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中國作協組織作家下基層 以文學見證經濟科技發展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2月02日08:46 來源:中國作家網 黃尚恩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學界的優良傳統。長期以來,中國作協通過主題采風、定點深入生活、到基層掛職鍛煉等方式組織作家下基層,作家們在此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創作出一大批優秀文學作品。當前,在中宣部等五部委的部署下,文藝界正廣泛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中國作協積極響應,緊緊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精心組織、廣泛動員,團結引導廣大作家深入基層、深入生活。

      1月27日至29日,由作家張勝友帶隊的采風團一行10人來到河北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進行采風。此次采風活動的主題是“以文學反映經濟、科技的發展”,采風團先后來到哈動力、康泰醫學、思泰意達、中科百捷、中興恒和等科技企業和秦皇島(中科院)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基地進行參觀,與科技工作者們進行座談,了解一個個企業的發展概況,感受建設者們昂揚奮進的精神風貌。

      作家參觀的這些企業,有的致力于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進行開發應用,有的專注于城市數字化管理,有的聚焦于抑塵技術以促進環保,有的則關注對人體健康狀況的適時檢查……企業很多產品達到了比較高的技術水平,有些甚至與國際接軌。張勝友說,我們在上世紀80年代通過設立5個經濟特區和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推動了珠江三角洲的發展,在90年代通過開發浦東,再加上沿海港口城市的發展,實現了長江三角洲的經濟騰飛。到了新世紀,環渤海經濟圈得到重視,牽引第三個城市群落崛起,帶動整個國家走上更高層面的改革。在前面兩個階段,我們主要充當“世界工廠”的角色,但現在則必須強調科技創新,掌握更多的自主產權。在全國各地,有數不清的科技人員正在不斷探索技術創新,在秦皇島,我們只是看到了一個生動的側面。

      以文學來反映工業、科技,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活動中,作家們也相互交流了對于這個問題的看法。詩人大解說,單個的人在強大的工業、科技面前會顯得非常渺小,但一想到這些奇跡都是人創造出來的,一種豪邁感也會油然而生。對于工業、科技,傳統的文學大多從它對人性的擠壓、對隱私的破壞等角度進行書寫,這當然是非常有意義的。但仔細一想,我們大多數人離開這些產品就無法正常生活了,因此我們應該懷著一種建設性的態度去考慮問題,不能單純地加以“反對”、“抵抗”。我們用文學來書寫科技題材時,不能硬碰硬地直接寫,因為文學畢竟要從講述個人的經歷和感受出發,科技只能作為其中的一個元素參與進來。

      作家劉建東曾在煉油廠工作10年,所以來到秦皇島開發區的企業廠房里,他覺得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他之前曾寫過《全家福》《十八拍》等作品,以工廠為背景,關注個體命運變化和內心掙扎。他談到,小說主要講述人情人性,不可能直接地去處理工業、科技題材。但是,即便現在離開了工廠,他還是愿意把小說的背景設置在那里,因為他非常熟悉那個環境和那些人物,而且覺得工業、科技與我們這個時代、這個國家的歷史進程密切相關,能夠反映出一些根本性問題。

      在活動中,作家們還來到村民家里,了解發展經濟開發區對周邊農村的影響。據村民介紹,在開發區擴建過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大批農民需要暫時搬出,新房建好后才能搬回。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給予了較好的政策傾斜,絕大部分農民是非常滿意的。雖然住的問題解決了,但作家們更關心他們后續的生活怎么辦。當了解到老人都有養老保險、很多年輕人經過培訓可以進入開發區工廠工作時,作家們都感到很欣慰。作家杜麗說,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老百姓感到幸福與否更需要關注。從平房住進樓房,條件肯定變得更好了,但人們相互之間的交流卻似乎變少了。這是城鎮化進程必然帶來的結果,只能通過培育良好社區氛圍來解決。

      這次聚焦于科技發展的采風活動,是京津冀作家的一次聯合行動。除了到秦皇島的這一個采風團,同期還有一批作家聚集天津,將實地感受那里的科技發展情況。同時,中國作協還將組織作家到北京中關村,了解科技發展前沿情況。在各個采風團中,京、津、冀作家各占一定比例,涵蓋不同文體的寫作者。中國作協創作聯絡部副主任馮德華介紹說,京津冀協調發展,在文學上就應該積極交流。這次采風活動為三地作家提供了良好的交流互動機會。

      談到京津冀作家的交往,作家狄青說,這三個地區在地緣上有著親密聯系,這為作家們相互交流提供了便利。孫犁、梁斌、浩然等老一輩作家都不止在一個省或直轄市待過。但在當下,京津冀作家通過舉辦活動的形式來互相交往并不多,民間的文學交流稍微好一些。詩人郁蔥也有同感。他說,河北詩人與北京、天津同行之間的交流太少了,反而與一些距離遙遠的省份的詩人交往密切。因此,可以多舉辦一些文學活動,把三地作家聚集起來,真正沉下心來探討解決文學創作上的困惑。

      此次秦皇島之行只是一次短暫的主題采風活動,作家們表示可以此為契機,繼續進行深入的后續采訪,更持久地接地氣、長見識、增動力。作家王松多次參加中國作協的采風活動,大都寫出了結實的作品。他說,作家要不斷地去尋找創作源頭的活水。而這源頭活水,就是當下的生活。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