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展訊 >> 正文

    黃賓虹誕辰150周年紀念特展舉行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5月04日11:28 來源:中國作家網

      自古圣賢皆寂寞,作為中國近現代山水畫大師,黃賓虹及其藝術同樣經歷了長期的“踽踽涼涼,寂寞久已”。其學術理想和藝術創造始終強調民族文脈之 “內美”,不僅是“畫之大者”,更是“學之大者”。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民族文化傳統的逐漸復興,黃賓虹的藝術成就和民族精神愈發顯現出跨時代的文化高峰意 義。值其誕辰150周年、辭世60周年之際,為了表達深切緬懷和紀念,進一步挖掘其畫學精神的文化啟示和價值,中國美術館特以“渾厚華滋本民族”為主題, 匯集館藏黃賓虹精品,輔以海外藏家和國內文博機構佳作,以層層解析、參照對比、交互對話的方式展示其藝術創作的畫學理想、筆墨語言的生成機制和師法自然的 澄懷悟化。“讀懂”是我們的努力,民族精神的傳承是我們的方向,也許,只有這樣才能構成真正意義上的“紀念”。

      作為本次展覽的主體,“解讀黃賓虹”是整個策劃與展示的核心。為此,展覽主題確定為黃賓虹畫跋中多次出現的“渾厚華滋本民族”,此語既是他對自 身山水畫藝術審美理念最為恰當的概括,也是其自民族文化中拓變而出的強大文化自信的彰顯。將“渾厚華滋”落實到黃賓虹具體的山水畫創作,那便是集傳統之大 成的“五筆七墨”的筆墨體系建構和“祖國山川、無處不美”的造化感悟,展覽主體由此分為兩個部分:“筆墨·肇源”部分以黃氏“畫法簡言”太極筆法圖、筆線 順序圖、繁簡對應稿、各種不同筆墨形態的山水精品四個展示版塊,勾勒出黃賓虹筆墨體系的肇始和生成的內在邏輯,同時輔以近70張臨古畫稿,鋪陳出其傳統山 水畫史觀及筆墨錘煉的古典來源;“造化·游悟”部分則以黃賓虹的主要游蹤為脈絡,精選展示其新安、粵桂、巴蜀、江浙4個地域的勝跡紀游作品,并從中解析其 “夜山”、“坐雨”、“江行”、“重題”等師法造化、感悟自然的創作特點。而最終,“黑密厚重”的筆墨書寫和“山水渾厚、草木華滋”的造化體悟都匯聚為 “渾厚華滋”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內美”追求。

      與近幾年的黃賓虹藝術展相比,此次特展雖然規模不大,作品數量也不算太多,但卻力求以多種藝術形式的跨界交互對黃賓虹的藝術成就和特點進行深入 淺出的解讀。另外,此次所借展《繁簡稿對應冊》和《臨古畫稿》均為國內首次露面,為黃賓虹藝術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同時,在展覽期間,中國美 術館將舉行一系列的研究和推廣活動,出版配套的高質量畫冊。 (任晶晶)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