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綜述 >> 年度綜述 >> 正文

    2015兒童文學關鍵詞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1月18日09:18 來源:中國作家網 趙 霞
     
     
      

      創作出版座談會

      2015年7月,中宣部與中國作協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了為期兩天的全國兒童文學創作出版座談會,150位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和29家專業少兒 出版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據稱,在座談會開幕式上,主持者特意提到,此次會議的主會場亦是當年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會場。

      這雖然只是會議中的一個花絮,個中意味卻不免引人遐思。與此同時,2015年5月至7月間,中國作協創作研究部與《人民日報》文藝部合作,在 《人民日報》開設“繁榮兒童文學大家談”欄目,陸續發表了高洪波、李敬澤、金波、張之路、曹文軒等13位知名作家、評論家、出版人的14篇筆談文章,討論 當前兒童文學創作、理論與出版的相關現象與問題。這是《人民日報》首次以如此專欄規模探討兒童文學的發展問題。

      這兩件事情,令我聯想起與此相關的另外兩件往事。一是60年前的1955年9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社論《大量創作、出版、發行少年兒童 讀物》;二是37年前的1978年10月,由7部委在廬山召開了全國少年兒童讀物創作出版工作座談會。兩者均是針對特定歷史時期兒童文學的發展方向、路徑 等所做出的吁請與思考,也都對特定時代兒童文學的創作、出版活動發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響。

      從此次京西賓館座談會與《人民日報》的專欄中,我們至少可以讀出兩個訊息。其一,當代兒童文學與當代社會生活一樣,正處于一個引人關注的轉型 期,如何準確地判斷這一轉型期的文化特征,把握這一轉型期的文化精神,已經成為當前兒童文學發展無可回避的重大課題。其二,在這一社會生活與文化轉型的總 體語境下,兒童文學的創作與出版不可避免地面臨著一些新的具體狀況與問題,包括全球化的商業環境、數字媒介、娛樂文化等施予兒童文學創作、出版的日益復雜 的全面影響,以及由此涌現出的大量新的兒童文學藝術問題。傳統的兒童文學命題早已不再能夠覆蓋和解答這些新問題,在此情形下,如何啟動兒童文學內在的藝術 革新與反思機制,有力地把握、推進當前兒童文學的藝術變革進程,進而促成當代兒童文學從市場到藝術的真正繁榮,也是兒童文學作家、評論人和出版人需要合力 承擔的文化使命。

      或許也是出于上述考慮,2015年10月,中宣部和中國作協做出了另一個意味深長的舉動:舉辦全國兒童文學作家編輯研修班。近80名活躍于當前 兒童文學創作、出版領域的中青年兒童文學作家、編輯參加研修。在我看來,這些作家和編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下兒童文學創作出版的有生力量。未來若干年 間,他們將把原創兒童文學的活水引往何處?人們對此充滿了期待。

      原創圖畫書

      圖畫書是近年兒童文學創作與出版領域的重要關鍵詞之一,在當代圖畫書的創作、譯介和出版大潮中,人們對于原創圖畫書的關注度也日益提升。這一提 升的趨勢在2015年繼續演進。一是各大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原創圖畫書作品,其中既包括圖畫書新作,也包括由現代、當代知名作家作品改編的圖畫書作品。二是 更多作家加入到了圖畫書創作的隊伍中。2015年的圖畫書創作陣營持續擴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紛紛介入圖畫書寫作。這一年間,我們讀 到了曹文軒撰文、郁蓉繪圖的《夏天》,彭懿撰文、九兒繪圖的《不要和青蛙跳繩》,梅子涵撰文、滿濤繪圖的《麻雀》,張之路撰文、余麗雯繪圖的《鼓掌員的榮 譽》,朱自強撰文、朱成梁繪圖的《會說話的手》,秦文君撰文、徐曉璇、彎彎、劉洵繪圖的“溫暖繪本”系列等圖畫書作品。

      與過去常見的、同樣以圖畫書形式出版的名家作品插圖本相比,近年的原創圖畫書突顯了以下兩方面特征。一是在圖畫書的藝術理解方面,逐漸突出對圖 畫書自身獨特的文體與藝術特質的追求?梢哉f,近年圖畫書創作與出版的熱潮同時也帶起了一股圖畫書藝術啟蒙的熱潮。在對待原創圖畫書的各種現象和問題時, 越來越多的人們意識到,圖畫書不只是文字與插圖的單一配合,在這兩種圖畫書的基本語言方式之間,還存在著無比豐富奇妙、多姿多彩的想象和融合的可能。許多 圖畫書作品也開始嘗試加強這方面的經營。二是在圖畫書原創力的理解方面,著意突出前述意義上的“原創圖畫書”的價值。人們對于原創圖畫書的關注重心正從文 字故事逐漸轉向圖文合作。與此相應,在作家與文本得到重視的同時,插畫家的地位也獲得前所未有的重視。

      當然,原創圖畫書在總體上仍處于藝術發展的起步期,在它所激起的熱烈創作反響背后,許多作者、讀者、出版人等對于圖畫書的理解力仍有待提升,對 于圖畫書的獨特藝術話語方式還有待更充分的認識。2015年,不少以圖畫書名義出版的作品其實更趨近傳統的插圖書。一些作品的文字、插圖分開來看都不錯, 但兩者合在一起,卻更容易教人想到某一類精美的插圖作品,它雖然也是廣義圖畫書的一種,卻尚未充分施展出圖畫書文體最獨特、最核心的藝術本領,亦即從文圖 合作的奇思中生長出來的獨一無二的敘事與表意能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今天的原創圖畫書領域亟需一次覆蓋作家、插畫家、評論人、出版人及兒童教育和圖書館工作者的全面的藝術啟蒙運動。2015年 11月,第4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頒獎典禮在浙江師范大學舉行。除頒發本屆原創圖畫書獎項外,大會所設的圖畫書論壇是近年一個重要的圖畫書藝術啟蒙與交流 的場所。本屆論壇邀請到了凱迪克獎金獎得主、“80后”的加拿大插畫家喬恩·克拉森主講?死运摹哆@不是我的帽子》《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來》《山姆 和大衛去挖洞》等作品為例,與熱愛圖畫書的讀者分享了他的圖畫書藝術觀念與創作經驗。域外經驗的聽取并非是為了拿來主義的便宜,獲獎作品也同樣需要接受批 判性的審美檢視,但毫無疑問的是,我們越是走近和了解世界優秀圖畫書的藝術,我們付諸原創圖畫書的藝術期望和創造沖動,也就越接近想要抵達的理想坐標。

      在新世紀兒童文學創作與出版的急管繁弦中,一場規模更為空前、聲勢更為浩大的原創圖畫書創作和出版潮正在醞釀和涌動。2015年是否就是它的潮漲前夕?

      成人文學作家

      成人文學作家出手兒童文學寫作正在成為一種現象。2015年度,我們讀到了張煒的《尋找魚王》、趙麗宏的《漁童》、馬原的《灣格花原》、阿來的 《三只蟲草》、虹影的《里婭傳奇》等中長篇作品,而在此之前,張煒的“半島哈里哈氣”系列和《少年與!、趙麗宏的《童年河》、虹影的《奧當女孩》等作品 的出版,已經引起讀者和評論界的關注。

      來自成人文學作家筆下的這些童年故事,讓我們進一步看到了兒童文學寫作可以和應當具有的開闊文化視野與圓熟的藝術境界。同時,《尋找魚王》等作 品中傳遞的關于生命與理想追尋的寓言,關于歷史與時空運行的思索,關于世界和萬物存在的感悟等,也在把兒童文學的寫作帶往一種更深邃的人文精神境地。透過 作家們的構思與敘述安排,透過他們筆下與童年有關的諸種現實與想象,我們再次領受了童年一詞的豐富、寬廣和無限可能。

      而我相信,一種屬于兒童文學的獨特的文體和寫作意識,也在默默地影響和塑造這些作家對童年的理解和書寫。從成人文學寫作到兒童文學寫作的遷移, 不只是寫作題材、寫作視角和讀者對象的順勢改易,更包含了從童年觀念到話語方式等各方面的重新考量、布局。在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中,我們期待的不只是一種 精當生動的文學語言,更是一種既宜于兒童接受、又富于童年美感的精當生動的兒童文學語言。同樣,面對這類作品,我們期待的也不只是一種足夠文學化的事件或 意義的表述方式,而是一種既符合真實的童年視角、又體現童年審美精神真諦的文學化的講述。

      從這個角度看,當阿來最初發表于2015年第2期《人民文學》的中篇《三只蟲草》被拿來作為兒童小說出版時,我們既讀到了一則關于藏區少年生活 的清新、動人的兒童故事,但另一方面,小說中那條與少年桑吉的生活線索隱隱并行交織的、取用成人視角、心態與口吻的官場世態線索,其諷刺的尖辣、接語的晦 昧、現實的沮喪等,則并不適宜兒童讀者理解和把握。從成人文學的角度看,小說中少年桑吉之單純凈朗與成人世態之復雜污濁的對襯,效果可謂絕佳。然而,一旦 將它置于兒童文學的視野下,一些處理就值得再推敲了。比如作品中,調研員將收來的蟲草送給書記后,在書記家里有這么一段對白:“書記老婆說:‘今年的蟲草 不錯啊!’書記說:‘那就包得漂亮一點,哪天得空給書記送去!掀判φf:‘書記送給書記。’書記也笑說:‘說不定書記也不吃,再送給更大的書記!眱 童文學絕非不能揭示和書寫現實之惡,但如何在童年面前揭示和呈現這種“惡”的狀態,更重要的是,如何借助童年目光的獨特觀看,以童年特有的方式揭示、呈露 這偽飾之“惡”,進而展現生活與世界的單純本相,卻是對兒童文學藝術的考驗。這就不是把兒童世界并置在成人世界的一旁進行對比,而是透過孩童的眼睛來描 繪、講述整個世界。上面這段關于官場賄行的描寫放在成人文學里沒有任何問題,作為兒童文學之所以值得商榷,就是因為小說中的這類講述以及這整條線索與童年 的視角確乎有著過大的距離,其語言和寓意也不曾留出兒童參與的空間。這也是為什么有西方學者提出,從兒童小說的角度看,過多成人聲音介入的《哈克貝利·費 恩歷險記》不如《湯姆·索耶歷險記》趣味純正的緣故。它不是小說本身的問題,卻是我們將它視作兒童文學談論時不能忽視的問題。在2014和2015年舉辦 的兩場浙師大“紅樓兒童文學新作研討會”上,與會者們圍繞張煒的《少年與!泛挖w麗宏的《漁童》展開的研討,在一定程度上也傳達出人們對這些問題的關切。 成人文學作家的藝術才華和創作積淀保證了其兒童文學寫作的“文學性”高度,但與此同時,或許也需在彼得·霍林代爾所說的“兒童性”方面再多加琢磨。

      手游童書

      隨著手機游戲APP在當代兒童閑暇生活中日益占據顯要位置,手游童書的開發也已引起市場的關注,它很可能正在成為電子媒介及商業童書時代兒童文 學產業鏈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繼改編自知名手機游戲“植物大戰僵尸”的系列原創童書大獲暢銷之后,2015年,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再次出版了由金 波、高洪波、白冰、葛冰、劉丙鈞等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創作的“保衛蘿卜神器戰士故事系列”,該系列故事是基于飛魚科技研發的“保衛蘿卜”手機游戲進行的再創 作。這是近年手游童書出版的成功案例。與此同時,兒童文學作品也為手游新產品的開發提供了靈感。2015年,以鄭春華筆下的知名幼兒文學形象“大頭兒子” 為核心的手游產品“大頭兒子”系列手游陸續上線。國內相關媒體也報道了企鵝蘭登書屋取得羅爾德·達爾經典兒童文學作品的IP授權并開始研制、推出相關兒童 手游產品的消息。

      手游童書的出現以及基于童書的手游開發不只是一個新潮的出版現象,更引人關注和遐想的是,隨著童書與手機游戲以及相應的電子媒介產業鏈的融合, 它將給當代兒童文學的發展帶來哪些新的可能與挑戰?一方面,從手游開發到童書創作的路徑,開辟了電子媒介環境下兒童文學的一種新的創作方式。相關手游產品 既為兒童文學創作提供了基本的素材,也使得兒童文學作品得以借力手游的平臺快速贏得讀者,擴大影響。

      另一方面,從童書出版到手游研發的路徑,也凸顯了兒童文學作為IP資源的特殊價值。作為2015年的文化熱詞之 一,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一詞本身并非新生事物,它在2015年度受到的高度關注,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們對其產業衍生力的空前強烈的意識。2015 年,該詞也多次進入了兒童手游產品開發的相關表述中。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優秀兒童文學作品能夠為相關IP綜合體的開發提供核心資料。從這點來看,針對經典 和暢銷童書的手游產品開發也可能成為未來兒童文學產業發展的一個風向。

      當然,對兒童文學自身的發展而言,在它與包括手游在內的各類文化產品的相生相融過程中,除了完成市場的目標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值得思 考,那就是兒童文學創作如何以純正的文學趣味和有抱負的藝術追求,來參與保障和提升相關IP產品的藝術與文化品質,從而實現兒童文學對于電子媒介時代、商 業時代以及娛樂時代童年生存的獨特價值?在藝術與產業、文化與經濟的角力中,兒童文學作家的選擇將影響文化產業時代童年生存的境況與面貌。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