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準曾慶瑞彭程等評論家聚焦熱播劇《鋒刃》
在“鋒刃”上度日的英雄最害怕孤獨
央視一套的開年大戲《鋒刃》引發了許多觀眾的興趣,這是發生在天津抗日戰爭時期我黨隱蔽戰線的故事。同樣是發生在天津的故事,如果說4年前的電視劇《借槍》說的是我黨最窮的地下工作者的故事,那么《鋒刃》則講的是最富有的地下工作者的故事,劇中主人公沈西林說過,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然而,最吸引觀眾的是,這部劇展現了當時天津情報方面最為復雜的斗爭局面。
最復雜的地下斗爭
在寫地下斗爭時, 《潛伏》作為一部經典,開創了一對獨特的人物關系——余則成和翠平這對假夫妻,一個是高智商的地下工作者,一個是大字不識的游擊隊隊長。而《鋒刃》則另辟蹊徑,寫了沈西林和莫燕萍這對真夫妻,同為我黨地下工作者,沈西林知道彼此的身份,莫燕萍卻一直以為沈西林是個大漢奸,從最初欲殺之而后快,到最后愛上他卻無法原諒自己。沈西林一手塑造了優秀的我黨情報人員——交際花莫燕萍,可是莫燕萍卻一直以為這是自己的選擇。編劇劉譽說,沈西林跟誰都不能說自己真實的身份,就造成了另外一種在情感上的壓力或者說給女方在情感上帶來了強大的壓抑感和扭曲感。同時,他認為這部劇的另一個嘗試是,用一個平行線的結構去構架整個故事,沈西林是一條線,韓子生是一條線,這兩條線在前半截幾乎是平行線,在整個電視劇呈現中這兩個重要人物的交匯點只有一次。當然,他這么寫,是有風險的,他也曾經擔心過會給觀眾帶來觀看上的障礙,從目前的收視情況看,觀眾對于劇中人物關系的脈絡,還是能夠梳理得很清楚的。
這部諜戰劇人物性格命運設計非常復雜,同時這也是諜戰劇中敵我陣勢撲朔迷離最為復雜的一部戲。沈西林是潛伏多年的地下黨員,同時又是汪偽政府在天津特務委員會的主任,還是洋行的老板,其他人也具有很多身份,比如老譚,是中統特務,他假冒共產黨又是租界的巡捕頭。日本特務、汪偽、中共、國民黨的中統軍統、天津地方的幫會,還有英國、法國等各國勢力在這里犬牙交錯,“這樣一種錯綜復雜的整體的局面給主創做戲留下了非常廣闊的空間,有相當的自由度。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曾慶瑞說。 《光明日報》文藝部主任彭程談了自己在觀看這部電視劇時的感受,“充滿了明槍暗箭,明爭暗斗,誰是敵人誰是朋友,這部劇仿佛在破解一個個謎底。 ”
曾慶瑞在分析沈西林這個角色時說, “他在大革命時期在武漢加入地下黨,一直潛伏到最后,是非常孤獨的,他說‘我不想成為躺在敵人懷里的一把匕首’ ,他渴望戰斗,渴望為黨做工作,但他又不能夠太過暴露,因為肩負重任,他要利用他所潛伏的條件為我黨截取更多的情報。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準認為,沈西林這個人物是個新人物,電視劇中第一次寫一個地下黨員剛剛被吸收入黨,介紹人就死了,他在完全真空的情況下如何堅守共產黨的信仰,最后把自己奉獻出去。李準評價說:“真正的諜戰人員最大的犧牲不是肉體,而是精神上的屈辱,被自己的戰友親人仇視鄙視。 ”
“了不起的蓋茨·渤”
留著“克拉克·蓋博”式小胡子的黃渤在《鋒刃》里飾演了一個外表風流倜儻、揮金如土,獲得許多女人芳心的洋行經理。這對于演慣了小人物的黃渤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有人正是為了看黃渤如何成為“了不起的蓋茨·渤”來觀看這部電視劇的,黃渤能否把握住一個如此復雜的人物,展露人物的性格、身份以及內心?
黃渤無疑是個好演員,他絕不單純是個喜劇演員,在電影《親愛的》中,他飾演的田文軍失子后的傷痛、尋回兒子后的珍惜,都讓觀眾忘了他曾經是個喜劇演員。在演出《鋒刃》時,他也談到自己是以一種很嚴肅的態度來演,甚至和他搭戲的飾演莫燕萍的袁泉也夸他,多虧他的帶領,才讓她在舞廳的戲中找到感覺。但是評論家們還是對他在《鋒刃》中的表演提出了質疑。
彭程說,沈西林有三個身份,每個身份都要求他做出與這個身份相稱的言行表現,不容閃失,稍有閃失可能就前功盡棄。在不同的場合他要用與不同的身份相稱的風格來行事,同時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必須把自己的真實身份嚴格保護好,成功地隱藏起來,可見他在日常中承受著多大的精神壓力。正如片名所說,“在鋒刃上度日” 。能夠成功地扮演沈西林這三重身份,對演員的精神素質、心理素質的要求甚高。在彭程看來,黃渤盡管想突破自己,但喜劇的痕跡還是很濃重。李準則理解制片方這一作法,他認為,創作者的意圖還是想把喜劇因素引入諜戰劇,但別弄得太緊張了,因為沈西林實際的信仰、實際的身份跟他外在的信仰、身份有巨大反差,這本身就產生了一些喜劇因素,必須有一些嬉皮笑臉、逢場作戲的東西。曾慶瑞則直言,黃渤還是在演他自己,他自己再警惕都做不到化自我為角色。有的演員被類型化了,教養、言談舉止、一顰一笑都是氣質的表現,這是很難改變的東西。因此選什么樣的演員,演什么樣的角色要非常謹慎。