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藝苑 >> 正文
劉輝煌概括自己的美術歷程,有一句擲地有聲的宣言: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
就好比一段樂曲,轉折處的節奏感,會讓人的心一震或一沉,自然記住了此時的感受。劉輝煌說的這句話,讓我有了這樣的體會。
如果這是作家說的,也許我會波瀾不驚。作家的創作與生活緊密相連,沒有文學傳統的滋養,沒有生活的哺育,“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深切的人生體驗,生動的人物形象從何而來?
劉輝煌是一位畫家,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受過嚴謹的學院式訓練,具有西畫、中國畫的雙重功夫,是新中國培養的新一代畫家。既然是新一代的畫家,他對美術的理解,他的創作原則,以及他刻畫人物、描寫自然的手法也有所不同。
劉輝煌的“一手伸向傳統”,是伸向兩個傳統,一是中國的傳統,另一個是西方的傳統。劉輝煌考入四川美術學院的時候,塑造工農兵的高大形象則是文學藝術的創作方向。中國的美術傳統,在刻畫人物形象時有一定局限。或者說,中國畫的神韻更多地來自于山水、花鳥,或者說,士大夫式的畫家,喜歡把自己想說、又不能說的點滴人生感受,寄托在山川溝壑、花草魚蟲之間。時代變了,這個時代需要主旋律,需要對工農大眾放聲歌唱,需要揚棄“小我”,表現“大我”。在四川美術學院的日日夜夜里,劉輝煌在素描、速寫、水粉、水彩上傾注了年輕的激情。試圖準確描寫新時代的先進人物,缺乏刻畫人物形象的技法和技巧怎么能行。因此,他在一個階段里,研究人物結構,畫石膏,畫人體,努力追求現實主義的美術創作手法,認真塑造一代新人。這是劉輝煌們共同的美術理想。
如果說,塑造人物形象不能沒有西方美術傳統的支持,那么,東方筆墨的神韻以及東方詩意,恰是劉輝煌進行美術創作的靈魂。因此,在劉輝煌的畫作里,尤其是在他的中國人物畫作里,豐贍的筆墨,或弱或強的線條,對人物神態的把握,以及端莊書法的題跋,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畫的新生,看到了新一代畫家的超越,看到了中國畫刻畫人物形象能力的提高。
從四川美術學院畢業,他進入出版界,從事書籍插圖工作,這是劉輝煌作為畫家的運氣。現代出版業為畫家提供了新的可能。劉輝煌在出版界工作,視野開闊,藝術思想活躍,保證并推動了彼時的美術創作和藝術探索。
“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劉輝煌以怎樣的筆墨,以什么樣的感覺,展示著他對大千世界的思慮與判斷。人物畫,是劉輝煌取得突出創作成績的畫種。他有自己觀察的角度,他愿意從道德層面斷定人的是非。他依憑這樣的斷定,斷定畫畫的題材。他畫政治人物,他喜歡有歷史光點的政治人物,他覺得這樣的人有遠大的理想,頑強的性格,也有坎坷的經歷和內心的沖突。他畫鄧小平就是如此。作為政治家,作為藝術作品需要面對的人,鄧小平的心路歷程與我們的時代,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切實的關聯。強勁的,憂愁的,抒情的,哀怨的,這就是我們的四季,就是我們眼前的飛雪和風雨,就是我們心靈的律動。相比較而言,我喜歡他筆下的羅瑞卿。我總覺得羅瑞卿是具有悲劇感的人物形象,他歷經磨難,他遍嘗人間甘苦,他又能夠笑看世界。想一想,這該需要什么樣的生命定力呢。劉輝煌刻畫的羅瑞卿,具有豐富的話語內涵。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的好:美就是生活。這句話給了俄羅斯巡回展覽畫派的畫家們極大的啟發。劉輝煌也是深受俄羅斯美術思想影響的中國畫家之一。他到生活中去,他也認為美就是生活,他所刻畫的一系列普通人物形象,給我的感受溫暖而沉靜。
畫家用畫筆說話,有一些話好懂,有一些話不好懂。劉輝煌從善如流的氣質有一兩撥千金的力量。我不想與他談更多的話題,卻愿意在他的畫作里體味一個人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