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評論集 >> 正文

    《詩歌藝術論——全國詩歌理論研討會論文集》(49)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2年12月24日14:22 來源:中國作家網 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 編

      即時性。在傳統的寫作中,一首詩從創作到發表、出版并走向讀者,需要經過醞釀、寫作、修改、審稿、編輯、印刷、發行等大量的程序,花費的時間比較多。而在網絡寫作中,作者可以立即將創作的作品上傳到網絡上,甚至直接在網絡平臺上進行寫作。作品從創作到走向讀者的過程差不多是同時完成的,幾乎沒有時間間隔。傳播速度的快捷是網絡詩歌和傳統詩歌的重要區別之一。在微博出現之后,這種即時性、快捷性特征體現得更加明顯。

      互動性。在傳統寫作中,除了作者身邊能夠看到手稿的極少數人,人們對作品的評價往往是在作品發表出來之后。作者與讀者、評論者的交流、切磋,因為空間和技術等方面的原因,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實現。在網絡寫作中,這些時空上的限制都被消除了。只要作品傳到網上,讀到它的讀者、評論者就可以立即發表意見,而且發表意見的方式也很簡單、很自由甚至很隨意,幾乎可以不受人事方面的制約;反過來,作者也可以在同一時間對這些意見表達贊同或者不贊同等看法,甚至可以根據讀者的意見立即對作品進行修改。

      自由性。詩歌是一種追求心靈和精神的無限自由的文體。在過去,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寫詩,即使寫了,也不一定能夠得到發表并被讀者閱讀。那些真正將作品變成印刷文字的人,往往因此而受到讀者、朋友甚至領導的敬重。在過去的很多時候,詩人的地位較高,當然和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關,但也和寫作、傳播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網絡寫作卻不同,無論是誰,只要有一定的文字基礎,能夠懂得適合自己的輸入法,他就可以在網上發表自己的作品,而且想怎樣寫就怎樣寫,想寫什么就寫什么,甚至可以不管別人是否認為他寫的是詩,只要自己認為寫的是詩就夠了(

      甚至自己也不一定認為那就是詩,只要覺得有點意思,隨便放到網上就行了 )。在這種語境中,任何人都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成為詩人的夢想。但是,這種缺乏限制的詩歌生產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詩之為詩的許多規則,詩歌形式上的規范性、詩歌精神上的超然性、詩歌氣質上的貴族性、詩歌表達上的創造性等等都受到極大的挑戰。于是,我們發現,由于不需要考慮報刊的選擇,不需要考慮讀者的感受,在網絡詩歌中,除了少數作品具有特色之外,大量瑣屑的、個人化的、私人化的感受充斥其間,過分隨意的語言、形式和缺乏提升的精神內涵,使詩歌失去了必要的精致與精美。在這樣的文化語境中,詩歌創作的神秘感淡化了,詩人和詩歌的地位也因此而受到了挑戰。

      爆破性。這里所說的爆破性是指網絡寫作對詩歌這種文體帶來的爆破性影響。如果說大部分的網絡詩歌和平面媒介上的作品在本質上還沒有多大區別的話,那么有一小部分作品卻是平面媒體所望塵莫及的,比如使用網絡語言(

      如符號語言,數字語言等 )創作的作品,比如通過鼠標點擊其中的一些關鍵詞而可以一層一層閱讀的所謂“多媒體詩”,比如以flash等方式配有活動圖片、活動字體的網絡詩,等等。這些跨媒體、超文本的詩歌的表現方式是平面媒體無法實現的。對于傳統意義上的詩歌來說,這些都屬于具有爆破性質的實驗,但這些方式寫出來的詩究竟是對詩的破壞,還是豐富了詩的表現手段,或者為詩歌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都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虛擬性。和現實的物質世界不一樣,網絡世界本身就是虛擬的。網絡時代的詩歌寫作也是一樣。在傳統的寫作中,寫作工具、發表陣地、傳播媒介等等都是可以眼觀手觸的,具有質感。而在網絡寫作中,我們所面對的一切都是虛擬的、數字化的,而失去了質感的東西有時也是容易消失的東西,其歷史感、文化感已經不那么強烈。如果遇到網站出現問題,所有的資料就可能在瞬間消失。在傳統的寫作中,即使詩人使用了筆名,因為能夠發表作品的人畢竟有限,而且報刊社都保存著這些人的真實資料(

      比如聯系信息和真實姓名等 ),我們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找到這個詩人是誰,時間長了或者作品的影響大了,我們也就把這個筆名和本人一起對待了。而在網絡寫作中,很多人使用的是網名,有些人還不斷變換網名,由于網民數量巨大,有關網站也難以保存和提供這些人的真實信息,即使是自己身邊的人甚至家人,我們都難以確認他們的真實身份,很難將他們和現實中的人聯系起來。因此,對于網絡詩歌的寫作者,除了在傳統寫作中已經獲得了一定的名聲或者采用真實信息發表作品的詩人,讀者一般不會去了解他們的個人信息,即使想了解也難以獲得。這種“無名性”使人們可以更多地關注作品的質量而不是作者身份。但因為這種虛擬性,網絡上也經常出現一些違背事實的、不負責任的或者發泄個人情緒的評價文字,有的甚至帶有人身攻擊、人格侮辱的成分,這會造成對詩歌創作和個人尊嚴的極大傷害。

      網絡寫作的這些特點為許多喜歡寫詩的人提供了紙質媒體所無法替代的便利。他們不一定要成為詩人,但是他們希望以詩的方式抒寫自己的感受。他們不一定要被眾多讀者承認,但他們找到了一種屬于自己的傾訴方式。他們可以不考慮詩歌的文體特征,不追求詩的經典化甚至精致化,只是按照自己的感受和認識在寫著。整個網絡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和現實社會對應的虛擬社區,其中又有很多不同主題、不同類型的小型社區或者專題社區。在詩歌方面,我們曾經經常見到的是以群體形式存在的詩歌論壇、詩歌網站,在最近這些年,個人博客( BLOG )、個人空間、微博等又成為網上詩歌創作、發表的重要園地,其數量之多,令人瞠目,更是傳統的平面媒體所無法比擬的。在這些虛擬的詩人(

      詩歌 )社區里,許多寫作者不一定在平面媒體上發表過作品,但他們卻在網絡世界里擁有自己的讀者群,于是出現了許多在傳統媒體中很少露面但在網絡上影響甚大的詩人。這種格局甚至形成了傳統寫作者和網絡寫作者之間的爭論。一些傳統寫作者認為,網絡寫作太隨意,缺乏評判,很難有優秀之作,更難以進入文學史;一些網絡寫作者則認為傳統寫作、發表方式太落后,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思想、情感的自由也受到了更多的限制,難以實現藝術上的創新。只要還存在傳統寫作和網絡寫作這兩種方式,這樣的爭論就會長期延續下去,不過很難有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結論。

      網絡詩歌的流行和熱鬧,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詩歌的生命力和潛力是巨大的。一些在傳統媒體上很難露面的詩歌作者將自己的陣地遷移到了更為便捷、隨意的網絡上。在物質至上的社會文化語境中,雖然詩歌刊物、詩集的發行量減少了,但詩歌并不缺少作者,也不缺少讀者,只是很多人習慣于從傳統的寫作方式、傳播方式的角度去了解和考察詩歌現狀,忽略了網絡這一新興媒介,忽略了網絡詩歌這種獨特的寫作方式,忽略了在網絡世界里活躍的眾多詩人。

      三、網絡詩歌發展面臨的一些問題

      相比于傳統的詩歌寫作,網絡寫作有其優勢和特點,這是毋庸置疑的。周憲對“草根傳媒”的積極意義進行了總結,認為“它豐富了傳媒的資源和格局,形成了一個不同來源的多元傳媒文化結構。此外,草根傳媒為公眾表達意愿提供了一個渠道。……最后,草根傳媒與官方傳媒的張力關系,形成了比較有趣的發展趨向,那就是官方傳媒不斷地從民間草根傳媒學到一些東西,進而改進自己的策略和方法。”①

      可以看到,網絡已經成為表達和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徑,對官方媒體都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但是,在承認其特點、價值和廣泛影響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在當下的文化語境中,具有“草根傳媒”特點的網絡詩歌寫作及其傳播也存在不少局限,給詩歌發展帶來了諸多挑戰,自然也帶來了一些值得注意和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 一 )缺乏評價標準。詩歌評價標準是一個很難說清楚的話題。由于詩歌的構成元素豐富而復雜,詩歌創新的手段多種多樣,不同時代、不同詩人和讀者(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

    精品一区狼人国产在线| **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 国产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水蜜桃精品一二三|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影院|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国产精品∧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青草热在线精品视频99app|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久久精品美女视频| 国产线视频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6这里只有精品|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91精品视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777午夜精品久久av蜜臀|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花堂| 七次郎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国产乱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