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梁鴻:研察世情發新語
    來源:人民日報 |   2016年12月02日05:26

    文學中的現實并非只是客觀現實,也不只是思想深度,它是一部作品最深層的動力

    文學理論家伊格爾頓曾經說過一句話,“新的用詞和新的句型表示出人對現實的新的態度……從而在人們眼中展現出一個全新的世界。” 伊格爾頓強調語言的“變形與顛倒”后生成的“陌生化”,他認為這是文學創新的開始。但是,伊格爾頓忽略了進一步的追問: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一個作家能夠學會使用新的用詞并且展示出一種對現實的新的態度?

    當我們在談論《包法利夫人》《變形記》和《阿Q正傳》在世界文學史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新時,我們談論的并不只是語言的創新,而是他們感受世界的方式變了。因為對世界產生了新的情感和認知,語言和象征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這兩者幾乎同步發生。想象一種語言,就是在想象一個世界。反之亦然。換句話說,一個作家如何體驗、理解世界,常常會決定作品的創新程度。否則的話,即使能夠嫻熟地運用新的語言形式,也只會流于空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19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20世紀的現代主義文學,“五四”時期的白話文運動,上世紀80年代先鋒文學的興起,在很大層面上都首先是因為人們對現實世界的理解發生了改變。即使場景相同,因為關于世界的理解不同,這一場景必然會呈現出不同的“風景”,即新的用詞和新的現實態度。

    回到當下的文學語境。整體來看,雖然作家對語言已經有鮮明的自覺意識,但在人物敘事和情感表達方面還有單薄的傾向。拋卻語言能力本身存在的問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作家對他所描述的現實世界并沒有真正的探察精神。作家總以為只要有感受就可以,可以根據一些朦朧的形象去妙筆生花,但其實不夠。試想,如果一個作家只是依據通常的社會意識去書寫“鄉村/城市”,如果對“鄉村/城市”的差別沒有真正的理解力,又怎么能夠對其中的人的精神傾向、情感形式及與社會的關系有足夠的理解力?換言之,對世界和現實“沒有新的態度”,很難產生“新的詞語”,更無法呈現一個“全新的世界”。文學中的現實并非只是客觀現實,也不只是思想深度,它是一部作品最深層的動力,隱秘地參與并決定作品的語言修辭和故事紋理。

    91精品天美精东蜜桃传媒入口|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国产91精品黄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麻豆91精品免费| 九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久久99精品视频|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免费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 91精品全国免费观看含羞草|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蜜臀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99ri在线精品视频| 日本道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91久久精品国产91性色也|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视频久久|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7 | 国产精品五月天强力打造| 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2021|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