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一批來自基層的詩歌寫作者以他們真誠、質樸的詩作,引起讀者和媒體的極大關注。在工廠打工的詩人許立志,以“我來時很好,去時,也很好”的心態,決絕地選擇離開人世,留下一批關于苦難和死亡的優秀作品。來自鐘祥市橫店村的詩人余秀華默默寫了6年詩,經過《詩刊》和眾多新媒體的推薦迅速成名,近日推出了兩本詩集。由作家吳曉波、詩人秦曉宇等人策劃的“我的詩篇——工人詩歌云端朗誦會”則以網絡直播的方式將更多打工詩人詩作推介出來,讓這些發自“底層”的聲音,聳入“云端”。
實際上,這些已經被關注的詩人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其他一大批寫作者,他們在平凡生活中拾取詩意,寫成優秀詩篇,值得我們持續去閱讀和討論。2月9日,由中國作協創作研究部、詩刊社、文藝報社聯合主辦的“草根詩人”現象與詩歌新生態研討會在京舉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