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心與心的交流——關于《民族文學》“由一變六”的思考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3月14日07:22 陳德宏

      《民族文學》作為國家級少數民族文學刊物,創刊30多年來,為培養少數民族作家翻譯家、繁榮少數民族文學創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最近幾年,《民族文學》更是以“狂飆突進”的發展態勢帶給我們震撼:2009年7月,其蒙古文版、藏文版、維吾爾文版正式出刊;2012年9月,其哈薩克文版、朝鮮文版又與廣大讀者見面。至此,《民族文學》實現了“一刊”到“六刊”的蛻變,猶如長江沖出了三峽,變得寬闊而浩蕩。擴刊的功效遠遠超出了數字的疊加,其意義隨著日月的推進而日益彰顯。

      首先,《民族文學》少數民族文字版的創設,大大推進了文學在廣大少數民族地區的普及與影響。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黨和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教育,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但毋庸諱言,“雙語”(漢語、少數民族語)教學仍有待普及。在有的民族地區,能夠用漢語閱讀文學作品的人并不是太多,在廣大的牧區、山區甚至可以說是極少數,更遑論寫作了。因此,創刊30多年的漢語版的《民族文學》,盡管成果豐碩,但語言已成為了制約它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正因為如此,《民族文學》少數民族文字版的創辦才顯得如此重要。盡管問世僅僅幾年,但《民族文學》少數民族文字版已產生廣泛的影響。

      《民族文學》少數民族文字版辟有小說、散文、詩歌和美術等欄目,刊發的作品是從全國各文學刊物中精心挑選并由翻譯家翻譯成少數民族文字,這些作品的作者涵蓋了包括漢族在內的各民族作家。同時,每種少數民族文字的版本,還辟有“母語佳作”欄目,刊發本民族的母語原創優秀作品。另外,還設有“世界眼光”欄目,刊發世界知名作家——主要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譯作。如果說前者為全國各民族與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和朝鮮族文學建立了溝通、交流、學習、借鑒的平臺;那么后者則是為這5個民族打開了一扇窗——一扇欣賞世界優秀文學風景的窗口。

      民族文學雜志社還舉辦了系列作家翻譯家改稿班,擴大了《民族文學》少數民族文字版的影響。2013年8月,“《民族文學》藏文版作家翻譯家改稿班暨《飛天》甘肅少數民族創作筆會”在甘肅甘南舉行,筆者有幸置身其中,親歷、見證了這次盛會。之所以稱之為“盛會”,一是指它的規模,共有14個民族的近百人與會;二是指開會的方式,會場設在草原上的一座大帳篷內,開放式進行,當地作者及文學愛好者,騎馬或者駕駛摩托趕到會場,找個座位就聽會,會間休息即可進行面對面的直接交流;三是利用電視、網絡等信息化的傳播手段,把每天的討論或講座制作成藏語的專題報道,迅速地向甘南地區播報。會議期間,我與降邊嘉措同行,一路上他不斷地收獲著藏族僧俗群眾的致意與問候,有的甚至與他長時間地駐足攀談,談文學、哲學或佛學。

      其次,為文學的對外交流建立了快車道、直通車。

      新世紀以來,我們對外的文學交流日益頻繁。但不得不承認,這種交流有時候很難真正達到“文學”的層面,因為兩國作家座談時,往往有難以對話的尷尬。其中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當然是語言障礙,因為雙方的溝通需要經過中介——翻譯。而《民族文學》少數民族文字版的創設,部分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由于蒙古族、哈薩克族和朝鮮族是跨境民族,因此,《民族文學》蒙古文版、哈薩克文版和朝鮮文版也發行到蒙古、哈薩克斯坦、朝鮮和韓國這4個國家,是中國文學毋須借助其他語言中介就能交流的直通車、快通道。作家與作家之間也完全通過母語進行順暢的交流。

      去年6月,《民族文學》在呼和浩特舉辦蒙古文版作家翻譯家改稿班期間,蒙古國作協主席、詩人孟和琪琪格說,她在蒙古國內就能讀到《民族文學》蒙古文版,而且很喜歡。哈薩克斯坦的《世界文學》,從去年第3期開始,每期都轉載《民族文學》哈薩克文版的部分作品。去年7月份出版的《民族文學》朝鮮文版第4期,還刊登了韓國作家作品專輯,9位韓國作家的作品入選其中。在哈爾濱舉辦的朝鮮文版作家翻譯家改稿班中,申相星等12位韓國作家應邀出席,和中國作家翻譯家座談對話。

      再次,民族語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載體,是民族歷史的集體記憶,是一個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遺傳密碼。因此,發展民族語言文字,就是發展民族文化,就是發展、提高并彰顯民族的軟實力。

      那么,哪些因素推動了民族語言的創新與發展呢?這些因素很多,比如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民族之間的交流……但是,我覺得最不能忽視的,是文學這個因素。高爾基說,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偉大的作家、詩人、翻譯家,都是偉大的語言學家。關于語言的重要性,作家王蒙曾這樣寫道:“一個會說話的人,不論是幽默還是智慧,或者是幽默再加智慧,他會常常被請到喜慶宴會上,他可能與入局者并不熟悉,但他的到場是聚會的規格的表現,人們在這樣的聚會中不但享受抓飯和手抓羊肉,享受伊犁大曲和五五大曲,而且享受智者的談吐,詞令的火花,雙關語的微妙,言外之意的閃爍。”(《王蒙自傳·半生多事》)

      母語對一個民族的重要,猶如母乳對嬰兒的喂養。正因如此,聯合國確定了“世界母語日”,提醒世界各國各族人民要愛護自己的母語。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為我們發出了警示:受到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世界范圍內成百上千種的民族語言正遭遇嚴重危機,有的瀕臨消失。  

      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5個少數民族,原本就有數量可觀的母語作者和讀者。在《民族文學》蒙古文、朝鮮文版創刊之前,為獲得更多的讀者與更大的影響,他們將母語創作的詩歌翻譯成漢語發表(許多優秀的少數民族作家本身也有漢語創作的能力)。如今,母語原創欄目的設立,為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朝鮮文5種母語創作的作家施展才華提供了全國性的平臺。當然,對用這5種母語創作的作家的要求也更嚴更高了。

      翻譯對語言的貢獻似乎是不言自明的,特別是文學的翻譯,你要把準確、鮮活、富有張力的語言以及比喻、隱喻、象征、排比等修辭手法,翻譯成另一個民族的語言,有對應的語言、手法當然好,沒有就要“創造”,起碼也是“引進”——所謂的“外來語”就是由翻譯家引進的。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說,如果你用一個人聽得懂的語言與他交流,他會記在腦子里;如果你用母語與他交流,他會記在心里。《民族文學》少數民族文字版的創刊及作家翻譯家改稿班的研討、講座,不正是心與心的交流嗎?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 在线观看麻豆精品国产不卡| 99久热任我爽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下载|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蜜芽| 99re热这里有精品首页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久久久|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国产精品一级香蕉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2020亚洲男人天堂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产品 | 九九99久久精品国产| 蜜国产精品jk白丝AV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香蕉久久精品国产|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66|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骚片AV蜜桃精品一区|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2021成人国产精品| 9丨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 |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精品无码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八戒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国产精品一二二区| 2021国产精品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