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各地文訊 >> 《三體》榮獲雨果獎 >> 正文
小說大獲成功反讓電影成為“不被祝福的孩子” 劉慈欣:無法預料《三體》電影的前途
■本報首席記者 王彥
有了雨果獎的加持,《三體》電影已無可避免地坐上了風口浪尖。一邊是20多部科幻電影立項讓今年成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作為領頭羊的《三體》自然將 被奉為圭臬。另一邊,對于游族影業接下的這檔子活,從小說迷到影評人,大面積的唱衰遠甚于樂觀的期待。影評人秦川璽直言:“小說越成功,翻拍電影越容易成 為不被祝福的孩子。”而大劉本人也承認:“《三體》的電影制作可用兩個字形容:險惡。影迷無上期待,要么被捧上天,要么被踩入地。”
8月,電影完成了所有實拍部分。在未來一年的后期特效制作中,制片人孔二狗承諾,片方既會不計后果地無上限追加投資,也會對原著照本宣科充分尊重。但橫亙在他們面前的又豈止是資本與技術的硬指標?
曾被低估的《三體》,折射國內科幻電影無根之木
從電影立項那天起,原著擁躉們的抵制就從未偃旗息鼓,其中最受詬病的莫過于主創名單。導演張番番、制片孔二狗何許人?游族影業又是何方神圣?
按照豆瓣網的介紹,張番番1973年生人,其電影作品有《密室之不可靠岸》《密室之不可告人》以及《信箱》,清一色懸疑恐怖片,無一例外低于6分。無論 以專業抑或非專業的眼光研判,《三體》的電影改編都有無數個理由交付更合適的導演人選,但張番番能雀屏中選有且只有一條理由,改編權在手。
參照當下的榮光,劉慈欣無限感慨,當年的《三體》影視改編權怕是被自己賤賣了。還是在2009年,大劉就把這份如今看來炙手可熱的版權賣給了唯一向他提 出購買要求的張番番導演。那會兒,在劉慈欣的概念中,中國能有人愿買科幻小說,已是走運。至于去年剛成立的游族影業,其真正的大股東是憑游戲發家的游族網 絡,而他們的目的亦是昭然:開發《三體》周邊的網劇、手游、頁游以及動畫。如今,由版權擁有者親自執導,這樣的配置再順理成章不過。只是,曾被低估的《三 體》、大劉的無奈之選,折射出的卻是整個中國科幻電影的尷尬。追溯國內影史,我們當然有過科幻片,比如覆蓋了整個1980年代的《珊瑚島上的死光》《霹靂 貝貝》《大氣層消失》,以及大劉本人極力推崇的1950年代的《小太陽》。但新世紀以來,美國出品了近150部科幻電影,但中國制造的還不滿10部,且多 數難逃泯然眾人的結局。
在清華大學教授尹鴻看來,如果寫書是劉慈欣“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小說提升到世界級水平”的個人英雄成就,是紙上 談兵卻躍出了超乎人類思想疆界的宏大畫卷,那么拍電影便是一項繁瑣冗長且必然伴隨著爭執與妥協的集體勞作。而且,這場勞作所處的中國電影生態圈,不僅長久 以來缺失可供科幻片發育生長的科學根基與幻想翅膀,更沒有一個讓人心服口服、庫布里克式的導演,“很長一段時間,科幻類型片在國內屬于無根之木無源之 水”。這與多數影評人的觀點不謀而合——中國科幻電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拐點進入新軌道,但無論如何起點不該是《三體》這樣的鴻篇巨制。
那些倒下的“雨果獎”改編先驅,凸顯科幻片立于電影工業最頂端
面對外界質疑,制片人孔二狗是這樣據理力爭的:“難道我們就該老老實實等著好萊塢制片方來操作中國電影項目嗎?”不是妄自菲薄,近些年電影產業高歌猛進的同時,中國電影確實未及仰望星空,而且不僅中國暫時難以駕馭科幻大片,許多國家恐怕都一樣力有不逮。
“電影先驅”法國人曾開創科幻片先河,拍出《月球旅行記》這樣的先明之作,可后來,要么是《時空訪客》般的穿越喜劇,要么是《神圣車行》之類的實驗藝 術,法國電影與硬科幻風早已背道而馳。其他國家中,日本人為好萊塢源源不斷貢獻著漫畫里的機甲戰士與哥斯拉怪獸;南非有過一部想象力驚人的短片《約堡外星 人》,但也經由美國人二次開發,才成就了《第九區》;至于印度,《P.K。》確實令人叫絕,但那只是一部以雕刻溫情來靠近《E.T。》的軟性科幻片,借著 虛擲的外星人視角,來談論地球上種族和解的可能。
更關鍵的是,即便是好萊塢自告奮勇來拍《三體》,也并非容易的事。2000年以來,美 國制作的科幻片近150部,但真正被市場和口碑所接受的也不過屈指可數。單以雨果獎為例,在這項“科幻小說界的諾貝爾獎”超過半世紀的榮譽簿上,偉大的科 幻作品連年不絕,但完美地從文字轉身到影像的卻是鳳毛麟角。多數時候,雨果獎與改編電影的不兼容才是主流旋律。奧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的游戲》原著是 部神奇之作,曾與其續集《死者代言人》先后包攬了1986年和1987年的雨果獎和幸運獎。但小說的前無古人,并不等同于電影大功告成,2013年《安德 的游戲》電影上映時,口碑與票房雙雙拉低,連帶著續集從此遙遙無期。在北美影評人們看來,書里有太多深層的內涵與思考被電影砍伐殆盡,余下的只是早就落入 審美疲勞的“小男生打外星人”。被譽為科幻界史詩的《沙丘》則是另一部前車之鑒。法蘭克·赫伯特的原著之經典毋庸置疑,作者以荒漠的阿拉基斯星為背景,構 筑出一個想要掙脫戰爭與憎恨的世界。小說在幻迷心中擁有無上崇高的地位,但大衛·林奇指導的影片卻連導演本人都難言滿意。
尹鴻認為,科幻片在整個電影工業中堪稱頂端的皇冠,《三體》電影要調動的資源,以及它對軟硬件環境的要求,足以與《指環王》《哈利波特》《星球大戰》這些系列大片隸屬同一級別。但一年能有幾部《星球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