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者:劉心武
評 語:發表于《人民文學》2014年第4期的長篇小說《飄窗》,是作家劉心武長篇小說新作。小說以飄窗為入口,以紛繁的線索和巧妙的勾聯,全景式地展示出當下中國人的生存和精神境遇,對人性進行了多面性考量,由此展開了一幅立體的當代“清明上河圖”。小說描寫了包括退休的高級工程師薛去疾在內的近30個人物,呈現出當代諸多階層構成的斑駁的世情。作品充滿了作家敏銳而獨特的感受和發現,浸潤著人道主義思想和知識分子的自省精神,以悲憫情懷和反思的勇力,寫出了繁復世相中人的飽滿的生命狀態,地氣豐沛,思力沉實,有趣味,見性情,意蘊豐饒。
獲獎者:曾慶瑞
評 語:曾慶瑞是《文藝報》長期熱忱的支持者,數十年來在《文藝報》發表了大量文章,在業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幾十年來,曾慶瑞在文藝理論和文藝批評領域里,真誠守望人類精神家園,無私無畏,奮力前行,敢說話,多說話,說真話,堅持說有意義、有價值、有實效的話,追求并踐行對文藝發展作出一流的是非評判和一流的褒貶表達,為繁榮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事業奉獻了智慧。
2014年,他在《文藝報》發表了《一流的表達:〈北平無戰事〉的語言形式系統》《合格的文藝家必須德藝雙馨》《文藝評論的重要陣地》等多篇重要文章,在文藝理論具體問題探討、傳遞文藝理論工作正確的價值評判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獲獎者:關仁山
評 語:關仁山是一位努力與當下生活建立聯系的作家,是一位長久關注當代鄉村變遷的作家,是一位滿含深情和充滿挑戰精神的作家。他的長篇新作《日頭》,是體現他創作精神的又一力作。小說以金沐灶對中國鄉村困境的直視和對理想鄉村生活狀態的求索為主線,講述了冀東平原日頭村近半個世紀的歷史與現實。可以說,《日頭》是對中國鄉村近半個世紀以來的一次完整的藝術呈現。在藝術上,作者將現實的探尋與精神的漫游、物質的批判與文化的想象、正史的端莊與野史的奇異有機結合,使小說煥發出一種別樣的藝術魅力,為中國鄉土文學提供了嶄新的空間。
小說原載于《人民文學》2014年第9期,被《長篇小說選刊》2014年第6期選載,發表后反響較大,并榮登2014年中國小說排行榜長篇第二名。
獲獎者:李潔非
評 語:李潔非撰寫的《天崩地解:黃宗羲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名列“2014中國好書榜”年榜人文類前列、新浪中國好書榜9月十大好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10月“大眾好書榜”等多種榜單。
黃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史學家、教育家,是明清思想史上不可多得的財富。作者以非正宗的史筆寫傳主的苦路之行,內心活動與環境勾勒均有動人之色,并將傳主的身世、生平和其學術思想,融會在相關歷史資料的梳理之中,條分縷析,夾敘夾議,在呈現傳主思想價值的同時,也融入了作者的思考探索,極具思想含量。全書行文散淡灑脫,沉靜的敘述里峰回路轉,演繹了一代人的心史,是一部成熟新穎的名人傳記、瀟灑自由的學術隨筆。
獲獎者:榮 榮
評 語:榮榮從事詩歌創作多年。近年來,她的詩風逐漸沉穩與成熟,呈現出持久的創造力和獨特的氣象。2014年《詩刊》1月號上半月刊“視點”欄目中,她的作品《更年期》是一組難得的佳作。這組詩明寫一個女人生命進入另一段生理周期,實則表明詩歌創作乃至人生的又一個美好的開端,展現給讀者的是人生穿過激越之后豁然開朗的平靜江面,表達出詩人內心世界的智慧之光。
近年來,榮榮不斷有佳作在《詩刊》《人民文學》等刊物上刊發。她的這些詩歌,抒寫真景物、抒發真感情,從生活出發,以生動、鮮活的筆觸,表達了對時間和生命幽深之處的探尋、發現和體認,達到一定的美學境界。她本人也成為當下詩歌創作隊伍中的重要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