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央視春晚:聚焦中國夢 家和萬事興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2月21日08:26 來源:光明日報 郭超

      中央電視臺2015年春節聯歡晚會共有36個節目亮相,其中小品7個,相聲3個,雜技、魔術、戲曲節目各1個,創意類節目4個,伴隨著千家萬戶,送走馬年,迎來羊年。

      “充滿了家的溫暖,很走心。”“少了很多網絡流行語,語言類作品原創性增強了。”“批評尺度大,又充滿正能量。”“是一場很接地氣的春晚。”網友們通過微博、微信等留言互動。

      家庭團圓主題的凸顯,語言類節目諷刺尺度的突破,春晚吉祥物的設置,雙演播廳的“打擂”,全息投影技術為表演者制造的分身,在直播中聯合廣告商發送的紅包等,都成為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家和萬事興

      “家和萬事興”是今年春晚的主題。對于每一個普通人而言,最樸實的夢想不外乎“一家人的團圓”。而春晚主題對家庭理念的回歸,也折射出當下社會,人們對家庭團聚意義的重視。

      歌曲節目《四世同堂合家歡》邀請四組家庭演員,組成了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分別演繹《春節序曲》《今夜無眠》《新春快樂》和《喜洋洋》四首代表不同年齡段的歌曲,營造出全家其樂融融、共度新年的聯歡氛圍。由劉德華作詞并演唱的歌曲《回家的路》,唱出了中國人“回家過年”的集體情懷,打動了千千萬萬在外漂泊的游子。雷佳演唱的歌曲《鄉愁》,演繹了“思鄉歸鄉”的愁緒,勾起人們對故鄉的熱愛和回憶。陸毅、鮑蕾、貝兒一家三口演唱的歌曲《幸福家家有》,用一種帶有童真的快樂,將家的溫馨傳播給每一位觀眾。有網友說:“聽著華仔的歌聲,腦中居然浮現滿頭斑白頭發的父母,心中滿滿的感動,我想家了,想回家了。”

      唱響中國夢

      莫華倫、呂薇演唱的《把心交給你》和張英席、王莉演唱的《時代的勇氣》,唱出了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人民謀福祉的時代贊歌。廖昌永、殷秀梅演唱的歌曲《共筑中國夢》展示了中國人民為實現中國夢奮勇向前的努力。閻維文演唱的《強軍戰歌》激勵廣大官兵牢記強軍目標、堅定強軍信念。這些歌曲緊扣時代脈搏,引起了觀眾的共鳴。

      歌曲《絲路》唱出了千年絲路的時空變遷。大漠、駝隊、絲綢、商旅等在沙畫師手下一一展現。舞蹈類節目《絲路霓裳》演繹西域風情,展現了絲綢之路的輝煌。網友“飛燕游魚”說:“《絲路霓裳》很棒,將國家的傳統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融合了不同的舞蹈風格,最后以最具中國舞蹈元素代表性的敦煌舞收官,完美綻放。”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2014年通水。在歌曲《人間天河》中,觀眾們跟隨韓磊、阿魯阿卓一起重溫這一人間壯舉。吳京、張震表演的武術節目《江山如畫》,展現了中國功夫的精氣神,有網友說:“《江山如畫》看得我熱血沸騰!演繹男兒本色,我中華民族必騰飛。”

      反腐三連發

      語言類節目依然是央視春晚的一大看點。2014年,中央空前加大反腐力度,多位高官落馬,“打老虎”“拍蒼蠅”成為流行詞。今年春晚與時俱進,諷刺類小品、相聲諷刺尺度大、切中時弊,受到觀眾好評。小品《投其所好》諷刺溜須拍馬,相聲《圈子》諷刺托關系走后門。“諷刺送禮文化、圈子文化、馬屁文化,一下三連發,顯示了春晚總導演的自信。”新浪網友宋玉峰在博客中說。隨著“反腐三部曲”的登場,“你這拍馬屁的功夫都是血液里流淌的。”“別總想著領導喜歡什么,多想想老百姓需要什么吧!”等反腐金句也迅速在網友中流傳。在觀眾歡笑的同時,反腐作品也把諷刺真正融入了語言類節目中,真正起到針砭時弊的作用。

      全家搶紅包

      今年央視春晚也緊跟社會潮流,在晚會直播中派發紅包,為往年頻遭網友吐槽的廣告植入找到新的商業合作模式。觀眾們看春晚時多了一項真正的全民互動。

      “一家人圍著電視看春晚刷微博,已經是我們近幾年的常態,現在又多了搖紅包,我爸爸也搖到了。因為這個,我還特別教會二老學會用微信,他們玩得也蠻開心的。”網友“ouakl”說。文化學者張頤武表示,今年春晚最大的亮點就是搶紅包,搶紅包讓春晚突出了互動感、分享感、參與感,讓家里顯得特別熱鬧,春晚跟上了互聯網的潮流。(本報記者 郭超)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