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舊體詩又成新時尚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4月09日09:2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蔡世平

      血脈健旺的舊體詩詞

      舊體詩詞是中華文脈的重要一支。它與多種藝術形式一起,形成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河流,鑄成中華文化精神,滋養了華夏民族。而舊體詩詞又是歷史最久遠、普及最廣泛、影響最深入的一種文化形態。在最具影響力的中國文人譜系里,詩人詞人無疑也是人們知道得最多、最熟悉與最親切的。屈原、李白、杜甫,陶淵明、蘇東坡、李清照……只要稍具中華文化基本知識的人,隨口就能說出七個八個來。這些詩人詞人無疑是中國文學的驕傲,也是人類文明的偉大遺產。

      舊體詩詞根須深深扎進中華文化厚土。舊體詩詞總是以它唯美的形式追求和引人向上的精神傳統,以它活潑靈動而又無所不能的神奇力量,參與人們的社會生活,撫慰人們的情感,推動中華歷史的文明進程。

      如果說20世紀最后20年是舊體詩詞的復蘇期,那么進入21世紀,伴隨中華民族復興,分明看到舊體詩詞復興在望。新世紀到來的10年,舊體詩詞承接上世紀末葉的發展勢頭,繼續向前推進。不僅詩人和作品數量逐年擴大,詩詞刊物逐年增多,作品質量逐年提高,詩人的年齡結構也發生了較大變化。由1980年代主要以中、老年人為主,到今天老、中、青結合,年輕人比例不斷增大。更有不少自由體新詩人轉筆舊體詩詞,如賀敬之、丁芒、劉章、高洪波等。小說家、散文家鐘情舊體詩詞,如王蒙、肖復興、王充閭、熊召政等。用手機、微博寫作詩詞、交流思想、抒發感情更是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如今中華詩詞學會全國總會員已達2萬人,加上各省市縣的分學會和詩社,會員數已破200萬。適應這一時代需要,隸屬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的中華詩詞研究院也于2011年成立,舊體詩詞有了體制內的第一個國家戶口。今天,舊體詩詞詩人和詩詞作品獲得更廣泛的社會認同。當代舊體詩詞已經得到文學理論界的關注,一些學者的文學史著作開始收入當代詩詞作品。舊體詩詞和自由體新詩比翼雙飛、共生共榮的友好繁榮格局初步形成。舊體詩詞蓬勃發展的嶄新局面,成為當代中國一道壯麗的文化景觀。

      舊體詩詞的當代價值凸顯

      舊體詩詞在今天顯示出嶄新的時代活力。“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不僅看到古典詩詞的道德教化功能,勵志成才功能,美育生活功能滲透到家庭、社會的各個層面,同時也欣喜地看到,今人的詩詞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已經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對社會文明進程產生積極而深刻的影響。

      今天的舊體詩詞寫作者親身經歷了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時代巨變。詩人以飽滿的家國情懷、激越的精神情感、熱切的創作欲望創作詩詞,表達心中的喜悅,反映時代的變化,張揚偉大的民族精神。不能不看到,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主旋律作品是今天舊體詩詞的主流。

      時代給詩詞創作提供了豐厚條件和精神養料。新的生活、新的觀念、新的語言、新的文字,給舊體詩詞以極大鼓舞。人們欣喜地看到,漢字在今天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中放射出耀眼的時代光輝。在全面開放、飛速發展的今天,詩詞創作極大地豐富了漢語言文字的表現力。同時,舊體詩詞對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增強了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民族精神凝聚力。舊體詩詞在提純民族心智、回歸精神家園、和諧社會生活方面所產生的積極作用同樣是不可低估的。

      當代語境下的舊體詩詞寫作

      時代對詩詞寫作與欣賞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舊體詩詞蓬勃發展的今天,增強其文學性,培育詩詞的大眾閱讀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面貌,一個時代也有一個時代的審美取向。今天的舊體詩詞就應當呈現新的時代特征,適應讀者的閱讀欣賞口味。 

      如何堅持“求正容變”,處理好“新”與“舊”、“變”與“不變”的關系,是詩詞寫作需要面對與破解的一個時代課題。

      既然是舊體詩詞,那么就要堅持平仄格律標準。這是基本要求。如果放棄了這個起碼條件,舊體詩詞的骨架也就散了,就不成其為舊體詩詞了。由平仄四聲、格律規范而創制的舊體詩詞,極端地體現了漢語言文字的美質,深受華夏民族的喜愛。這是舊體詩詞的“舊”與“不變”的一面。

      舊體詩詞既是漢語言文字的直接產物,但同時又是農耕文明的偉大成果。今天,從語言文字層面上說,文言文被白話文取代;從生產生活層面上說,農耕文明被工業文明、信息文明取代,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時代的巨變,是對今天舊體詩詞的考驗與挑戰。應對并贏得這場考驗與挑戰,就能贏得舊體詩詞的當代聲譽。應當看到舊體詩詞寫作的思維慣性和傳統覆蓋力、滲透力仍然是十分強大的。以至今天不少舊體詩詞寫作者,看不到或者根本不愿意看到這種巨大變化,仍然頑強地堅持舊體詩詞的傳統寫作方式。有的甚至極端地認為越古雅越好,不容有絲毫變化。這樣的寫作,事實上妨礙了舊體詩詞的時代發揮,也影響了舊體詩詞的時代張力。

      傳統既是營養,也是包袱。吸收營養,卸下包袱才是正確的態度。對于今天的舊體詩詞寫作者來說,最要緊的就是要轉變思維方式。要深刻認識時代的發展變化,大膽地從舊的語言體制內走出來,適應在當代語境下的舊體詩詞寫作,完成舊體詩詞從語言文字到表現手法,到精神質地的時代轉型。這便是舊體詩詞需要堅持的“新”與“變”。

      讓生命氣息在文字里流動

      舊體詩詞寫作由農耕文明的“得心應手”至今天的捉襟見肘、詞不達意,是一個客觀現實,也是詩人的一種主觀感受。舊體詩詞棲息的土壤,似乎變得越來越貧瘠,越來越陌生。

      我們要看到,人可以改變生產條件,但人無法根本改變自然,大自然仍然超越人而存在著。把眼睛放大里看,放遠里看,我們居住的星球,其實沒有太大的變化。我們要改變的,只是觀察世界的那一雙眼睛和感知世界的那一顆心靈。發現自然、貼近自然、回歸自然,從自然中吸取愛的源泉和生命的力量,任何時候都是詩詞創作必須的。

      不管生存方式如何變化,人,始終是詩詞寫作的主體。把人寫活了,也就把詩詞寫活了。不妨試試如何在詩詞寫作中加大自然之“物”,減弱人造之“物”。詩遇水土,遇風霜,遇日月,就能活起來。人心就是詩心。詩心就是自然之心。人的喜怒哀樂是一定要表現在生活里的。把人的喜怒哀樂寫好了,就把詩寫得抑揚頓挫,生意盎然了。因此,讓生命氣息在文字里流動,貼著生命寫作,而不是盯著物寫作,就能寫出活態的詩。對于今天的舊體詩人來說,要緊的是如何把“舊”寫“新”,把“新”寫“活”,這也是舊體詩詞的“變”與“不變”。

      (作者為中華詩詞研究院副院長)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蜜桃|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99精品国产成人a∨免费看|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xxx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中国精品videossex中国高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久久精品日日躁精品| 午夜精品视频任你躁|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9精品国产丝袜在线拍国语| 国产精品免费αv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91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费大片国产大片| 国产四虎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