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乍啟典:太古太樸法自立
    來源:文藝報 | 張方明 荊樹楷  2016年07月18日13:53

    大寫意畫發展衍變至今,有許多代表性的畫家,其中不能不提“魯北一民”乍啟典。關于他的藝術道路,乍啟典曾撰有一段自序:系祖傳木工,自幼喜愛書畫,初小時由戴紫階老師啟蒙學畫,因家境貧寒輟學,又斷續入私塾不足二年,后以雕蟲糊口,得鄉賢郭書年指引自學書畫,師古人,師造化。解放后加入文化隊伍但如野狐,一生不敢投稿寫文章,盲目探路,不覺華發已生。

    乍啟典精花鳥,工山水,擅人物,能書法,偶歌賦,是一位涉獵廣泛的書畫藝術家。其花鳥別有生動之意,看似信意落筆,卻有自然超妙之效。以萬物為師,注重寫生,諦視熟察,其一花一萼、一枝一葉、一羽一爪,俱生機盎然,細微處似纖發,寫意略施丹粉而神氣迥出。其山水,意在筆先,大物之形,氣象壯闊。其風雅高古,或靜穆,或鐘靈,或隱逸,或樸野,無一絲媚俗,無一點暴惡,俱在情理之中,俱是寫實之上。其人物,重在傳神,所繪者,千人千面,各有性情,出處考究,通達物理。無論市井百姓,無論歷史名人,俱精細到家,筆精墨妙,讓人稱絕。而無論花鳥、山水、人物,乍啟典的藝術創作是“野逸里有華貴氣,華貴中有野逸味”。變化萬千皆因功夫深厚,格調別裁實是胸襟高古。

    艱苦、動蕩的生活是乍啟典的“老師”。藝術家的青年時代正好與戰爭重疊。當他背井離鄉游蕩在蘆蕩萬頃的馬踏湖邊時,當他在荊家一個木匠鋪雕木刻花時,當他為新政府畫宣傳畫時,當他在縣建筑公司做油漆工時,他正一步一步完成著自己的生活積淀。豐富的生活閱歷,對于一個有藝術潛質和天賦的人可能是一種造化。這種造化不是紙上得來,這種造化無聲地塑造著乍啟典的人生觀價值觀,而人生觀價值觀又是他以后藝術觀的背景與基石。乍啟典晚年的一首自述詩,或許是對他人生的最好概述:雕蟲小技別有情,只緣糊口故多能。五行八作都干過,混到華發歸丹青。自嘲里有著對起伏人生的覺悟和達觀。

    一幅用業余時間創作的《道旭渡口拖運忙》,讓乍啟典的人生發生了轉折。這幅作品成為當年整個惠民地區惟一一件通過全國美展省級初評的作品。他藉此第一次來到上海,看到了嶺南畫派、江浙畫派、安徽畫派異彩紛呈的作品,見到了程十發、方增先、陳維信等藝術大家,他看見一片更大的藝術天空。上海歸鄉,他又創作了一幅現實題材的《銀山朝暉》。《道旭渡口拖運忙》和《銀山朝暉》同時入選第四屆全國美展。

    乍啟典知道,體現一個畫家價值的,只有他的畫。一個真正的畫家,可以坦然放棄許多東西,但不能放棄繪畫,繪畫才是他的生命。他把一根草插進波浪觀察漩渦水紋,他烈日下跋涉于蘆葦茅草叢中在黃河口寫生,他乘船出海只為了把螃蟹畫得更生動,他深入田間地頭刻畫著種棉英雄……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乍啟典與山東許多畫家交往漸多。他們切磋交流,取長補短。文雅書卷的陳維信、沉思少語的劉魯生、造詣高深的魏啟后,還有金棻、武中奇、宗惟誠、高小巖、張朋、陳左黃、黑伯龍、于希寧……以文會友,以畫交友。他默默升華著自己的藝術品質,默默地完成著博采眾長的藝術積累。

    1978年8月,乍啟典退休。嚴格意義上說,乍啟典最輝煌的藝術人生應該是從他退休后開始的。他迎來了自己藝術創作的開始,迎來了又一次藝術的高峰。《秋鷺》參加山東省慶祝建國30周年美展,《旭日東升》《熊貓》赴日展出,《中藥花卉》入選全國科普美展,三幅作品入選山東省老國畫家展,《五月榴花照眼明》入選山東省文代會美術展,《魏石遺粹》入選中日畫展,《臺灣雞》入選慶祝建國35周年名家邀請展……

    乍啟典的創作題材也更加廣泛,山水、人物、花鳥魚蟲無有不涉。他敢于畫古人沒畫過,時人不曾畫的題材,他把更多的功夫用在創新變法上。他尊重傳統,又突破傳統,他創意求新,又敬重傳統。在他的筆下,無論山水,無論一草一木都具有生命與激情,都承載著他對藝術的追求、對世界的熱愛。

    漸入佳境的乍啟典沒有停止他藝術追求的腳步,他抄錄齊白石的一段話自勉:無論作詩作文,或作畫刻印,均須于游歷中求進境。作畫尤應多游歷,實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諦。他決心走出去。走出去,天高云淡,海闊天空。他來到文化歷史古城西安,在大雁塔下聆聽褚遂良來自大唐的盛世雄風,在西安碑林陶醉于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的筆墨而流連忘返,在唐代壁畫前他沉思當下藝術家的媚俗與墮落。在峨眉山巔,他感慨大自然的神奇,賦詩抒懷。他懷著敬仰來到杜甫草堂,歸來畫成代表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在春城昆明,在勐侖河畔,他大量寫生,感嘆天地之大美。他來到敦煌,這是他心中向往已久的藝術圣殿。他被震撼了。他說,這才是鴻篇巨制,這才是大手筆,這才是大氣魄,這才是大作品。在異國他鄉,他用一個畫家的目光觀察著別樣風情,從西方藝術里汲取西為中用的營養。

    進入新世紀,乍啟典的國畫創作令人稱道。敦厚、樸拙、老辣、清新,這些其實并不能完整表達他的藝術成就。或許,只有站在他的作品前才能真正地領悟他帶給我們的藝術感動。2001年4月,由中國美協、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政府文史館、山東省文化廳等單位聯合主辦的“乍啟典中國畫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這是一場遲來的展覽。這一年,乍啟典正好虛歲80。季羨林題詞:一生苦學,終成大器。啟功評價:大家之風,大樸大美。許麟廬說,他的作品品位很高,非一般媚俗淺近之作可比。他的畫好、書好,其人品更好。書法家歐陽中石說,真乃神品,令我振奮。劉曦林說,在藝術界,有一種大器晚成的現象。乍老的筆墨到了非常好的火候,乍老以后還有一個非常好的藝術創作期。陳綬祥說,善為大寫意,自抒胸臆,獨家經營,自鄉賢而登大堂,一展動京華。

    在乍啟典一生創作的大量作品中,有一幅不能不提,也最能代表他的藝術境界。這是一幅巨制,創作于他79歲那年。2000年中國美協曾邀請乍啟典創作一幅巨幅純水墨畫作,這幅丈六匹的《水墨芭蕉》就是乍啟典于當年秋天依據自己小院中的景觀創作而成的。在創作這幅作品時,可謂成竹在胸,他在畫紙前靜坐審視,而后染翰揮毫運籌,橫涂豎掃盡抒胸中之逸氣,27分鐘,一氣呵成,而后題詩:“春種芭蕉小園中,窗外綠蔭郁蔥蔥,我畫手植身邊物,不知能像哪家風。”而后押“魯北一民”朱印一方。歐陽中石在題詞時稱:“非平生深厚博瞻之功力修養,安能鑄成如此鴻篇之巨制?”

    乍啟典在80歲以后,真正迎來了自己人生和藝術的輝煌。他的作品《蝴蝶蘭》被作為國禮贈送給約旦國王,他的國畫作品《壽蘭》贈送給韓國總統;他的作品引起海內外書畫收藏者的追捧,一時洛陽紙貴。80多歲的乍啟典,迎來了自己的藝術春天。這也是他藝術人生中最鼎盛的一個創作時期。就像他的一首詩里所言:老驥未衰厭舊櫪,壯心不已追少年。盛世騰歡嫌日短,激情無倦戀忘返。

     
    91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 国产精品成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精品免费专区|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2017国产精品自拍|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69堂| 国产精品无套内射迪丽热巴|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最新国产精品剧情在线SS| 久久精品*5在热| 99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10000|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1集|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电影|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小说|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午夜影视日本亚洲欧洲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青青精品视频国产|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app| 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精品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