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名藝術家創作60米長卷《潮汕勝景圖》首揭面紗
大型國畫長卷《潮汕勝景圖》29日上午在廣州首次揭開面紗 陳驥旻 攝
中新網廣州12月29日電 (記者 程景偉)長達60米、寬1.4米的大型國畫長卷《潮汕勝景圖》29日上午在廣州首次揭開面紗。這一巨制歷經四年的創作,凝聚百余名潮汕籍藝術家心血,展現了八百里潮汕錦繡河山人文風情。
潮汕地區文化源遠流長,美術人才輩出。2013年,中共汕頭市委啟動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的建設,同時提出組織潮汕籍知名畫家集體創作《潮汕勝景圖》的構想。主創團隊在多方討論的基礎上,確定以饒宗頤教授《潮州志》對潮汕的命定和區域演變史實作為畫卷創作范圍的依據,即涵蓋汕頭、潮州、揭陽三市。
汕頭市當日在廣州廣東省越華畫院舉行了《潮汕勝景圖》創作成果暨潮籍畫家捐贈作品展開幕式。中共廣東省委原副書記、廣東省潮聯會會長蔡東士,中共汕頭市委書記陳良賢共同為此次展覽點亮啟動球。
《潮汕勝景圖》以潮汕地區的“三江五山”為整體骨架,以青綠山水為主基調,以潮汕人文為靈魂,以大視野、大角度的表現手法,集中濃縮潮汕大地當下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呈現大潮汕的同源性、地緣性和整體性。
具體構圖上,以五大山貫穿畫卷左右,包括大北山、大南山、桑浦山、鳳凰山、蓮花山;以三條江貫通畫卷上下,從左到右呈扇形展開,練江、榕江、韓江由上至下匯聚至汕頭出海;在依山臨江面海的基本框架中,以潮汕大地的城市鄉村人文等特色元素作為繪畫的主要內容。
這是潮汕地區迄今為止最長的一幅大型畫卷,也是有史以來潮汕地區實力最強、參與人數最多、參與創作畫家年齡跨度最大的一次畫卷創作活動。據中共汕頭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周鎮松介紹,《潮汕勝景圖》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主席許欽松領銜創作,著名潮學大師饒宗頤為畫作題名,中共廣東省委原書記吳南生撰跋并手書,105歲高齡的畫壇泰斗王蘭若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時光為畫作添筆點景。
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已于今年2月完成工程結構封頂,正式竣工后,《潮汕勝景圖》將作為鎮館之寶收藏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