擊”,他們產生了文化困境,又在生活中學會了超越與突圍,而他們的創作正是這種“突圍”的文學表征。

    流動狀態導致的“困境”首先被銘寫在少數民族打工文學中。少數民族打工作家從鄉村遷徙到城市,他們一方面面對著資本與市場的盤剝,用勞動獲得生活所需,另一方面又對故鄉帶著顧盼與回望,懷著難以言說的鄉愁。以彝族打工詩人吉克阿優的創作為例,在他的詩歌中,出現得最多的是兩個主題:第一是勞動者的身體經驗、勞動場景和生活世界;第二是離鄉與懷鄉的精神痛苦。吉克阿優的“困境”尤其體現在第二類主題中,他曾寫道:“是誰掏空了故鄉的生機/家,已成一個顫抖的名詞/今天的我們/只是一群候鳥/把家當作臨時的棲息地”(《回鄉的車票》);“好些年了,我比一片羽毛更飄蕩/從大涼山到嘉興,我在羽絨服廠填著鴨毛/我被喚作“鴨頭”時遺失了那部《指路經》”(《遲到》)。吉克阿優如候鳥般為生活奔波流動,飄蕩在鄉村與城市、傳統與現代之間,雖然惋惜彝族文化傳統的逐漸流失卻又無可奈何。他的詩歌中那濃得化不開的鄉愁,折射出“居間者”內心彷徨于無地的文化困境,而解決這困境的方法是靠寫作進行突圍,因此詩歌創作在吉克阿優那里具有特殊的救贖意義。

    無獨有偶,類似的“困境”也體現在維吾爾族女作家帕蒂古麗身上。帕蒂古麗出生于新疆一個多民族共居的村莊,現居浙江余姚,以散文寫作見長。如果說吉克阿優的困境主要來自于城鄉新舊的“居間”,那么帕蒂古麗的困境則來自多種語言導致的“居間”。她在多篇散文中寫到多種語言共生的特殊環境對她產生的影響,以至于她的生命中充滿了“雜糅交錯的印痕”。在她獲得2014年度人民文學獎的散文《被語言爭奪的舌頭》中,帕蒂古麗將自己作為標本,通過剖析自我的生命歷程,探討了不同民族在語言問題上的分歧以及由此導致的“舌頭”的焦慮和痛苦。不過,在新疆與江南之間來回折返,在不同語言之間穿梭,帕蒂古麗在流動狀態中不自覺地縫合了不同地方文化之間的縫隙,并以此完成了對單一語言的超越。在這篇散文結尾處她寫道:“多一種語言,一個人的交流范圍可以成千上萬倍地擴大,這不是吃虧了,而是占有了一種優勢。語言是精神得以前行的路徑,可以帶你走出去,讓思想走得更遠。在漢語里,這叫出路。出路對于一個人是何等的重要,幾乎是存亡攸關的大事情。”由此可見,帕蒂古麗通過對多種語言的習得完成了對“居間者”困境的突圍。

    哈薩克族青年作家艾多斯·阿曼泰在其中篇小說《失敗者》中也表現出了某種困境。與前兩位作家不同,生于1989年的艾多斯·阿曼泰在北京長大,他的困境不是來自一個新來者對城市生活或者另外一個地方的不適應,而是來自已經在北京生活的自己對遠離民族原生文化地區的憂郁。《失敗者》主體部分講的是一個居住在北京的哈薩克族青年在新疆的故事,這個時尚青年重新回到自己民族原生環境之中,才發現自己的“格格不入”:他處在漢文化和母族文化的雙重夾縫之中,苦苦尋覓一個確定的主體位置而不可得,是一個“失敗者”。這個主角身上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在某種意義上,這部作品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精神分析的樣本,讀者可以從中看到一個在跨地區流動狀態下的“居間者”的自我矛盾和精神分裂。艾多斯·阿曼泰的文筆充滿了青春期的悵惘和哀傷情調,但在大量的獨白與告解中呈現的是一個上下求索者掙扎的靈魂,體現了他對自我與他者、傳統與現代等問題的思考。這代表了“居間者”對自我精神的淬煉和對精神困境的突圍。

    從吉克阿優、帕蒂古麗到艾多斯·阿曼泰,三個個案體現的是在城鄉、語言與民族之間處于流動狀態的少數民族作家的創作。從上述“流動狀態下的少數民族作家創作”中,我們可以看到鮮明的“多民族文學”寫作的特征。與既有的少數民族文學不同,多民族文學更強調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由此帶來的“跨民族連結”和“共同體感覺”。社會的發展和語境的改變,帶來的是作家的世代更迭和創作的與時俱進。“流動狀態下的少數民族作家創作”暴露了“居間者”的內心困境,亦體現出“居間者”的文化突圍。處在一個“流動狀態”的社會語境中,作家們的創作不再局限在本地的單一民族的書寫中,而是敞開的、多元的、多樣的。流動狀態給作家帶來的是經驗的超越、視野的擴大和文學的突圍。

    国产精品hd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国产在线麻豆精品|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久久人人超碰精品CAOPOREN| 成年男女男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coent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2020|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网站|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精品|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福利网泷泽萝拉| 久久99精品免费视频| 成品人和精品人的区别在哪里|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2020国产精品视频| 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91亚洲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