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VS傳統文學
本報“網絡文學”策劃引發讀者強烈反響,“網上那些小說精品少,糟粕多”成為最大詬病
核心提示 本報報道《網絡文學 借紙落地》(11月27日 A29版)刊發之后,由于網絡文學的主要讀者群體是青少年,這引起了大多數家長的憂慮,到底該不該對孩子放開網絡文學?記者經過搜集意見發現,人們對網絡文學的意見大體可以分為兩派,而根據網絡文學的現狀,還真難做到“大家都看好”的境地。
讀
者說
強烈反對派:
讀網絡小說是浪費生命
反對派中主要是家長,大部分家長是支持孩子讀書的,在課外書籍的選擇上也頗費心思,但很多家長不支持孩子讀現在網上流行的修仙、玄幻、漫畫等小說。鄭州讀者張先生是一位14歲孩子的父親,他給記者打來電話說:“我是支持孩子讀書的,但我不會讓他毫無節制無選擇地讀書。作為一名14歲的學生,我可以讓他讀中外名著、科普類等書籍。但我就是看不得他在電腦上看那些玄幻、修仙類小說,為了了解他的愛好,我也看了一些這類小說,覺得完全沒有生活經歷和文學養料,只是為了滿足青少年的幻想欲望而寫,我認為讀這樣的小說完全是浪費生命。”
張先生的意見代表了大部分家長的立場,家長劉女士也表示玄幻穿越類小說里有太多虛構的成分,“孩子看了這么多不切實際的內容,對他們的成長會有良好的導向嗎?而且這么天馬行空想象,對孩子的想象力也不利”。
無傷大雅派:
對孩子的成長起不到決定性作用
鄭州某高中語文老師闋先生坦言自己非常喜歡網絡小說,“我很喜歡《鬼吹燈》、《盜墓筆記》等小說,而且這些小說對我影響深遠,作者旁征博引,涉及天文地理等各種知識,語言文字和懸念設置也很有魅力。通過這些小說,我對很多陌生的領域都有了熱情”。但是闋先生明白網絡小說現在在家長心中不受待見,他也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可以有選擇地看一些優秀的網絡小說,不能毫無節制地隨便閱讀。畢竟有很多網絡小說存在粗制濫造、色情暴力的內容”。
那么網絡小說對青少年來說,最大的魅力在哪里呢?16歲的劉藝苗是鄭州一名高二的學生,雖然面臨高考壓力,但網絡小說一直是他割舍不掉的愛好,“我喜歡偵探懸疑類小說,最近正在看紫金陳的《高智商犯罪》系列,我覺得家長也不能視網絡小說為洪水猛獸,想想以前古龍、金庸的小說不也被視為禁書嗎?現在也成為經典,甚至進入教材了”。不過劉藝苗也承認不能陷在網絡小說里,“其實讀多了就會發現,網絡小說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設定往往大同小異,作者水平也參差不齊,故事脈絡理不順的情況時有發生,感覺作者自己寫著寫著就把控不了了,要是連續跳進幾個大坑后,自己感覺特別空虛”。
如何去挑選網絡小說呢?闋先生的建議是,“判斷標準就是時間,如果作者能保持在一年以上的時間里得到大多數讀者的認可,那么他的作品就有閱讀的必要”。
業
內說
網絡小說,
有規范才有前途
通過讀者的反饋意見其實不難看出,“網絡小說良莠不齊的現狀”是讀者尤其是家長擔憂的真正原因,而目前的共識是,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網絡小說的準入門檻較低。眾所周知,文學是有門檻的,傳統出版模式使作品的發表必須經歷篩選的過程,最終發表的作品總是極少數,這也是文學精英化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網絡小說的誕生使得發表作品不再需要傳統的篩選程序。任何作者都可以將作品發在網上,從而招攬讀者,在這個“人人都可以當作家”的時代,網絡文學繁榮的同時也造成了網絡文學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
專業出版人,磨鐵圖書產品經理布狄認為:“其實網絡小說的最大特點就是‘接地氣’,其中包括題材的互動性和內容的易傳播性等,早期的網絡小說從語言到取材都很貼近生活,這是網絡小說受到熱捧的主要原因,其中也不乏積極向上、文學性較強的小說。之所以后來良莠不齊,既源于網絡文學的爆發性繁榮,也由于網站和出版商缺乏正確規范和引導,為了利益一味跟風,使得很多劣質作品充斥市場。”
“現在網絡小說的讀者還是以青少年為主,他們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不可否認一些作品對他們產生了很多不好的影響。”布狄說,“要規范這個市場,首先,文學網站要承擔責任,在篩選、推薦作品時不僅要關注話題效果,更要審視文學性和價值觀;其次,出版商在發掘有才華的作者時,應以‘出版出書和市場認可’刺激網絡寫手,幫助其完成從業余到職業的轉變。”
關于目前社會主流人群對網絡文學存在偏見的情況,我省著名作家鄭彥英認為這很正常,他說:“改革開放初期,美人掛歷賣得很火爆,但現在還有人買嗎?沒有人買,就沒有人出版了。網絡作品也是這樣,當人們對那些作品失去興趣時,那些作品自然會在網絡上消失。”《故事家》雜志社總編輯王春地也告訴記者:“點擊量大的網絡作品并不是那些以暴力、色情和離奇情節為噱頭的小說,恰恰是以正能量為主的小說是主要閱讀群體。”
談到我省網絡文學的發展,鄭彥英介紹:“目前散兵游勇多,規范的組織少,大家各自奮斗,但缺乏引導,所以中國網絡文學前十名中,沒有一個是河南的。”正是因為網絡文學目前還處于無序的狀態,我省才籌備建立“網絡文學研究會”,在培育本土網絡作家的同時,促使網絡文學往規范化道路上發展,鄭彥英表示:“我國最重要的網絡文學負責人將會加入到網絡文學研究會中,我們的方向就是引導網絡文學朝健康方向發展,開拓網絡文學更加廣闊的市場,以及探索網絡文學更有效而便捷的傳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