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來自民間的文化守望——讀吳永雄散文集《天地有情》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7月04日07:22 李曉晨

      閱讀吳永雄的散文集《天地有情——石獅湖邊舊事》,便會對石獅的自然地理、文化掌故、歷史沿革等有清晰的認知和了解。作者并非專業作家,僅僅出于興趣寫下這些篇什,他的文字簡潔平實,一板一眼,資料真實豐富,為當地文化發展留下了生動的記錄與準確的注腳。也正是因為有像吳永雄這樣來自民間、對文化懷有赤誠之心的守望者,那些不為人知的資料和細節才得以傳承下來。

      吳永雄涉及行業頗多,幾起幾落,卻對文學不改初衷,幾十年堅持我筆寫我心。他的文章因此具有廣闊的題材和視域,隨筆集《天地有情》以“流年往事”、“鄉里名人”、“編目之余”和“附錄”廣泛涉獵,既寫故人故景,又為各行業能人“畫像”,也表達深思熟慮之后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石獅城的龜湖塘是這部集子的中心,或者說,這龜湖塘才是吳永雄更精確的故鄉。中國人相信,有水的地方就有靈氣,正是這一汪歷史悠久的湖水,滋養了作者的童年和人生。那歲月是艱苦的,繁重的勞動和刻骨的貧窮寫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臉上,湖邊的后生卻不覺,泥土的芳香和勞動者樸素的情感讓他對以后的日子充滿希望。對文學藝術的熱愛給他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這些在他回憶起湖邊劇社、記下文化舊宅,以及勾勒華僑戲院和《民聲報》的隨筆中可見一斑。這些散文從今天寫起,追溯此地此景的前世,牽扯出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是在地方志以外對當地社會文化史料的有益補充。因為熟悉和熱愛文化,這些作品寫得發自肺腑,有根有蔓,讀來生動有趣,樸素扎實,興致盎然。

      石獅作為福建省綜合改革試驗區,也是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個縮影。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進程中,石獅人以“敢為天下先”的勁頭走出故鄉和國門,成為憑本事致富的一代拓荒者。吳永雄本人也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他的許多文章就寫出了石獅人這種特殊的精神品格——追求財富,百折不撓,勤懇質樸,因為親身參與了那些中國歷史節點上的重要事件,所以有感而發、真摯動情。吳永雄寫自己經歷的文章《我被“轟”出訂貨會》《當主任的那一陣子》《失敗的基金會》等,讓讀者看到了一個普通人在改革開放初期創業的艱難不易。屢受挫折,卻鍥而不舍,才是那一代創業者精神的真實寫照。中國經濟的騰飛、社會的發展,也正有賴于這種精神的代代傳承,這是中國精神,也是每一個普通個體的中國夢。

      他寫“鄉里名人”的部分,既有新聞通訊的真實性,同時不乏文學性和藝術性,以白描的寫法,寥寥數筆描畫出石獅城的眾生相。在記人的同時,牽扯出歷史的脈絡,讓人不禁慨嘆,小小石獅城竟是這般能人聚集、賢良輩出。他們身處各行各業,有早就聲名在外的,有來自基層的普通人。無論名頭大小,吳永雄都能一視同仁的去看去寫,以平等的視角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我喜歡的還是那些寫民間藝人的作品,吳永雄寫起這些來似乎更加游刃有余,這也充分說明,在熟悉和喜愛的領域里才最有話語權和說服力。他寫染烏衫褲的巧匠張聘金,是和石獅過去的領軍產業漂染業聯系在一起的。從民國初年最有影響力的染坊寫起,講述了張媽水一家由小做大的過程,其中對“染烏衫褲”這項民間傳統技藝的描述讓人大開眼界。作者把一個行業的興衰通過一個家族的起落寫出來,更在文尾留下了對石獅漂染業和服裝業的思考。《迦南園與“五老”李玉坤》從民國時代建筑迦南園的歷史寫起,溯及新中國成立后,一位普通的家庭婦女李玉坤將其作為我黨地下活動據點的英雄壯舉,書寫了大時代中普通人的氣概與情懷。

      這類散文隨筆在吳永雄的集子里還有很多,常是由一地一物輻射至與之相關的人物、故事和歷史變遷,娓娓道來,從容舒緩。這種錯落有致、言之有物,來源于作者對故鄉的熱愛和對與之同生共長的人民的關懷。就像作者自己在后記里寫的那樣,“我深深地愛著自己的故鄉,但故鄉留給我太多的辛酸事,太多的記憶……因而我想,人若無情,天地有情,何畏命運多舛,人生的道路不是依然寬廣嗎?”天地有情,有的也就是這份濃得化不開的情感吧。吳永雄對故鄉、對文學的熱愛都濃縮在這字里行間了,而他對本鄉本土文化的挖掘與堅守,則更令人敬佩,也具有更大的價值。

      吳永雄曾經出版過好幾部集子,多有文章聚焦于石獅的歷史文化。他曾在《遠離商海的浮躁》一文里寫道:“我的故鄉湖邊歷史悠久,文化熾盛,是石獅的一個縮影。我愿借文學之力,挖掘鄉土文化底蘊,把湖邊的軼事整理出來,拋磚引玉,給故鄉文化留點什么。”這是可貴的文化自覺,吳永雄先于許多人意識到了民間文化的重要意義,并身體力行地為保存和弘揚民間傳統文化做自己能做以及該做的事情。他不事張揚,只是把自己的所知所得化成文字,于是,讀者也就有機會從他樸素的敘述里了解流傳于民間的瑰寶和財富。從這個角度來說,吳永雄在這方面花費的精力和氣力,顯然有著更深遠的意義。愿更多人如他一般,傳承與記錄我們日漸散失的民間文化,不只關注廟堂之上,亦有心思去察覺江湖之遠。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99re这里只有精品热久久|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国产精品嫩草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深夜福利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AV| selao久久国产精品|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国语自产拍精品香蕉在线播放| 色妞www精品一级视频|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国产WWW456C0M|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久久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国产自偷在线拍精品热|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99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全球AV集中精品导航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精油按摩|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