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麗傳媒制作出品的電視劇《虎媽貓爸》講述了一對小夫妻因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的觀念分歧,所引發的一系列家庭矛盾、情感沖突等的故事。 該劇突破了以往一些熱播都市劇“三房一廳”的小格局,不再以婆婆媽媽的矛盾和吵鬧為賣點,而是從現實生活出發,聚焦當下生活中的擇校難、隔代教育、學區房、中西教育等話題。自5月3日在東方衛視、天津衛視黃金時間開播以來,該劇逐漸成為2015年度都市劇創作中一部具有現象級意義的作品。在日前中國電視藝委會召開的該劇專家研討會上,業內專家從創作視角、人物形象、話題效應等多個角度,對這部“現象級”的作品進行了深入研討。
談及《虎媽貓爸》的創作意圖,編劇申捷概括為,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教育戲,而是一部與成長有關的作品。與會者認為,同前幾年“80后”育兒劇只是單純“人物化”不同,該劇以生活流的敘事策略直面當下中國家庭的教育問題,不但寫出了復雜的人物關系、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系,反映了“80后”家長們最具體、最糾結的現實問題,并折射出隔代教育沖突、擇校問題、學區房等社會熱點。不少與會者表示,該劇之所以引起了這么大的反響,就是因為它觸碰了社會家庭和精神審美中的敏感地帶,表現了能夠引發大眾共鳴的日常生活,塑造了畢勝男這樣一個有著豐富內心世界和典型性格內涵的人物,以極具性格化的人物塑造,濃縮了一代人身上帶有的普遍性的東西。該劇產生的話題效應,促使觀眾在觀看、議論之后開始審視并調整自己的行為。此外,與會者還就該劇在臺詞缺少個性化、某些場面人為編織痕跡過重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意見。(徐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