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用時代的強音召喚青年的激情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5月11日10:14 來源:光明日報 張頤武

      

      歌舞《從我做起》

    舞蹈《指尖上的生活》

      今年的“五四”青年節,中央電視臺以一臺“夢想點亮未來——2015年‘五月的鮮花’全國大學生文藝會演”的專題 節目,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及青年的喜愛和認同。這臺節目充分體現了文化的自覺,它所確定的方向是明確的,那就是一方面貼近青年的生活,把當下青年的生活 生動活潑地展現出來。另一方面,通過導師的指導,將現代中國人的奮斗歷史、中華璀璨文明的獨特價值以及文化傳承和精神傳統展現了出來。通過全國大學生創意 新穎、朝氣蓬勃的精彩演出,表達出當代青年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踐中,用社會的主流價 值凝聚更加磅礴的青春力量,用夢想點亮更加美好未來的信心和決心。這就是用時代的強音來召喚青年,在表達社會對青年的期待的同時展現青年人的時代風采。

      參 加會演的這些節目,其特色是聚焦當代青年的生活,把他們的歷史使命和責任用生動鮮明的文藝方式加以呈現,讓他們的當下狀態得到多樣而豐富的表現。如詩朗誦 《聆聽青年》、音詩畫《寫給未來的你》等等都直接用青年直抒胸臆的表達,把他們積極上進、努力向上的風貌充分表現出來。而歌曲《共筑中國夢》《強軍戰歌》 《點亮未來》《好兒好女好江山》等,都把青年的活力和正能量做了淋漓盡致的展現。芭蕾舞《黃河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歌舞《絲路新語》表達了共建“一帶一路”的美好愿景,《鄉愁》則讓我們回味起悠遠綿長的鄉愁。這些作 品都展現了青年的活力和激情,也契合了我們時代的大主題。重新認識當下的世界和我們自身,這在堅定地追求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國家的大目標的同時,也對人與 人、人與自我、人與自然的和諧提出更高的標準。最好地繼承“五四”的精神,其實正是超越“五四”,更好地面對自己和世界。這也要求年輕的一代承擔起中國新 的歷史責任,像前輩那樣去拼搏,無愧于這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這既需要用自覺和奮斗的精神來進行深入思考,也需要用自覺和奮斗的精神不斷進行新的探索。

      同 時,注重傳統文化的表達和當代青年的創意傳達,也成為節目引人注目的亮點。會演中既有少數民族風情和非遺文化的展現,又有傳統文化的精華如京劇等的展現, 如表演《粉墨春秋》就把京劇用現代的形式加以展現,這體現了對于文化傳承的關注和對于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積極內容的繼承。

      節 目還特別注重當代青年生活中的正能量的發掘,尤其是在網絡生活中如何以正能量貫穿其間也成為了重要的主題。網絡生活是當代青年生活的重要的方面,網絡的影 響幾乎無所不在,如何過健康向上的網絡生活,從網絡中接受和傳遞正能量,讓自己的網絡生活和當下時代的大主題相適應,是青年的一大挑戰。這里的節目和討論 一面是展現網絡生活的活力,一面是提醒當代青年在網絡生活中注意選擇和理性判斷,讓自己的網絡生活更加積極向上,就成為了這一晚會的重要方面。

      節 目中設計了以“校外導師”對當代學子的人生之路提出建議和期望,這凸顯了文化和精神傳承的含義,讓青年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深刻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另一方面也提升了節目的獨特的價值,升華了主題。這種親切自然的前輩和青年的交流,也直接體現了社會對于未來青年的期許和希望。青年是社會和國家的未來, 節目用時代的強音召喚青年,起到了積極正面的作用。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