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作家協會、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主辦的“文學陜軍再出發”學術研討會9日在京召開,多名與會的國內知名作家、評論家都為陜西文學“再出發”支招。昨天下午,當時在京參會的陜西作家、評論家匯聚一堂,圍繞省委書記趙正永寫給山西作家趙渝關于《尋找巴金的黛莉》的一封信談感想,同時就“文學陜軍如何再出發”建言獻策。陜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景俊海參加了會議并做了重要講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彥、省作協黨組書記蔣惠莉、省作協主席賈平凹,以及莫伸、紅柯、吳克敬、馮積岐、李星等多位作家參加了會議。
作家 陜西現在文學氛圍良好而向上
“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作家,我個人覺得很溫暖,因為省上近年來對作家的扶持力度很大,我們得到的關心也很多。”吳克敬說,六年間他兩次得到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又兩次得到省上的重點作品扶持,“陜西現在有著良好的、積極向上的文學氛圍,我常常會覺得熱血沸騰。作為一個作家,我只有腳踏實地地把自己的活兒做好,才算無愧于這種文學的氛圍。”李星直言:“現在環境很好,文學的氛圍也積極向上,但年輕作家也要意識到,要盡快進入創作狀態。評論家是慢慢熬出來的,作家卻是猛地冒出來的,所以年輕作家們要有焦灼感,但也不能太心急。”
吳克敬、李星的話也反映了與會作家的心聲,他們普遍表示,在京舉行的“文學陜軍再出發”讓人收獲很大,省上對文學的關心也給陜西年輕一代的作家鼓了勁。
周瑄璞、楊則緯等五名青年作家代表,赴京參加了研討會,歸來后創作熱情很大。周瑄璞說:“這對我來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我備受鼓舞,也非常高興。如今還有這么多視文學為神圣,堅守著文學的人,讓我們很感動。其實青年作家也是應該在挫折中成長,我們選擇了文學就不會再改變。我想,我一生都要堅持寫下去,每上一個臺階就要看到更棒的自己。”
省作協 “再出發”要真出發快出發
“文學陜軍再出發”研討會在京落幕后,陜西省作協黨組成員回來后,還一起討論如何將“再出發”落到實處。省作協黨組書記蔣惠莉說:“12月16日《文藝報》刊登的趙正永書記寫給山西作家趙渝的一封信,對我們鼓舞很大,讓我們非常感動,趙書記希望現在的年輕人應該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也為‘文學陜軍再出發’激勵了力量。‘再出發’要出實招、真出發、快出發,要整體出發,我們要認真反思,看到現在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我們一要摸清家底,整裝待發,近期我們也準備進行全省文學隊伍的普查工作,摸清我們隊伍創作的現狀,也通過這個普查來發現新人和佳作。二要突出重點,有效整合來強化隊伍,實施陜西文學梯隊扶持計劃,建立文學陜軍的梯字隊伍,加強新人培訓。三要進一步加強評論家隊伍建設,把握導向推進建設。四要集團作戰,集中宣傳,擴大影響。”
省作協主席賈平凹說,作為作協,要切實幫助作家們解決實際困難,而他以自身的經驗分享給年輕作家:“要多思考,盡量獨立,要有迫切感,也要沉得住氣。文學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作家要做好長期準備工作。”
景俊海 堅定不移地支持陜西文學發展
陜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景俊海說,趙正永書記關于《尋找巴金的黛莉》的通信,視角平和堅定,充滿了作者對歷史、對知識、對傳統、對普通人的敬重和愛戴,相信讀信之人,都會為之深深的動容。
“這封信不僅僅體現了趙正永書記對工作的嚴謹、敬業,對文學事業的執著、熱愛,更體現了他對文學事業的關心和重視,我們文學界應該把趙正永書記對文學的熱情、理解、關愛與支持轉換為文學創作的動力,同時根據中國作協領導和北京評論家的建議,文學陜軍再出發,我們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夯實陜西文學發展基礎,重塑陜西文學發展體系;傳承陜西文學發展傳統,創新陜西文學發展模式;開創陜西文學發展境界,培育陜西文學發展新軍;重構陜西文學評價體系,建設陜西文學發展載體;建立陜西文學合作機制,提升陜西文學作品價值。”
景俊海還對與會作家、評論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我們陜西第二代作家發揮好旗幟作用,希望陜西第三代作家發揮主干力量作用,希望陜西第四代作家發揮生力軍作用。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支持陜西文學發展,形成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文學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