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還在臺灣成功大學讀水利工程的男博士蔡智恒,以“痞子蔡”為網名,寫下令其名滿寶島、聲播兩岸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在這部首次奠定網絡文學在大眾心中地位的小說誕生的次年,同名紙質書跨海“登陸”,發行量超過50萬冊,據說市場上曾涌現出80多種盜版。自此,一大批“躲在電腦顯示屏背后碼字”的網絡寫手相繼涌現,文學以一種新形式、新手法滲透到人們生活中來。
時至今日,昔日的網絡文學鼻祖“痞子蔡”已聲名漸隱,但網絡文學卻剛剛開始它最好的時光。地鐵里,公交車上,快餐店里,那些埋頭用手指在觸屏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上翻頁的幸福讀者,彷佛距電腦尚未普及,只能通過紙質書來讀小說的上個世紀末已遠去一光年。
最近新發布的《2012-2013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稱,電子書的收入已達到31億元,是上一年7億元的4.43倍。在2012年第七屆作家富豪榜中,網絡作家唐家三少以5年收入3300萬的巨額賬目折桂。
7月9日,北京下著滂沱大雨。盛大文學在北京國際飯店宣布通過私募融資1.1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高盛以及淡馬錫。經歷過沖刺IPO遇阻,以及旗下起點中文網主創團隊集體出走的內亂,盛大此時的融資被外界指為“估值縮水”。這位壟斷市場多年的行業巨頭,讓人感覺到一絲屈尊紆貴的慌亂意味。
“融資背后”江湖暗涌
今年3月,盛大文學麾下勁旅起點中文網的聯合創始人吳文輝、羅立,帶著27位核心編輯集體離職,與他們一起離開的還有34名白金寫手。6月初,創世中文網“chuangshi.qq.com”正式上線,僅這個域名就已經讓創世和騰訊的合作浮出水面。
目前占據國內網絡文學市場至少40%份額的起點中文網,也是盛大的支柱力量。這場“娜拉的出走”對于盛大文學而言,恐怕不是簡單的傷筋動骨。重新踏上征程的“創世中文網”,依靠其背后的大金主騰訊,推出自稱“撼動整個網絡文學界”的作家福利制度,向占據市場份額七成的老東家發起挑戰的意味不言自明。
騰訊并不是唯一的挑戰者,對網絡文學這塊大肥肉虎視眈眈的還有新浪、百度這樣不容小覷的行業佼佼者。6月7日,新浪宣布拆分讀書頻道成立文學公司,正式涉水搶灘網絡文學市場。緊接著的6月8日,百度旗下文學網站多酷文學網悄然上線,并在第一時間公布了其運作模式:把簽約作品的八成收入付給作者。一場網絡作家的激烈爭奪戰打響。
如果說網絡文學的價值僅僅在于文字內容,恐怕不會成為爭搶的對象。在其價值鏈中,可向視頻、出版、影視、游戲等多個方向縱深發展的多元化盈利特點,才是吸引互聯網巨頭加入的根本原因。
2012年,騰訊網絡游戲營收達到228億元,是第二名網易的3倍之多。今年1月份,騰訊還與《火影忍者》、《海賊王》等知名動漫的版權方日本集英社達成合作,將引進經典作品的電子版權,開發衍生內容。這對新入騰訊“泛娛樂戰略”大棋局的創世中文網來說,又是未來發展的一大利好。
面對內憂外患,盛大文學及時融資補血也是應急之舉。在7月9日的發布會上,從盛大承諾以“分成+獎勵”的形式100%返還作者,不難看出對作家的籠絡之心。以及新的開放戰略和移動戰略的舉措,也是盛大終于為自己做出正確把脈的明智之舉,騰訊所能覆蓋的用戶范圍以及積累用戶的速度,永遠讓對手望而生畏。
網絡作家的春天來臨?
以《盜墓筆記》紅遍大江南北的南派三叔,今年4月初在微博自曝出軌引來嘩然之聲,隨后其家人出面宣布,南派三叔罹患精神分裂癥,之后又將他送醫治療更是懸念迭起。小說作者身上發生小說劇情的事件,叫人稀奇,也叫人更好奇網絡寫手的生存境況。
在網絡文學大格局悄悄生變的多事之秋,又爆出另一則讓人扼腕的消息:起點中文網簽約作者十年落雪于6月17日因過勞猝死。盛大文學CEO侯小強在微博公開哀悼,并承諾為逝者妹妹的大學學費埋單。這樣的事后補救雖然也能讓人感到關懷的溫情,但如何在源頭遏制悲劇再現,才真正體現顯大集團對于作者利益的重視。
7月9日的盛大文學發布會上,知名作家蝴蝶藍、傲無常、打眼、月關出現在發布會現場,為東家站臺打氣。其中網絡作家中的“高富帥”唐家三少的出現引來注目,在致辭中,他向媒體坦露:他今年的收入是2005年的100倍。
在2012年,盛大文學為唐家三少打造的微電影里,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關于他的數據:他在2004年開始創作,23歲完成第一篇小說,連續更新100個月,12部作品,2500萬字,擁有2.6億讀者。
這組沒有表情的數據背后,是網上流傳著的關于唐家三少毅力驚人、筆耕不輟的種種消息:最多的時候一天得寫4萬字,休息日寥寥,為和新婚妻子度蜜月,把需要更新的內容提前趕完工按時發布。哪怕是孩子出生,也沒有令守候在網端的讀者期望落空。
在到達金字塔尖的攀爬歷程中,唐家三少是個風光的幸存者。無數不為人所知的寫手在成為下一個“掘金者”的道路上默默耕耘,從千字1.4分錢起步,到“屌絲”寫手也能晉級千萬俱樂部的今天,“一將功成萬骨枯”足以言明此路之艱。
無論是創世中文網的作家福利和最低保障制度,還是盛大宣稱的100%讓利作者,或是百度發布的“百度文庫數字版權開放平臺”承諾3年內“零分成”,都能讓人嗅到春天來臨的氣息。競爭促成市場的發展擴大化,能否多得“蛋糕”,是作家最切身關心的問題,而對于優秀作家資源的爭奪,也是多方博弈的重要一環。如何找準符合雙方利益的平衡點,是促進網絡文學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的下一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