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季:網絡文學,與時代精神息息相關的“腦洞”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委員 馬季
通過對自己這么多年網絡文學研究的總結,發現一個問題。互聯網的語境之下,比如看到互聯網的時候,比如和網站溝通的時候,我們說網絡編輯要開腦洞,包括媒體談到互聯網都要講頭腦風暴,相關這一類的詞語實際上關注到什么呢?關注到精神層面的關注問題,這可能是這個時代最顯著的特征,在網絡文學用文藝的方式展現出來。其實每個時代都需要這樣一群人來作為這個時代精神呈現者。我認為最大的價值就在這方面,他們完成了他們這個時代應該完成的任務,他們不可能完成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作家的任務,我覺得意義在這里。時代在急劇變化,他們適應了這個變化,可能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人不能適應這個急劇變化,所以出現了這樣一個斷代現象,原來一批作家在這個互聯網創新時代遇到了障礙。從 90年代末互聯網興起,文學創作開始遇到障礙,或者說和年輕讀者之間產生隔閡,而網絡文學正好彌補了這個空檔。并不是說網絡文學目前有很高的成就,而是說它符合這個時代。我覺得研究要更多的從網絡作家的特性以及本身創作的特征和時代性緊密相關。網絡作家在這一點上把握得很準確,這種把握可以說是一種潛意識的把握。這個時代是一個精神擴容的時代,我們不僅僅要有幻想,還要回到二次元,它能創造很多新的藝術樣式。現在的90后、00后的整個思想結構構成、精神構成更寬廣,比如二次元、三次元、四次元。這個角度可能對網絡作家的成長有更多的理解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