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藝苑 >> 正文

    雪域藏跡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7月06日12:02 來源:光明日報
    正月的雪(中國畫) 李小可正月的雪(中國畫) 李小可
    圣 地(中國畫) 李小可圣 地(中國畫) 李小可
    寺(中國畫) 李小可寺(中國畫) 李小可
    春 月(中國畫) 李小可春 月(中國畫) 李小可
    山 魂(中國畫) 李小可山 魂(中國畫) 李小可

      在赴長江源頭途中和藏民圍坐在一起喝酥油茶,那時臉上已經曬出“高原紅”;梅里雪山或是岡仁波齊峰前背著重重的器材拍照尋找創作素材,皚皚白雪為證;與藏民牧民的合影,定格在他們多彩的服飾和質樸的笑容間……步入聚藝堂,首先奪目的就是這些李小可在藏區有些歷史痕跡的老照片。畫家李小可創作的表現西藏地區人文風光的水墨作品30余幅掛滿展廳,這樣以“藏跡”為題的一次展覽,是他對藏地特殊視角的人文關注和視覺表現的探索。

      藏地獨特的人文風光為李小可的藝術創作打開了另一片天地。他曾在一篇自述中說道:“為了尋找新的繪畫語言和感受,我曾多次到西部藏地,歷經黃河源頭、長江源頭、柴達木、阿里、珠峰、那曲、瑪曲、碌曲、夏河……我有了和藏地藏人近距離接觸的機緣。藏地的純凈博大、渾厚蒼茫,藏人的真摯、剛悍和純樸,都給我以震撼——那是一個讓人魂牽夢縈的神秘境地。我企圖走得更近,可她永遠在遠方,永遠包含著變化、失去與永恒……藏地已成為我不滅的精神家園與創作源泉。”

      李小可自20世紀80年代起先后三十余次深入西藏、青海、長江源頭、黃河源頭、甘肅等西部藏族地區進行寫生及攝影創作,體驗生活,在繼承中國畫傳統和李可染藝術精神的同時,他以開放的態度,注重吸取外來藝術的營養,深度的直面生活、時代,從對生活的強烈感受中尋找自己個性化的繪畫語言,在重體驗的基礎上強調表現,形成了特殊的水墨表現風格。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這樣評介李小可的藏地創作:西藏具有強烈的吸引畫家走進去的力量,小可他花了很多心力在西藏題材方面,力圖通過這一題材在水墨、語言和風格上有所突破。雖然在這一系列中出現了能夠符合他心性的作品,并在人文關懷方面也表現出了他的情感,可是并不是所有繪畫語言都能夠表達他的感受,一定的敘事內容需要一定的繪畫語言方式來配合,才有可能在契合中表現出完美。他的努力是在色彩方面。這時候他如果還是堅持墨分五色,那可能很難表現出多彩的西藏,很難表現深深的藍色天空映襯出五色風馬旗獵獵作響的景象,如果沒有那高純度的色彩就難以還原和表現現實。因此,小可還動用了光影關系,以期畫出高原紫外線的力量。(田 呢)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