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新聞 >> 各地文訊 >> 《三體》榮獲雨果獎 >> 正文

    科幻課堂,需要持久的熱情——訪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吳巖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9月02日08:01 來源:光明日報 靳曉燕

      《三體》火了,掀起了科幻文學熱,曾經遇冷的“科幻文學”專業也火熱起來了。在北京師范大學2015年博士生招生 專業目錄中,首次設立“科幻文學”博士招生名額。名額雖然只有一個,卻引起了極大關注。那么,設立科幻文學專業的初衷是什么?這個專業的發展前景又會怎 樣?近日,記者采訪了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學文藝委員會主任委員吳巖。

    國內科幻市場已經覺醒

      記者:“科幻小說”,作為少數人的文化是否正在普及?科幻文學是如何在中國發展起來的?

      吳巖:科幻文學是文學里唯一一個有具體生成日期的文學。現在比較普遍的說法是,1818年,詩人雪萊的太太瑪麗·雪萊創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今天,這一藝術形式在世界上有非常大的市場,每年最佳的十部影片里怎么也有四到六部是科幻題材。

      而在中國,科幻也有超過100年的歷史。最早推崇科幻作品的是梁啟超,他在1902年編的雜志《新小說》中大力推薦哲理科學小說,這個時候 魯迅也翻譯科學小說。所謂的科學小說,就是今天的科幻小說。在新中國成立后的頭十七年里,科幻小說主要在兒童文學領域發展。真正的大發展,是在“文革”以 后,像大家熟悉的葉永烈的《小靈通漫游未來》,初時發行160萬冊,是中國一次性發行量最大的科幻產品。

      隨著科幻電影受到觀眾的追捧,國內科幻文學的整體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在這種背景下,與科幻有關的市場已經覺醒,市場對科幻理論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大幅增長。大學設立科幻文學專業方向的初衷,其實并不是為了培養科幻作家。很多人對此存在誤解。

      記者:北師大今年第一次招收“科幻文學”博士,請您介紹一下具體招生條件。

      吳巖:科幻方向的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筆試的試卷和文學院其他專業的考試基本是一樣的結構,面試試題就看考生的發揮了。面試老師會給出一系列和科幻有關的問題,讓考生闡述自己的觀點。碩士現在每年有幾十人報名,通過的只有一至二人。

      學生的專業基礎和專業興趣、對當前重要問題的把握,是考試的核心。鉆研科幻文學,必須對這個領域有持久的熱情,有把這件事做好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及獨立工作的潛能。

    目前最缺科幻電影的編劇

      記者:在您看來,中國的科幻產業現狀如何?未來發展的空間又如何?

      吳巖:科幻文學包含著對時代的認知,它是與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緊密相關的文學。科幻文學往往反映的是科技對生活的種種影響,同時還有人們對未來的渴望,對現實的批判,這是科幻精神的表達。

      科學是一種很重要的認知世界的途徑,科幻文學培養人的科學思考和思考科學。美國曾有一位著名科學家兼作家,因童年時代看過《火星公主》系 列,很快愛上了行星研究,后來成為這方面的首席專家。這就是科幻的科學教育功能。它教你去分析、思考、發現,而不是教你記住某種東西。

      我們過去沒有系統化的科幻人才培養模式。為此,北師大從1991年開始給本科生開了科幻課程,主要以作品欣賞為主。2003年開設科幻文學 碩士研究方向。現在,到2015年我們上第三級臺階,開始博士生教育。科幻教學的發展勢頭是好的,但我覺得應該更加側重專業教育,因為這同就業密切相關。 目前,中國科幻產業正在啟動中。比如,在科幻電影產業中,涉及編輯、制片人、概念設計、特效等多種人才門類。然而,目前最缺的是科幻電影編劇,據說目前中 國有30萬名編劇,但能寫科幻劇本的,可能不到1%。

      (本報記者 靳曉燕)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