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貴州文壇有點兒熱鬧。
年初,闊別了六年的全省青年作家創作會議在貴陽召開,七位本土作家被授予“青年作家突出貢獻獎”;年末,兩年一屆的“烏江文學獎”啟動并舉行了頒獎大會,十一位本土作家榜上有名。而在這一年中,貴州不少作家新作頻出,同時亦有作家獲得文學行業全國權威獎項。
★ 貴州作家“百花齊放”
今年2月25日,第五屆貴州省青年作家創作會議在貴陽召開,100多位青年作家歡聚一堂,相互交流思想和創作經驗。
這是一次久違的創作會議,距離2007年底召開的上一次全省青創會已經六年有余。“近年來,貴州誕生了一批優秀青年作家,他們創作了一大批技巧純熟、思想深刻、深受人們喜愛的作品。”省作協秘書長孔海蓉說,為鼓勵青年作家的創作熱情,省作協對近年來文學創作成就突出的青年作家末未、李寂蕩、汪洋、肖勤、肖江虹、趙衛峰、曹永等7位作家授予“青年作家突出貢獻獎”,每人獎勵1萬元。
孔海蓉認為,這次會議意義非凡:“會議總結、梳理了近年來貴州青年作家的創作成果,交流研究青年作家隊伍建設和文學創作的新情況、新特點;規劃未來,共商繁榮創作、發展文學大計。”
此外,在這一年中,我省作家新作頻出。沉寂多年的知名作家謝挺,一口氣出版了短篇小說集《有青草環抱的房間》、中篇小說集《沙城之戀》和長篇小說《留仙記》等三本新書;而被譽為“文壇黑馬”的80后作家曹永,出版了長篇處女作《無主之地》;我省散文詩作家喻子涵創作了一系列“漢字解讀散文詩”,并且獲得第五屆“中國散文詩大獎”。
而在剛剛過去的十一月份,貴州11位作家走了一遍屬于貴州文壇的“星光大道”:11月7日,第四屆烏江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思南舉行,11位本土作家榜上有名。孔海蓉介紹說,這次參評的作品范圍為在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間,由烏江流域作者創作、以漢語言文字公開出版或發表的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影視文學劇本、文學理論評論等作品。
最終,獲得第四屆“烏江文學獎”的8部作品分別是長篇小說《中南門》(作者唐玉林)、短篇小說集《有青草環抱的房間》(作者謝挺)、散文集《聲音的密紋》(作者戴冰)、長篇小說《鹽號》(作者田永紅)、長篇小說《洋嫁》(作者汪洋)、作品集《即將辭去的舊樓》(作者侯長林)、詩歌集《對時間有所警覺》(作者姚輝)、長篇歷史小說《烏蒙史詩》(作者吳勇)。獲“烏江文學獎刊物獎獲獎”的3部作品分別是短篇小說《牧羊山》(作者梁國賦)、散文《邊鄉的牛》(作者田茂松)、散文《三門塘的時光色澤》(作者陳丹玲)。
★ 作家們的新作、獎項
1、戴冰 貴州省作協副主席。長篇系列散文集《聲音的密紋》榮獲第四屆烏江文學獎。
評說:這是一部讓人在光陰的流逝中撫摸聲音痕跡的散文集。它將個體與群體的歷史記憶,刻成一張歲月的唱片;借音樂視角,凸顯時代特征,折射生存境態。——第四屆烏江文學獎頒獎詞
2、謝挺 《山花》雜志社副主編、編審。短篇小說集《有青草環抱的房間》榮獲第四屆烏江文學獎。
評說:以詭異的景象,曼妙的意趣,迷惘的記憶,或探尋現代都市人內心矛盾與精神缺失;或言說特定時期人們的內心流向,表現出作者對短篇小說創作的把握。——第四屆烏江文學獎頒獎詞
3、喻子涵 貴州省作協副主席。榮獲散文詩雜志社頒發的第五屆“中國散文詩大獎”。
評說:他在超越現實的制高點上,面對從高山大河到微小字粒的世間萬物,表達了對自然、社會與人生的關切與感悟。靈動的文字與特異的想象,拓展了散文詩的領域和內涵。——第五屆“中國散文詩大獎”頒獎詞
4、王劍平 貴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首次出版武俠小說《黔中護寶記》。
評說:這是一部以貴州抗戰史實為依據的通俗文學作品,融入了許多貴州民間文化元素。作者的知識結構在他的同齡人中殊為少見,故能夠寫成一本既好看,又有認知性的小說作品。——戴冰(貴州省作協副主席)
5、曹永 80后作家。出席第五屆貴州省青年作家創作會議,榮獲“青年作家突出貢獻獎”;出版長篇小說處女作《無主之地》。
評說:“曹永在他成功構建的小說世界里,客觀與主觀、描述與想象、理性與狂放并存于一體,在其尖銳犀利的背后,表達出作者對底層民眾的深切關懷。”——“青年作家突出貢獻獎”頒獎詞
★ 對話作家
記者:一年又要過去了,除了上述之新作和獎項,請您談談2014年您在個人創作和別的工作上有什么成果?
謝挺:今年除了出版獲得第四屆“烏江文學獎”的短篇小說集《有青草環抱的房間》之外,還出版了中篇小說集《沙城之戀》和長篇小說《留仙記》。
一向以現實題材為主打的《十月》雜志破例刊發《留仙記》,而《北京文學》編輯王秀云給予《留仙記》極高評價:“這篇小說走到中國文壇前列,是近年最優秀的小說之一。”
喻子涵:回顧2014吧,除了完成一部30萬字的學術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即將出版)和寫了10多篇文學評論以外,大概寫有40來章散文詩。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繼續上年寫作的“漢字散文詩”,有30多章;另一類是今年分別在伊犁、鶴壁、沿河、威寧參加詩會所寫的“筆會稿”,有10來章。
貴州省文聯今年以“中國夢”為主題組織第二屆“貴州專業文藝獎”評獎,我參加了。我提交的是散文詩組章《尋夢喀斯特》,有12章共7千多字。這是一部取材于貴州本土、充滿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表達人文精神和尋夢理想的長篇抒情散文詩。
戴冰:在《文匯報》上開了一個新的專欄。然后就是出了一本插圖版的小說自選集。創作上乏善可陳。倒是編了幾套比較喜歡的書,《博文貴陽》(第二輯)、《舊事貴陽》、《迷象貴州》以及為旅發大會編的《名人與貴陽》及《品不夠的貴陽》和《讀不厭的青巖》;還有一本有關地方文化的雜志《地方》。
王劍平:若說成果,我很羞愧。生活沒得選擇,當初稀里糊涂、義無反顧選擇文學,現在又從事這樣一份工作,實現這個愿望已經很幸運了。就目前而言,讀書和寫作組成的生活是快樂的,這份快樂不過取舍之間,我放棄其他,只取文學。但老實說,沒有任何一個小說家永遠都明白小說怎么寫,我寫作只從個體內心出發,同樣需要取舍。我常常敲打自己,學會放棄,此非一朝一夕、一年二年所能,舍到一無所有,也未必會有成果。
記者:評價一下,這一年你所屬行業文學創作上的整體狀態?
喻子涵:貴州今年的散文詩,據我初步掌握的情況,應該比往年要好。一是從全國出版的各種選本上看,比往年入選數量要多,至少有20人次。二是從報刊發表來看,貴州散文詩時有亮相,比如湖南的《散文詩》雜志,四川的《散文詩世界》和《星星》詩刊的“散文詩”下半月刊,新疆《伊犁晚報》的“天馬散文詩”專頁,上海《文學報》散文詩研究專刊,浙江《湖州晚報》的“南太湖散文詩”專頁,還有《詩刊》、《詩潮》、《中國詩歌》、《中國詩人》、《貴州詩人》等綜合性詩刊以及《民族文學》、《貴州作家》等綜合性文學雜志上,時有貴州散文詩人的作品發表。三是出版專集和舉辦活動方面,遵義有余利紅、黔南有楊啟剛分別出版了散文詩集,沿河自治縣舉辦“中國散文詩人走沿河”全國性散文詩筆會和研討會,并出版了《九盞燈》散文詩選集。總體來說,2014年貴州散文詩創作依然活躍,而檔次也在提升。
王劍平:2014年,貴陽市作協參與策劃、計劃發行的圖書有《黔說城跡》(2本)、《榜樣》等,計20余本(部),均已出版發行。另有市作協會員個人創作的《竹園集》、《戴冰中短篇小說自選集》、《會飛的喔喔嗝》、《明天已成今日》等,也得以出版發行。
2014年8月,在貴陽舉辦的第二十四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市作協近幾年組織發行的圖書,有30余種參展。另外,在全省中國夢專業文藝獎和烏江文藝獎評選中,市作協有5部(篇)作品獲獎;同時,我市作者作品,在全國高端性文學期刊也有展示。
記者:在創作方面,明年有何計劃?
喻子涵:我在高校,大量時間在搞教學和科研,創作完全是業余愛好。但恰恰是這種業余創作,讓心靈得到修復,讓生活得到滋潤。因此,要盡量擠出時間,繼續寫散文詩,寫出好散文詩,完成《漢字意象》系列的寫作。
戴冰:如果順利的話,預計在明年出版一本外國文學閱讀手記,現在還有幾萬字沒有寫完;然后希望有時間寫出一個小長篇。
謝挺:不知道。我的很多計劃、設想其實都湮滅了。每個小說其實都有它們自己的命運,該發生的時候就來了,我不過是它們的守望者。如此而已。
王劍平:我正計劃寫個反映水電工人的長篇,這一主題與個人成長相關,可能會在文本上作一些嘗試。我衷心希望,貴陽市的文學創作來年豐收。
曹永:寫一部長篇,以一百多年前黔西北農民起義為背景,具體的東西寫完再透露。
本報記者 王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