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同春”北美首演——
“海外春晚”伴僑胞過大年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當悠揚的歌聲在紐約市立大學翠貝卡演藝中心響起,在場的近千名僑胞揮起手中的熒光棒和紅燈籠,與舞臺上的呂繼宏、幺紅、劉燕燕等藝術家們齊聲合唱,海外游子與祖國母親的暖暖情意消融了屋外的凜冽寒氣……
當地時間2月11日晚,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和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組派的2016年“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北美藝術團首場演出在美國紐約登臺亮相,美東地區華僑華人迎來了一臺祖(籍)國為他們精心打造的“海外春晚”新春盛宴。
期待已久的“春晚”
2月11日,猴年新春的大年初四,大洋彼岸的美國紐約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嚴冬,然而在位于最繁華商業區曼哈頓的翠貝卡演藝中心門口,夜幕剛剛降臨,這里就已聚集了眾多華僑華人的身影。他們都是前來趕赴與祖(籍)國母親的一場盛大“約會”——2016“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慰僑演出。
“‘四海同春’演出團一來,就如同我們家里的親人來了。對我們海外游子來說,沒有什么比祖國更親的了。”距離演出開始還有近兩個小時,祖籍上海的香港《鏡報》月刊紐約分社社長莫利亞和丈夫龔文謨就早早等候在演藝中心門口。與本報記者談及期待見到家鄉親人的迫切之情,莫利亞幾度哽咽。年近耄耋的龔文謨則一手拄著拐杖,一手舉著相機,不停地按下快門,拍攝著演出現場的一景一物。
“觀看‘四海同春’文藝演出,這早已成為我們這幾年過春節的必選節目。”在紐約生活了25年的宋懷時、程于虹夫婦一下班就急忙趕來演出現場。宋懷時告訴記者,這已是他們第4次觀看“四海同春”的演出,作為“忠實粉絲”,他們每一年都期待著這場專屬于海外華僑華人的“春晚”。
據悉,自2009年起,“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慰僑演出已在海外連續舉辦8年,年年都來美國。“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海外僑胞最懷念故土、牽掛親人的時刻。我們組派‘四海同春’藝術團赴海外進行慰僑演出,正是為僑胞送去祖(籍)國的關心與問候。”北美藝術團團長、國僑辦政策法規司司長董傳杰說。
首演當天,能夠容納近千人的演出現場座無虛席。甚至有不少其他城市的華僑華人聞訊專程趕來紐約觀看演出。家在紐黑文市的美國耶魯大學電機系訪問研究員徐德清就帶著14歲的兒子徐元春,驅車3個多小時趕來演出現場。“我昨天在報紙上看到演出的信息后就決定要來,我要讓孩子親身感受一回最原汁原味的中國春節文化。”徐德清說。
傳統文化的盛宴
在優雅柔美的中國傳統舞蹈與剛勁有力的中國武術表演中,“四海同春”首場演出拉開帷幕。呂繼宏、幺紅、劉燕燕等知名藝術家為觀眾演唱了《咱老百姓》、《今夜無人入眠》、《青藏高原》等多首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中國好聲音學員周深、李維帶來了他們的成名之作《貝加爾湖畔》,紐約當地華星藝術團的華人演員則以一支中西合璧的舞蹈《新年快樂》助興,為觀眾獻上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覺大餐。
“這次北美藝術團匯集了藝術名家和青年新秀,節目內容包括歌舞、器樂、雜技、武術等各種形式,每一個節目都充滿看點。”董傳杰說。
而此次演出最大的亮點,莫過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薈萃呈現。無論是河南歌舞演藝集團演員帶來的多支融匯太極、漢舞等古典元素的優美舞蹈,還是青年民樂演奏家郝曉東吹奏的嗩吶名曲《百鳥朝鳳》,抑或是廣東雜技家協會兩位青年演員表演的雜技肩上芭蕾《蝶戀》,都以豐富多彩的形式,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由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團帶來的象形拳、硬氣功等地地道道的中國功夫更是不斷掀起演出高潮,贏得在場觀眾的滿堂喝彩。
“今天的演出太精彩了!對于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海外僑胞來說,最想念的就是這些最純正的中國文化。”年過80的華榮芳在觀看演出后激動不已。她告訴記者,雖然移居美國已近30年,但鄉音難改,鄉情難忘。“能在美國欣賞到這樣精彩的中國傳統文化盛宴,我感到特別驕傲!”
作為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年輕一代華人,徐元春之前接觸的多是美國本土的流行音樂。“這是我第一次親眼見識中國少林功夫的風采,非常震撼!”徐元春興奮地感嘆,不虛此行。
不僅是華僑華人,許多在場的美國觀眾也都為精彩的演出頻頻鼓掌點贊。作為此次演出的英文主持人,美國青年杰米·凱特在主持之余,一直目不轉睛地觀看著整場演出。杰米告訴記者,他學習中文已有兩年,一直對中國文化充滿興趣。“我相信,這樣的演出也會讓更多的美國人了解并且喜愛中國的傳統文化。”杰米說。
心系故土的牽掛
演出之后,現場的華僑華人紛紛與藝術團成員合影留念,暢敘親情,久久不愿離去。“祖國為我們送來的‘四海同春’的精彩演出,唱出的都是我們的心里話,跳出的都是我們的心中情。”莫利亞拉著藝術團成員的手深情地說。
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主席梁冠軍也深有同感。“每到春節,祖國就會想念我們這些在海外的僑胞,派出這樣高規格的藝術團,讓我們第一時間感受到祖國母親的溫暖,我們非常感動。”
母親牽掛游子,游子亦心系故土。在觀看演出、感受親情的同時,華僑華人也十分關心祖(籍)國的發展,與藝術團成員的言談交流間總不忘問一問故鄉的變化。
梁冠軍告訴記者,過去一年,他一直往來中美之間,見證了中國“9·3”大閱兵、習近平主席訪美等眾多重大事件。“這一年的所見所聞讓我深切感受到,中國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習主席去年提出要在2020年實現7000萬人的脫貧,非常了不起,也讓我們海外僑胞深感驕傲和鼓舞。”梁冠軍認為,海外華僑華人也應該從項目、人才、技術等方面為中國的建設發展提供全力支持,“因為中國強大了,我們華僑華人就有了后盾”。
梁冠軍說出的是在美華僑華人共同的心聲。近年來,隨著交通的日益便利,尤其是中美互發10年有效簽證以來,華僑華人往返中美之間日益頻繁,與故土的聯系越發緊密,關注并助力祖(籍)國發展的心情更加迫切。
“目前,中美關系處在一個十字路口的關鍵時期,我們在美華僑華人近來討論最多的一個話題,就是如何發揮自身的特殊作用,積極推動中美之間的理解、交流與合作。祖(籍)國這樣記掛我們,我們也應該擔起這份責任。”徐德清在觀看演出后激動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