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為什么路遙作品歷久彌新(厚夫)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5月27日10:15 來源:中國作家網 厚 夫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推出的新版《路遙全集》已經公開發行了,這是我國第3次出版《路遙全集》。2012年秋,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決定重新修編一套最為完整的《路遙全集》,給路遙愛好者提供一份完備的路遙作品檔案。作為路遙的同鄉晚輩與文學追隨者,我應邀擔任了新版《路遙全集》的特邀編輯。這次重新修編出版的《路遙全集》,本著為歷史負責的態度,修訂了之前版本的不足和錯誤,彌補了一些紕漏,增補了部分內容,應該說是目前國內最為完備與權威的《路遙全集》。

      在《路遙全集》首發式上,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的責任編輯告訴媒體,該社自2010年獲得路遙作品的出版授權以來,《平凡的世界》已經發行250多萬冊,《人生》近100萬冊。據我了解,在這之前,人民文學出版社也曾發行過數百萬冊的路遙作品。

      這一切都是因為路遙作品的魅力。時間既無情也有情,它是最公正的評判者。一個作家要在歷史上留存下來,就必須接受時間對其作品的嚴苛審查,路遙就是這樣一位在時間河流中沉淀下來的優秀作家。新時期以來,許多知名作家“各領風騷三五年”后就銷聲匿跡了,而路遙的作品卻成為了為數不多的“暢銷書”與“常銷書”,擁有非常龐大的讀者群。事實上,路遙不是高產作家,其作品只有屈指可數的幾部;他也不是新潮作家,其創作一直恪守現實主義的傳統;他更不是通俗作家,沒有走市場化的路子。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英年早逝的作家,卻一直在讀者中擁有熱度,并引發了長久不衰的“路遙熱”現象。

      2008年10月,新浪網“讀者最喜愛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調查中,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以71.46﹪的比例高居榜首;2012年2月,山東大學文學院在全國十省的城鄉進行“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接受調查,讀過路遙《平凡的世界》的讀者占被調查者的38.6﹪,位列所有茅盾文學獎作品第一位,而《平凡的世界》的讀者以在校學生和青年人居多。《平凡的世界》堪稱新時期以來文學創作中最感人、對讀者影響最大、最令人尊敬的作品之一。作品是作家生命對象化的結果,是生命存在的方式,路遙通過其優秀作品而增加了他生命的長度。

      讀者喜歡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是因為這部作品提供了鼓舞讀者向上與向善的正能量。我認為,文學的本質不是華美的語言與復雜的結構技巧,而是展示人性的光輝,傳達一種精神和力量。路遙是中國上世紀80年代社會轉型的記錄者與書寫者,他堅信,“只要廣大讀者不拋棄你,藝術創作之火就不會在心中熄滅。人民生活的大樹萬古長青,我們棲息于它的枝頭就會情不自禁地為此而歌唱。”他的《平凡的世界》完整地再現了社會轉型時期紛繁多變的社會現象,真實地反映了社會底層奮斗者的悲歡離合和心靈世界。作家對作品中的人物寄予了同情心,對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做到了極大地尊重和認同。作品處處展現溫暖的親情與友情,是一部溫暖人心的小說;作品中的愛情也寫得很美,完全超越了世俗與肉欲,賦予無比美好的內涵和想象空間。這部小說所傳達出的精神內涵,是對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傳統的繼承。作家鐵凝曾說過“文學是燈”,意思是文學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要有燭照人類前行的力量。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以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擁有觀照現實社會的廣度、展示轉型期社會心理的深度、描寫平凡人超越苦難的前瞻力度,已經擁有了這樣的功能。

      我國進入快速轉型的21世紀后,文學語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每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雖達3000多部,但文學的邊緣化越來越嚴重。每個時代的讀者對文學作品的認知與理解均不同,但在剝蝕了時代性后,路遙的文學意義卻愈發凸現,因為路遙作品所擁有的溫暖情懷與勵志功能越來越具有普遍性的魅力。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路遙在我國國民文學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原因。

      路遙生前曾反復說過,“對于作家來說,他們的勞動成果不僅要接受當代眼光的評價,還要接受歷史眼光的審視”,并認為作家要“全身心投入生活之中,在無數胼手胝足創造偉大歷史、偉大現實、偉大未來的勞動人們身上領悟人生大境界、藝術大境界應該是我們畢生的追求”。路遙的這番話仍有醍醐灌頂的作用,意在告誡我們的作家朋友們,要有大的思想境界,要有迎風而立的勇氣,要有為時代與歷史擔當的社會責任,而不是一味地媚俗與迎合。(厚  夫)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