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周碧初筆下的中西融合
    來源:解放日報 | 陳俊珺  2016年08月05日10:00

    1981年,周碧初在黃山寫生

    《新禧》布面油畫,畫于1966年

    《黃山西海》布面油畫,畫于1983年(圖片由上海油畫雕塑院提供)

    周碧初,一個被時代低估的名字。他曾與徐悲鴻、林風眠等人一起留法學畫,回國后成為了中國現代油畫拓荒者之一。

    近日,在上海油畫雕塑院舉行的“周碧初文獻展”上,這位藝術家生前的作品及文獻資料深深打動了觀眾。

    記者專訪了上海油畫雕塑院院長肖谷,請他講述這位老藝術家的繪畫與風骨。

    50年后再畫黃山,

    那份天人合一的意蘊

    在油雕院的展覽大廳里,有一張特別的雙面油畫,一面題為《黃山之云》,另一面題為《水鄉》。兩幅畫均作于1935年。

    上黃山寫生時,三十出頭的周碧初從巴黎學成歸國不久,他成為了上海新華藝專的一名老師。在法國高等美術專門學校學習時,周碧初師從知名的印象派畫家約內斯·羅隆教授。當時,與他同時期在巴黎求學的還有徐悲鴻、林風眠、劉開渠等人。

    在《黃山之云》里,周碧初應用了大筆觸和大色塊,有虛有實,前景的松樹和對面山頂的松樹對角呼應,纏繞山間的云好似在畫里流動著,遠處的火燒云閃閃發光,畫面感極強。

    1981年,近80歲高齡的周碧初再登黃山,他的用筆與心境與年輕時已大不相同。50年,在繪畫史上是短暫一瞬,但對藝術家來說卻是大半生,從解放前在上海任教,到解放后去印尼專研繪畫十年,再到后來回到祖國,轉入上海油畫雕塑院任專職畫師,無論在哪里,周碧初都不忘用畫筆表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追求。

    “年輕時,周碧初的用筆與繪畫造型更西方化,50年后再畫黃山,他把西方的繪畫技巧與中國的傳統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的畫中有一種天人合一的意蘊。”肖谷說。

    在晚年的《黃山》系列作品中,周碧初用筆舒朗輕松,筆勢頗為有力。他把國畫的神韻融入油畫中,將西方的點彩技巧化為不規則的點皴,疏密自如,虛實之間頗有意韻。肖谷尤其欣賞其中的 《黃山西海》。“這是一幅油畫,卻充滿中國味道,周碧初將中國山水畫中高遠、深遠、平遠的意境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展廳的二樓,記者找到了周碧初近80歲時在黃山寫生途中寫下的詩句:“泉聲鳥語雨紛紛,霧里松影行路人,策林漫步指云谷,回首遠眺眾奇峰。”再看《黃山西海》,恰是一種遠眺眾奇峰的曠美。

    有一種藍,叫“周碧初藍”

    繪畫是情感的藝術,它最終表現的是藝術家的情懷。無論在法國還是后來僑居印尼,周碧初力求表現的都是本民族的情感。

    在巴黎學習油畫時,印象派繪畫相當風行,印象派重視自然界的光色變化,擅長表現對象的整體氛圍以及色彩。周碧初并未一味崇洋,他努力汲取印象派繪畫的技巧,卻并不打算在印象派中度過一生。他認為,學習西方的繪畫技巧,最終還是要為我所用,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他的老師羅隆不但在繪畫技巧上對周碧初有很大的幫助,也鼓勵他關注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

    肖谷認為,周碧初之所以能取得后來的成就,與他扎實的印象派功底密不可分。

    在《關于油畫的體會》一文中,周碧初這樣闡述他畫了一輩子的油畫:“油畫的色彩講到底很微妙,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變化很寬廣,差一點效果都不同……油畫的最終目的是自由地表現出自己的畫意來。”

    周碧初的畫常常讓人眼前一亮,有人說,他筆下的山水給人一種“國有河山燦如錦”的自豪感。他的畫既彰顯了印象派擅長表現對象在光線變化中的微妙變化,又畫出了自己特殊的感覺。“你仔細看,他許多作品的色彩都給人一種在陽光下微微暈眩的感覺,這種用色可謂獨特與幽微。”肖谷說。

    為了呈現這種特別的色彩,油雕院在此次周碧初文獻展上,特意選用了一種沉靜、優雅的藍色作為展墻。這種藍,正是周碧初作品的基本色調,肖谷把這種藍稱為“周碧初藍”。

    以自然為友,以自然為師

    肖谷特意把記者帶到《福建東山》畫前,這是一幅他頗為欣賞的畫作。

    1903年,周碧初出生于福建平和的一個小山村。那里風景秀美,林木繁盛,大自然的美景不僅陶冶了童年周碧初的心靈,也孕育了他對山川大地的熱愛,并影響了他后來對于風景題材的鐘愛。

    周碧初一生都以大自然為友,他主張“作畫應師造化,以大自然為師”,“應向自然吸收營養,不可以從畫冊取材”,他認為,畫家要熱愛生活,要學會窺探大自然的奧秘,去發現生活與造化中的美與情趣,從而融入到作品當中。直到晚年,周碧初依然堅持登黃山、武夷山,游桂林、長江三峽,去寧山大川和革命圣地寫生。

    在《福建東山》中,周碧初的畫筆越發老辣灑脫,看似寥寥幾筆,卻以少勝多,十分精煉。“你看這幅畫,多一筆嫌多,少一筆嫌少。水天一色,房子小島都籠罩在陽光下,是一片陽光下的祥和,充分發揮了油畫的特質。”肖谷說。

    此時的周碧初不再停留于形似,而是更多地借物抒情,將神韻和意境自然地流露筆端。他的用筆刪繁就簡,色彩濃艷淡雅并用,點線面交織滲透,筆不到處意已到。他將一生所學的西畫、國畫與民間美術等學識涵養融匯在一起,把中國畫的點線甚至用色等藝術語言,以其特有的藝術智慧,悄然用到油畫之中,這使他的油畫具有了一種特別民族的性格。

    正是周碧初扎實的西方油畫底子,加上他一生對自然的崇拜,以及對傳統文化的不懈追求,使他成為了老一輩留法畫家中,將西洋畫技法與中國傳統文化完美融合的佼佼者。

    不要投機取巧,不要“趕浪頭”

    周碧初一生內斂謙虛,有時候甚至有些游離于時代之外。

    《新禧》創作于1966年。這是一幅充滿中國味道的油畫,它吸收了民間藝術,又有著強烈的色彩對比和裝飾效果。周碧初把紙糊的兔子燈、魚燈、五顏六色的炮竹以及神態各異的無錫惠山泥人放在一起,構成了既有對比又和諧統一、充滿生趣的畫面,濃烈的色彩中蘊藏著內心對新一年的期盼。

    兩年后的冬天,周碧初在家中畫下了《雪景》,從他位于新閘路的家望出去,窗外的許多屋檐被白雪覆蓋,整座城市一片寧靜祥和。盡管,畫外的那個時代正充滿喧囂,但周碧初依舊堅定安然地用畫筆描繪他心中的凈土,他在自我構建的精神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寧靜。

    他的堅守與寧靜也深深影響了他的學生們。學生凌啟寧在《緬懷老師》一文中曾經這樣回憶老師的教學情境:“在那個年代所能看到的只是蘇派畫,同學們都用扁平的豬鬃筆作色塊的塑造,畫法也都差不多。我至今能清楚地記得一次靜物課,周老師提了兩只粘滿彩色紙絲的兔子走進教室。我們都叫了起來,這怎么畫?老師說,你們好好看看,感覺一下,想想該怎么畫。第二天老師帶來示范的作品,我們這些十四歲的孩子從未見過油畫還可以有這樣的畫法,這張‘別出心裁’的作業讓我們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

    周碧初曾說,“藝術的生命里,不要投機取巧,不要‘趕浪頭’,要下苦功夫。”在一生的探索中,他將中國傳統文人畫的幽靜、文雅藏于西洋畫法中,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油畫民族化道路。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久久这里的只有是精品23| 国产视频精品久久|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四凭| 精品久久久久不卡无毒| 亚洲欧洲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正在播放| 91精品91久久久久久| 久久er热视频在这里精品| 五月天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天美传媒精品1区2区3区| 精品大臿蕉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国产手机精品视频|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国产精品第一区第27页|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 99re在线视频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